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农村税费改革前中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模式历史分析

    刘力;谭向勇;寇荣;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模式,接着从国家税收来源变化、农民收入来源变化等五个方面评析了历史上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模式,最后,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提出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2007年04期 No.17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土地权力、农业收入与农户投资激励——以四川省什邡市为例

    廖薇;

    本文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户家庭经营行为选择的因素,及其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户家庭自身拥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此时决定农户进行家庭经营行为选择的将是农产品价格及农户农业收入等经济利益的驱动因素而不再是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因素。

    2007年04期 No.17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农民收入结构问题的实证分析

    何剑;

    本文运用适当的经济数理模型,对新疆1990年-2004年间八个地州的农民收入情况从时序和截面两年方面进行分解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结合当前新疆实际,指出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7年04期 No.170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村劳动力

  •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观念障碍及其突破

    赖作卿;闫俊强;郭艳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发挥农民本身的积极性,克服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目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观念障碍有小富即安思想、依附心理、底层化意识和求稳心理。突破观念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主要包括:树立有吸引力的新目标;更新转移观念,创新转移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分化;典型示范,树立榜样,培育新农民;塑造竞争进取的先进文化;加速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进程,提供农民所需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完善和稳定各项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给农民以稳定的预期。

    2007年04期 No.170 20-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探讨

    杨本锋;

    实现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牧民收入,建设富有西藏特色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分析了制约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西藏的具体区情,提出了富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2007年04期 No.170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可持续发展

  • 西北地区人工绿洲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胡玉枝;张满银;王文娟;李海鹰;

    中国西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光热资源充足为当地的主要气候特征。在荒漠或自然绿洲中,人们把地下水或者河流水引入进行灌溉,种植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聚集人口,逐渐建立和发展了人工绿洲。本文分析西北地区的水土源与引水开垦条件,及人工绿洲的发展趋势和现存的生态问题。可知,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导致人工绿洲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西北地区人工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007年04期 No.170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兵团经济总量分析及增长质量提高

    王志耕;金华;李文彬;

    本文主要依托兵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统计年鉴资料,通过对兵团的生产总值、总产值、企业性质、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等兵团经济总量与产业之间的分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兵团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出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2007年04期 No.170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场改革与发展

  • 兵团民族团场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袁敏芳;

    兵团在推进新型屯垦戍边团场进程中,对民族聚居团场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促使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兵团团场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兵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兵团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兵团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兵团民族聚居团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2007年04期 No.170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农业科技扶贫现状分析与对策

    桑华;

    兵团有62个贫困团场,贫困人口41万,经过10多年的扶贫攻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部分,发挥了积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然而,由于体制、政策、机制、科技等因素,有些贫困团场脱贫后出现返贫现象。本文从兵团农业科技扶贫现状及兵团农业科技扶贫成效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兵团农业科技扶贫的对策及建议。

    2007年04期 No.17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贸易经济

  • 对我国贸易依存度的再认识

    牛艳红;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节节攀升。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外贸依存度升高背后所潜在的问题,并就此对我国今后外贸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2007年04期 No.17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产品贸易

  • 农产品契约交易中价格风险的转移与分担

    何坪华;

    本研究认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农产品契约交易中的价格风险在交易双方间转移,一方获得风险收益,另一方承受风险损失,风险分担的不公平导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矛盾。合约中价格条款的合理设计有助于实现风险共担,并可对风险转移现象加以抑制。

    2007年04期 No.17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土地问题

  • 重庆万州农业产业化中土地制度创新与启示

    张尚民;

    本文分析三峡库区腹心地重庆万州区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土地制度创新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万州农村实际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提出在一段时期内建立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以促进万州土地合理利用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介绍了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实施办法,同时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2007年04期 No.17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快城市土地整理的对策研究

    许晨;陈兵;

    本文在国内外城市土地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界定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研究范围。并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促使我国城市土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城市土地整理是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必然选择的结论,进而提出了优化我国城市土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2007年04期 No.170 65-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金融与财会

  •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分析

    林向宇;

    2006年3月4日两会在京召开,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分别有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三种不同的改革模式。不同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应当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改革模式。

    2007年04期 No.17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税收激励政策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子同;

    企业自主创新在科技发展以及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现行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基本原则以及在增值税、关税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

    2007年04期 No.170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