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湖北省农、林、牧、渔业动态关系研究

    赵亮;陶红军;

    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出主要由投入决定,但是各业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湖北省农、林、牧、渔业各业脉冲响应函数表明,除渔业外,各业自身1个单位标准误差信息对产值的冲击最大。预测方差分解表明湖北省畜牧业的发展对农、林、渔业发展的扰动最大。

    2007年08期 No.17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稻种植模式变迁对中国南方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陈风波;

    水稻种植模式变化会直接影响中国南方双季稻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并对产量产生影响。本文对中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回顾,对不同时期水稻种植模式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并分析了种植模式变化的原因。结论表明,1997年后水稻种植模式变化是导致水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单产变化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是次要的。

    2007年08期 No.17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52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圈与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邹建中;张惠臻;罗丽君;付爱琴;张建新;

    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圈(以下简称南圈)和天山北坡经济带(以下简称北坡)是新疆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点,而由于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地理等原因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新疆长治久安,因此,加快南圈发展有利于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2007年08期 No.174 11-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加快兵团棉纺织业发展的思考

    聂文元;

    近年来,新疆兵团棉纺织业发展中所体现出的不稳定是由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中既有内生的,如资源优势、技术水平、企业制度和国际竞争等,又有外生的,如国内外市场形势、自治区相关政策法规等。兵团应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棉纺织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新形势下,从技术、人力资本、企业制度、品牌、引进外资等方面着手,努力改善棉纺业的发展条件,从而推动兵团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2007年08期 No.17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冰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对策

    高文生;

    兵团70团被国家列为“冰葡萄酒之乡”,冰葡萄酒作为葡萄酒中的上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新疆冰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及经济效益分析出发,进而提出了新疆冰葡萄酒产业发展目标、策略,对策与建议。

    2007年08期 No.17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宁夏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马明霞;

    本文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就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三农”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更好的协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7年08期 No.17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

    柴富成;殷超;王新萍;

    发展中国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本文应用二元结构指标对新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及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7年08期 No.174 28-3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态环境

  • 有机农业对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许恒周;肖屹;吴冠岑;

    常规农业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最小化为其基本原则,已经成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以利用农业本身内部的资源为最大特征,力求保持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本文对有机农业生产所影响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及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实证分析了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发展分别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有机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有优于常规农业的发展。

    2007年08期 No.174 31-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升级与优化

    朱金鹤;崔登峰;

    产业升级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区域经济能否在国际(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是区域社会繁荣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新疆应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考察新疆产业结构的演化,分析新疆产业结构现状与不足,科学合理地选择新疆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路径。

    2007年08期 No.174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903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对新疆支柱产业的分析和判定

    邵峥嵘;

    本文首先提出对新疆支柱产业的判别问题,而后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选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后向关联系数,方差系数,技术系数,行业的成本利税率等五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最后根据因子得分的结果对各产业进行排名,指出新疆的支柱产业应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建筑业。

    2007年08期 No.17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地经济

  • 土地征收过程中补偿标准动态化研究

    郑勇军;安艳宁;

    本文针对土地征收过程中的补偿标准问题,依托我国目前征地过程的现实状况,探讨了现行补偿标准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补偿费用动态化的改进建议。给出了示例性质的补偿费用函数,并且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补偿强度”这一概念来佐证动态化的补偿费用对失地农民所起到的利益保障作用。

    2007年08期 No.17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巴东县项目区为例

    吕晓;李振波;刘新平;

    进行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对促进土地整理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参考了诸多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与景观效益为着眼点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并结合湖北省巴东县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007年08期 No.174 50-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537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化

  • 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制约因素分析

    梁红军;

    机采棉技术推广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机采棉是兵团植棉使上的又一次革命。自1996年兵团开始机采棉技术的研究,至今已经十年多了,在过去的十年中,兵团机采棉的播种面积、采收面积和设备投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显现出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的一些成果。但是将机采棉技术推广的结果与兵团植棉面积和需求相比,它与兵团棉花采收的实际需要和技术推广的目标相距很远。原因何在?本文从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7年08期 No.17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金融与财会

  • 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方向

    王棣华;

    本文通过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提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着眼点。

    2007年08期 No.17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6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独立董事制度治理会计舞弊文献综述

    农梅;胡宜挺;

    国内外一些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的接连出现,使公司治理问题继续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有效治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许多国家采用了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制度对会计舞弊的治理效果到底如何呢?本文梳理了国外与此相关的文献,分析与此相关的研究进展状况,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2007年08期 No.174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0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

  • 论兵团“银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毕红梅;

    兵团离退休职工队伍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即“银发资源”。充分发挥银发资源的优势,对进一步开发兵团人力资源,更好地承担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推动兵团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年08期 No.17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思考

    熊焕章;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棉花市场体系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

    2007年08期 No.174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发展中的兵团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

    <正>头屯河农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郊24公里处,毗邻新疆钢铁公司。创建于1951年,是由王震将军亲手组建的新疆最早的机械化国有农场之一。经过50余年的开发建设,现己发展成为农林牧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现代化城郊型国有农场。

    2007年08期 No.174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