彭怀涛;王雨薇;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如何把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相结合来促进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是未来“三农”政策关注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在不同地理区域和功能区域中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地理区域层面,呈现“西强东弱”的特征。区域功能层面,主要表现为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3)当人力资本作为门槛变量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的特征。基于此,提出应实施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构建更有效的政策协同机制,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政策执行的精准性和人力资本建设的适度性。
2025年09期 No.391 53-6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8K] [下载次数:4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