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滇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问题与对策——以富源县古敢乡补掌村水族为例

    刘绍吉;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分布面广、程度深。对滇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别是古敢乡补掌村水族地区来说,地理位置偏僻,社会事业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内外部力量进行扶贫、加大科技教育扶贫力度、培育区域优势产业等扶贫开发对策。

    2008年12期 No.19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考

    程静;

    劳务经济是我国农民开创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它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结合湖北十堰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2008年12期 No.19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粮食问题

  • 构建粮食增产长效机制的思考

    孔喜梅;

    粮食生产连续4年持续增长,粮食安全压力的缓解为粮食增产长效机制的构建创造了空间。从目前形势看,粮食增产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由于"浴盆模型"的作用,惠农政策的有效性减弱;不断推进的工业化进程限制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使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减少素质下降;农业对自然的依赖和生物属性的制约,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难有较大突破;制度的不完善、市场的不健全损害了粮农收益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并逐渐改变支农资金的用途,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此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民权利。

    2008年12期 No.19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振波;于礼;刘宗奎;

    收集整理了1949~2006年新疆粮食生产数据资料,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新疆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等指标动态变化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测算了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总人口、第一产业劳动力等9个因素对新疆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新疆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2008年12期 No.190 13-1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产品贸易

  • 构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预警体系研究

    朱敏;邓海霞;

    发达国家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几年愈演愈烈,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新特征,严重影响了中国优势农产品的扩大出口。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避免我国出口农产品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或者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是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尝试性的设立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预警的指标体系,并对农产品出口贸易预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2008年12期 No.19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美柑橘成本因素比较分析

    余艳锋;周开洪;邓仁根;

    近两年,随着中美柑橘生长气候条件好转,中美柑橘产量年递增速度很快。尤其是中国柑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得中国有望突破巴西成为世界头号产量大国。然而,产量的增加不代表竞争力的提升。与美国相比,中国柑橘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其拥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仍不高,收益率不高。

    2008年12期 No.19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经济循环波动及成因分析

    支小军;

    本文主要依据景气预警方法对兵团经济的循环波动及成因作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革30年,兵团经济运行大致经历了"扩张(1978~1985)→收缩(1986~1997)→扩张(1998-至今)"的周期循环波动。其中,1978年~1985年经济扩张是在全国短缺经济的背景下,国家相应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以及自身一系列积极政策的作用下,通过全面加速固定资产投资,促使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而引发的一次全面性经济扩张;1986年~1997年经济收缩是在全国性市场疲软、短缺经济现象逐渐消失以及市场需求结构发生转变的背景下,兵团公有制经济局限性逐步暴露,产业结构矛盾日益恶化,而引发的一次长期性经济全面滑坡;1998年至今经济扩张是随着兵团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下,重工业、建筑业和畜牧业等的快速发展,而引起的一次非全面性经济扩张。

    2008年12期 No.190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开放30年兵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丁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30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兵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该文主要就改革开放30年兵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当前全面提高兵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确立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缩小高低收入差距等进一步提高兵团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具体建议。

    2008年12期 No.19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

区域经济

  • 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

    胡斌;章仁俊;

    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分析,指出其演化过程经历开拓、成长、成熟、自我更新或衰退大致四个阶段。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演化是自组织和环境选择相结合的结果的结论。

    2008年12期 No.190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加工番茄产业发展制约问题分析及对策

    任卫新;

    该文主要就世界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兵团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兵团加工番茄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加工番茄的品质,实现加工番茄均衡延长供应;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原料供应模式;建立调节仲裁中介组织等对策建议。

    2008年12期 No.19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劳动力经济

农村金融

财务会计

  •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梅新顺;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会计核算中货币资金缺乏内部控制、财会电算化实施困难和未能全面执行新制度等已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多负面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相应的从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度、推进会计电算化实施、提高人员素质,全面贯彻新的会计制度等方面来不断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

    2008年12期 No.190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0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孙群;陈文新;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完善成为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几点措施,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2008年12期 No.19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筹资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

    郑红梅;

    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获得节税效益,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同时,负债经营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确定合适的筹资规模,选择合理的筹资期限,安排最佳的筹资结构,把握有利的筹资时机,制定有效筹资方案。

    2008年12期 No.19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中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与激励措施研究

    陆海霞;

    本文从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着手,分析造成政府主导职能缺位、医疗卫生服务者提供服务激励缺失以及农民对医疗服务的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等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从政府、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三个角度提出激励措施,以推动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2008年12期 No.19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62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