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探析

    满广富,周衍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运行上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本文结合财政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构建策略。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建立产业链互信协调机制促进兵团番茄产业健康发展

    张跃奇

    番茄农业产业化是兵团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兵团番茄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番茄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成立番茄产业协会、完善订单机制、透明的番茄定级定价机制和形成产业链相互信任的合作机制;规范番茄种植标准,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加强番茄制品新产品的深度开发,延伸番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番茄产业链的整体效益;整合存量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加强营销战略研究,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努力提高兵团番茄制品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尹伟华

    本文研究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静态分析。针对安徽城镇居民现阶段消费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合制约消费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GDP与消费需求动态均衡关系分析

    党玮

    消费需求与GDP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是刺激居民需求、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出长期内新疆最终消费与实际经济增长(GDP)之间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提出了如何提高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刺激城乡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主要思路。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兵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王晓娟,潘戈敏

    投资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保持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过程中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主要杠杆之一。本文着重从兵团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等方面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兵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表明兵团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合理,其投资的产出效率才是高效的,经济就持续稳定发展;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失衡,其投资的产出效率是低效的,经济发展就会迟缓和停滞。因而,兵团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只有与兵团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才能使兵团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是稳定的、持续的和快速的。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探析

    满广富,周衍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运行上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本文结合财政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构建策略。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力,张艳华

    本文在我国板栗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国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我国板栗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国际对比,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的两大直接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流通体系利益错位的原因与对策

    习小林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渐形成,至今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农村、农业、农民,而是城市、工业、市民,产生了“利益错位”。宏观原因是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微观原因是二元结构双方的市场博弈、经济谈判能力不均等,目前最迅捷有效的对策是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突破点在欠发达地区。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农业有实力率先“走出去”

    孙卫青

    本文主要就兵团农业“走出去”的现状及优劣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对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性认识;制定农业“走出去”整体规划;选择好农业“走出去”的目标市场;选择好农业“走出去”的方式;继续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龙头企业;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品牌;努力推进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产品的出口附加值;进一步加强行政部门的作用,努力为农业“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继续加快农业技术引进等对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各师工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夏新燕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研究兵团各师工业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兵团各师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兵团14个师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得出竞争力较弱的师,其生产要素的占有量并不一定低,关键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和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低。提升这类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以及产品的附加值率的结论。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七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熊鹏举

    本文主要就农七师发展新型工业化所面临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农七师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以及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多渠道筹集工业建设资金;加快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发展为工业发展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造知名品牌;全面提高工业管理水平;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等具体措施。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产业链战略的选择机制分析

    王阳,漆雁斌

    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工具,通过对纵向一体化的寡头垄断企业、寡头垄断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转移定价行为及收益,进行建模对比分析,探讨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合理性以及农业产业链主体合作的基础,对如何增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56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建立产业链互信协调机制促进兵团番茄产业健康发展

    张跃奇

    番茄农业产业化是兵团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兵团番茄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番茄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成立番茄产业协会、完善订单机制、透明的番茄定级定价机制和形成产业链相互信任的合作机制;规范番茄种植标准,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加强番茄制品新产品的深度开发,延伸番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番茄产业链的整体效益;整合存量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加强营销战略研究,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努力提高兵团番茄制品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尹伟华

    本文研究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静态分析。针对安徽城镇居民现阶段消费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合制约消费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GDP与消费需求动态均衡关系分析

    党玮

    消费需求与GDP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是刺激居民需求、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出长期内新疆最终消费与实际经济增长(GDP)之间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提出了如何提高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刺激城乡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主要思路。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兵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王晓娟,潘戈敏

    投资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保持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过程中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主要杠杆之一。本文着重从兵团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等方面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兵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表明兵团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合理,其投资的产出效率才是高效的,经济就持续稳定发展;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失衡,其投资的产出效率是低效的,经济发展就会迟缓和停滞。因而,兵团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只有与兵团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才能使兵团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是稳定的、持续的和快速的。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财政支农资金利用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

    左锋,曹明宏

    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情况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深层次原因的剖析,提出了加强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力,张艳华

    本文在我国板栗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国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我国板栗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国际对比,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的两大直接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流通体系利益错位的原因与对策

    习小林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渐形成,至今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农村、农业、农民,而是城市、工业、市民,产生了“利益错位”。宏观原因是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微观原因是二元结构双方的市场博弈、经济谈判能力不均等,目前最迅捷有效的对策是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突破点在欠发达地区。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农业有实力率先“走出去”

    孙卫青

    本文主要就兵团农业“走出去”的现状及优劣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对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性认识;制定农业“走出去”整体规划;选择好农业“走出去”的目标市场;选择好农业“走出去”的方式;继续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龙头企业;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品牌;努力推进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产品的出口附加值;进一步加强行政部门的作用,努力为农业“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继续加快农业技术引进等对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各师工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夏新燕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研究兵团各师工业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兵团各师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兵团14个师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得出竞争力较弱的师,其生产要素的占有量并不一定低,关键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和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低。提升这类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以及产品的附加值率的结论。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七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熊鹏举

    本文主要就农七师发展新型工业化所面临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农七师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以及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多渠道筹集工业建设资金;加快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发展为工业发展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造知名品牌;全面提高工业管理水平;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等具体措施。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财政支农资金利用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

    左锋,曹明宏

    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情况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深层次原因的剖析,提出了加强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税费改革:增收作用知多少——对新疆巴里坤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农民减负与增收状况的调查

    任玉霞,张琪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是一次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变革。本文主要在对新疆巴里坤县花园乡花庄子村的农民进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花庄子村的税费改革虽然较大幅度的降低了农民的税费支出,但从总体收入看,由于收入结构变化等原因,农民负担的减轻并没有在增收问题上发挥理想的作用。为切实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在税费改革之外,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激励和约束看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高国威,孟祥林

    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本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关键,为此,本文首先论证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然后探索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于以乡村工业化为依托,以发展小城市为主导为主线,从而逐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水价改革:建立节约型农业用水制度

    汤莉,朱美玲

    合理的水价不仅是发展节水灌溉的动力,也是水资源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改革农业水价制度,合理调整农用水价,是提高用水效率、克服浪费用水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推行节水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棉花滴灌与沟灌亩投入成本比较分析

    杨金麒 ,吴恩忍 ,王新坤

    膜下滴灌与沟灌相比每年亩运转成本只增加8元左右或更少,成本不高。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每年亩可省费用81.80—109.3元/亩(机力费20.3元,水电费8.00元,肥料费22.5元,劳务费31—58.5元),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每年亩增加工程及器材投入86—90元左右。使农工在基本不增加多少成本的情况下使用了膜下滴灌技术。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工程计价的风险与对策

    李娓

    在招投标活动中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势在必行,作为业主和承包商都应分析各自在工程计价中存在的风险,采取对策积极应对,规避工程计价中各自的风险。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河流桥型选择与环境管理

    周玖庆

    本文以宽浅、变迁河流所表现出的不同河段特性及地形特点为背景,就新疆伊犁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的特点,总结以往的经验,提出了新疆宽浅变迁河流桥型选择的建议及环境管理的恢复措施。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产业链战略的选择机制分析

    王阳,漆雁斌

    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工具,通过对纵向一体化的寡头垄断企业、寡头垄断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转移定价行为及收益,进行建模对比分析,探讨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合理性以及农业产业链主体合作的基础,对如何增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56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税费改革:增收作用知多少——对新疆巴里坤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农民减负与增收状况的调查

    任玉霞,张琪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是一次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变革。本文主要在对新疆巴里坤县花园乡花庄子村的农民进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花庄子村的税费改革虽然较大幅度的降低了农民的税费支出,但从总体收入看,由于收入结构变化等原因,农民负担的减轻并没有在增收问题上发挥理想的作用。为切实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在税费改革之外,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激励和约束看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高国威,孟祥林

    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本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关键,为此,本文首先论证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然后探索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于以乡村工业化为依托,以发展小城市为主导为主线,从而逐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水价改革:建立节约型农业用水制度

    汤莉,朱美玲

    合理的水价不仅是发展节水灌溉的动力,也是水资源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改革农业水价制度,合理调整农用水价,是提高用水效率、克服浪费用水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推行节水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棉花滴灌与沟灌亩投入成本比较分析

    杨金麒 ,吴恩忍 ,王新坤

    膜下滴灌与沟灌相比每年亩运转成本只增加8元左右或更少,成本不高。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每年亩可省费用81.80—109.3元/亩(机力费20.3元,水电费8.00元,肥料费22.5元,劳务费31—58.5元),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每年亩增加工程及器材投入86—90元左右。使农工在基本不增加多少成本的情况下使用了膜下滴灌技术。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工程计价的风险与对策

    李娓

    在招投标活动中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势在必行,作为业主和承包商都应分析各自在工程计价中存在的风险,采取对策积极应对,规避工程计价中各自的风险。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河流桥型选择与环境管理

    周玖庆

    本文以宽浅、变迁河流所表现出的不同河段特性及地形特点为背景,就新疆伊犁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的特点,总结以往的经验,提出了新疆宽浅变迁河流桥型选择的建议及环境管理的恢复措施。

    2005年10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