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证分析(1978~2004)

    王祖力;肖海峰;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大小进行了分析,据此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2007年06期 No.17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税减免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投入的效应分析

    陈明星;

    本文通过简单的农户行为模型分析,考察了近年来农业税减免全过程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投入的效应。分析显示,农业税的降低乃至最终取消并不意味着就能有效解决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更不必然导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大幅增加,相反,农业税取消还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否则,在给种粮农民带来短期直接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深刻而巨大的粮食问题和社会危机。

    2007年06期 No.172 5-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2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研究

    方银水;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那么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能否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呢?本文主要是对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加大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含义和若干政策建议。

    2007年06期 No.17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实证分析

    李强;高志刚;

    本文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新疆近十年的农民收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是对新疆农民收入现状、结构及当前影响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增加新疆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007年06期 No.172 13-1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46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新疆劳动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

    熊永丽;

    劳动力资源作为生产诸要素的主体,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大资源。新疆作为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省区之一,更应重视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在把握现状的基础上做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使新疆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从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对新疆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状况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007年06期 No.17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各地区城市经济指标评价

    徐秋艳;

    本文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环境改善于一体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新疆省1978-2004年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排序和分类,并对新疆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

    2007年06期 No.17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地经济

  • 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贺燕;

    在新疆“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动态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效益这五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调度模型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开展了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及现状评价,同时通过对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揭示了问题的所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2007年06期 No.17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白蕾;陈玉兰;

    本文利用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个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排序,分出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三个层次,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

    2007年06期 No.17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35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民合作组织

  •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践与思考——对浙江省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邢震;

    近年来,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源地之一的台州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结合对台州市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深入地分析了目前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所起到的作用等,并对今后如何健康持续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了几点思考。

    2007年06期 No.17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任建中;仇栋;李梅;

    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工和基层干部学习借鉴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做法和经验,结合兵团实际创造的有利于提高农工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工实现政治上民主管理、经济上自主经营权利的农工合作经济组织。本文主要就目前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兵团发展农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

    2007年06期 No.172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新农村(团场)建设

  •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孙志亮;杨焕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提供满足农村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则是具有中国特色公共财政的一项基本任务。基于中国财政资金投入的有限性,本文借鉴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从效率和公平两个角度提出新农村建设中财政供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分析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共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优先序选择。

    2007年06期 No.17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构建

    李强;薛兴利;魏欣芝;

    资金筹集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首要和根本性问题。本文利用保险精算理论比较科学的计算出能够保障农民养老所需缴纳的保费数额,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化筹资机制的构想与保障资金筹集相应的措施。

    2007年06期 No.172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场改革与发展

  • 农牧团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南英;

    “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是兵团党委提出的宏伟目标。致富职工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兵团三大作用的中心任务,而提高职工收入的关键在于转移剩余劳动力。该文主要在农一师阿拉尔市部分农牧团场、部分连队及承包大户,对农牧团场劳动力情况进行调研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具体的对策建议。

    2007年06期 No.172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团场职工增收问题的思考

    李建明;

    “十一五”时期,团场职工能否持续增收,生活能否提高,对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意义重大。该文主要就近年来兵团农七师职工的收入情况和影响团场农牧职工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新建集团组建为契机,改革兵团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关系,为减轻职工负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企业、职工负担;调整农业分配政策,确保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为职工增加收入开辟更多的渠道和更广阔的空间等对策建议。

    2007年06期 No.17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金融与财会

  •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替代分析

    石海峰;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设计与创新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回顾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折射出政府强制性的制度供给,而较少反映出微观金融主体的诱致性制度需求。本文以路径依赖理论为理论框架,指出由于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因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而容易被锁定在低效状态。最后,笔者提出,要使农村金融制度在变迁过程中,退出这种低效的锁定状态,必须注重对新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引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而达到高效的路径替代,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

    2007年06期 No.172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严永健;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的金融抑制,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进步伐。对此,笔者从农村融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金融深化政策以期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2007年06期 No.172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闫志军;闫文静;

    目前上市公司的不分红或少派现、大搞现金派现、热衷于股本扩张等现象愈演愈烈,已经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不满和监管机构的充分关注。这种现象的蔓延,不利于投资者树立信心,也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规范、稳健运作。本文从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入手,思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不规范、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如何促进股利分配政策更加合理、有效提出对策。

    2007年06期 No.172 71-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2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对减轻兵团职工个人医疗负担问题的思考

    程刚;

    构建兵团和谐医疗保障体系,是每个兵团人的共同心愿。该文主要就目前参保职工医疗待遇水平相对较低,个人医疗负担相对较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确定兵团医保政策目标;强化服务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医保政策;科学合理制定住院医疗标准,强化医保监管;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强化职工医疗费用监督意识等基本观点。

    2007年06期 No.172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