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国家资源输入与村民自治——抑制还是促进?

    马璐;张德元;

    随着国家资源输入农村,其治理效果日益成为政学两界的争论焦点。基于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村干部主动性和村民主体性两个维度考察了国家资源输入对村民自治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国家资源输入显著提升了村干部主动性,对村民主体性的影响不显著。第二,国家资源输入的治理效果随着不同类型项目资源进村而凸显其异质性,其中生产生活和社会保障类项目进村对国家资源输入治理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文化娱乐和组织发展类项目进村未能显著促进村民自治效果。第三,国家资源输入的治理效果会随着资源输入力度的增加而增进,并且,在中部地区、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平均值和未实行“一肩挑”的村庄,国家资源输入的治理效果更为明显。第四,国家资源输入通过干群互动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提升村干部主动性,从而提升村民自治效果。文章为坚定外生性资源输入向村庄内部有效治理转变的信心提供证据,为引导国家资源输入激活村民自治提供启示。

    2024年03期 No.373 1-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我国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设路径研究

    舒永久;赵浚淋;

    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更高建设目标,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设显得更加紧迫。通过系统方法考察我国乡村生态问题,深挖根源,发现散发性污染问题背后是人才缺失问题,而乡村生态治理众多资源的缺失背后是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针对问题,以专项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解决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要构建从法律法规到规章条例完整的生态治理全面法治化之路,注重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融合;二是乡村生态治理主体要多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村民农户、外来产业经营者和社会群众的积极性;三是乡村生态治理动力激励化,构建激励机制,促进治理效能持续发挥;四是乡村生态治理方式数字化,因地制宜完善数字化检测转化系统,乡村生态治理数字化融入乡村数字化发展、生态市场化运作和社区系统化治理,以更好应对地域发展不平衡难题。

    2024年03期 No.373 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区域经济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政策能否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朱婷;方凯;黄灏然;

    政策引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既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极的有效手段。为测度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生发成效,文章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5—2021年中国县域经济面板数据,利用多期DID模型,剖析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产业园创建政策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对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因此,有必要分区分类合理配置产业园资源,引导地方自主创建不同层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园县域经济增长效能。

    2024年03期 No.373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专利保险试点政策能否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景国文;

    文章利用专利保险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专利保险试点政策究竟如何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专利保险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机制检验发现,专利保险试点政策能够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专利保险试点政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效果在东部地区、经济规模大、金融发展程度高、人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更加明显。为此,文章从扩大专利保险试点范围、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因地制宜推行试点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今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积极启示。

    2024年03期 No.373 35-4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合作经济

  • 国际合作社研究十年(2012—2022)——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孔祥智;李愿;

    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馆藏农业合作社主题的相关文献,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优势,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近十年来国际合作社研究的来源作者、机构、国家等方面的分布特征及关键词、突现词的发展特征,并梳理了国内研究脉络与热点,将其与国际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了当前我国可借鉴的一些研究方法与主题。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国际合作社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核心作者群已逐渐完善,但尚未形成大型的跨国家机构合作群。从研究内容来看,近年的研究着眼视角较为微观,多数研究关注合作社自身的绩效、成员、效率等微观因素,且近十年合作社研究从关注自身的成员特征、治理模式、贸易准入能力等内部特征过渡到合作社的福利提升、技术扩散、产业升级等外部效用。从突现词来看,控制权、福利、技术采纳在近几年里呈现出高频趋势,从研究方法来看,近十年合作社研究在方法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定量而非定性分析,计量而非案例分析。相对于国际研究,我国合作社在内部研究方面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的短板,需要加强计量方法的更新以及经济学理论的演绎。同时,我国在外部研究中的主题丰富度也欠佳,但这主要是基于合作社发展阶段的差别。

    2024年03期 No.373 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产业经济

  • 中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王善高;漆晓仪;

    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不全,本研究不含港澳台地区)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变系数生产函数测度了中国文化产业TFP,并运用描述性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变异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TFP的现状、地区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样本观测期内,中国文化产业TFP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表现出“由东部向西部渐次降低”的特征。中国文化产业TFP的地区差异逐年增大,并且区域间差异是中国文化产业TFP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文化产业TFP不存在σ收敛特征,但存在绝对β收敛特征和条件β收敛特征。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战略等建议,以期为缩小中国文化产业TFP地区差异及加快推进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2024年03期 No.373 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4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陈法杰;田子龙;阙洪文;王宁;

    大力促进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新疆地区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新疆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系统阐述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文旅产业整体规模偏小、机制体制不健全、文旅产业融合深度不够、文旅类龙头企业少、市场运作能力较差,文旅品牌效应待加强等。因此,新疆应加强统筹规划,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贯彻“大文旅”发展理念,健全文旅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强化全链条产品结构,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充分运用现代数字科技,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市场经营主体格局,不断强化市场主体建设;注重文旅人才的“引进+培养+挖掘”,不断强化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智慧营销平台,多渠道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

    2024年03期 No.373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8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企业管理

  • “去家族化”如何影响创新投入?——党组织与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

    刘云芬;阿丽米热·吐尔逊;王东红;

    文章基于组织理论和社会情感财富理论视角,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家族企业“去家族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行“去家族化”的家族企业更愿意增加创新投入,并且党组织和信息透明度都会正向调节“去家族化”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在通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去家族化”通过减少关联交易,缓和家族企业内部代理冲突,进而增强企业的创新投入。论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家族企业更好地选择转型方式,并为深入研究“去家族化”和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2024年03期 No.373 7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