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兆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促进兵团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挥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该文主要就兵团“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精心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强化规划管理的制度化;处理好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关系;建立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制度;完善规划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和落实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机制和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等观点。进而就当前认真组织好新型团场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规划要突出经济发展;规划要突出改善团场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职工收入;规划要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要突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步骤实施和规划既要实事求是,也要适度超前等具体建议。
2006年09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十五”时期,是兵团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最快的时期,本文主要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五”时期经济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6年09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永福;钱小平;罗万纯;
本文从分析以往对我国大米预测的结果入手,通过建立中国大米供求的局部均衡模型,并拟定政策方案对2005~2010年中国大米供求进行了政策模拟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大米生产在现有生产趋势的前提下,短期内内将出现大米生产相对短缺的危机,特别是区域间的产消不平衡的局面将会进一步加剧。从确保中国大米供求平衡及区域间供求稳定的角度出发,稳定和提高中国稻谷价格以及强化区域间大米流通设施建设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2006年09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静;陈亮;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相比,不仅在经济方面是落后的,而且在公共事业建设领域也被远远的抛到了后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当前,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已远远大于城乡的收入差距,成为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源之一。因此,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的协调发展,突破口在于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2006年09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贾昕昕;
本文立意在于通过对民工荒问题的关注,引向对城乡二元分隔体制下,城市本位主义政策影响的关注,分析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增长过慢、进城务工成本不断提高、流向上的多元化趋势、农业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劳动力配置市场不成熟、工业不断扩张等造成民工荒的表象原因之后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些表象原因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主张政府要积极应对,并主张通过产业升级、产业梯次转移,实现产业调整与劳动力资源供给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强对农民工等国情问题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模式。
2006年09期 27-2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宏君;郭宁;
本文从喀什地区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出发,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006年09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勇;
本文介绍了对北疆伊犁州4县和南疆喀什地区3县1市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变动的调查资料,并通过农户家庭访问,了解价格变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根据实际调查对如何改善农民收支状况提出苦干建议。
2006年09期 33-3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援朝;
总结兵团“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精心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对促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兵团“十一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和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2006年09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新祥;
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规划编制人员的心血,规划的所有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成功经验,对于扎实推进、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就兵团“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回顾,提出规划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进而对兵团下一步的规划工作做出安排。
2006年09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勇钢;胥静;杜庆九;
党中央提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兵团提出的建设环境良好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6年09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庆利;
文章针对传统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功能农业产业化的农村发展思路,提出了实施多功能农业区域化发展,积极探索农业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多功能农业市场创新,开发多功能农业市场体系,重视多功能农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农村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战略。
2006年09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宋建华;
农业产业化是振兴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达坂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定位和运行机制,提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2006年09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宝山;马海霞;安民;
西部大开发中,天山南北坡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调环境生态的保护,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以发展为主题,又要考虑到资源约束与环境的承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006年09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丽美;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城市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未得到农民工的拥护,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实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计算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均缺乏弹性。对此本文提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应实施过渡性质的“弹性”社会保障制度,并分析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2006年09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吴鲁智;孙世民;
针对现行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依据我国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管理实务,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筛选法,从经营方向、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安全性、盈利性和管理能力等六大方面构建出了一套新的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006年09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牛云霞;杨兴全;
优序融资理论的观点得到西方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实践的普遍支持,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反映出股权融资偏好的特征,与优序融资理论的观点相左。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启示。
2006年09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琳;林玲;
投资不足一直是制约五家渠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该文主要分析了新疆五家渠市民间投资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前民间投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进而提出了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及民间投资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增强民间投资的意愿和信心;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拓宽民间投资领域;不断完善民间投资的融资机制;强化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服务;依法保护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扩大民间投资的对策建议。
2006年09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阳建梅;
公司治理的模式受很多因素的公司治理影响,股权结构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及治理机制的运作方式,并在某种情况下影响甚至决定公司治理的效率。本文主要对我国与国外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治理方式等基本观点。
2006年09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林;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仍处于攻坚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主要就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以及流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应对措施。
2006年09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