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

  • 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逆差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吴祥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兴起,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经济的依存度进一步加深,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市场也日趋国际化。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透视了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逆差现状,并较为深刻地透视了造成这种逆差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7年10期 No.176 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89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成因的实证分析——以天然橡胶、羊毛、小麦和食糖为例

    赵丽佳;冯中朝;

    本文选取时间序列1986~2004年,以天然橡胶、羊毛、小麦和食糖为例,通过计量分析,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进口不稳定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高收入弹性的农产品(如天然橡胶、羊毛和食糖)的影响明显大于低收入弹性的农产品(如小麦),地理集中度对羊毛和食糖进口波动的影响更明显。这些结论为政府管理农产品进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10期 No.176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技术壁垒对我国蜂蜜贸易的影响

    杨小川;郑欣欣;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进口国以保护本国产业,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严格的法规和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贸易保护的力度,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进行市场准入的限制,对我国蜂蜜产品的出口带来很大的影响。

    2007年10期 No.176 13-1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结构调整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

    刘越;张丽;

    本文提出评价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条判断依据,并构建了评价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等评价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做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2007年10期 No.17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A新疆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梁树广;余国新;程静;

    效率型农业是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率。本文利用新疆2005年的农业年度数据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新疆的农业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状况,对新疆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趋势、原因及提高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2007年10期 No.176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依靠科技调整结构 提高农场综合效益

    朱明湘;李德利;路辉;

    农垦企业作为农业国家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农业结构如何调整。该文主要就江苏东辛农场农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立足场情、围绕优势,创造特色、扶持重点、典型带动、调出适合场域经济特点的农业主导产业等基本观点。

    2007年10期 No.17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型工业化

  • 兵团工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崔静;张建伦;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兵团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劳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81至2006年间,兵团工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以此分析为基础为兵团走新型工业化提出对策建议。

    2007年10期 No.176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从四大经济板块的比较看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路

    蒋枫;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并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7年10期 No.176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3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岷江上游生态补偿的博弈论分析

    李镜;张丹丹;申红芳;曾维忠;

    为了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更为合理的生态补偿政策,本文以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补偿为例,运用博弈论模型考察了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决策和行为过程。结果发现,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效果与当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农民外出务工收入高低,补偿年限的长短有着密切关系,而与补偿金额的大小无关。

    2007年10期 No.176 42-4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2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新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阿班·毛力提汗;

    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地区社会经济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新疆生态自然环境问题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必须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战略对策。

    2007年10期 No.176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和谐社会构建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山东荣成企业调查为例

    杨世谷;张宁;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们不断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研究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改善目前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益处、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现状以及出现这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2007年10期 No.17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华斌;温鹏飞;

    创新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企业必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在总结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

    2007年10期 No.176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金融与财会

  •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国际借鉴与立法选择

    周海华;

    征收环境保护税是从经济角度树立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制定有关保护资源与环境、治理污染的税收政策,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在促进环保事业中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国外开征环境税的分析,旨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立法选择与实践。

    2007年10期 No.17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改革

    黄桂英;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本文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必要性、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7年10期 No.17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