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江;李普亮;
本文基于1978~2006年的财政支农数据,选择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产量作为农业产出的度量指标,在传统的单方程OLS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邹至庄虚拟变量,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进行了分阶段实证考察。结论表明,1978~1993年,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以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产量的弹性显著为正,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相关农业经济指标的弹性却显著为负。但上述效应在1994年以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的对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有了大幅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GDP和粮食产量的弹性有了显著上升,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业GDP和粮食产量的弹性明显下降。农村救济费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一直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为此,今后各级政府在保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
2009年07期 No. 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9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秉谱;张栓宝;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际调查测算与理论股指比较,甘肃通渭县目前农村能源只能满足最基本生活用能需求,水平较低,并以传统生物质能为主、对环境依赖度高、影响大,已超过农村合理的自产生活能源潜力,生态压力十分严重,因此基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公共性影响等提出了贫困地区农村生活能源建设政府是核心主体,应搞好规划、加大投资等对策建议。
2009年07期 No.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昕昕;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加快对农村智力建设的开发程度,是事关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求我们高度关注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加大农村教育的总量,内外结合,政府统筹。外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开发模式;内部充分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同时改革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发挥的有效机制。
2009年07期 No.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宫爱荣;张宜琳;
2008年,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各项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的不利影响,加大投资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兵团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和自治区,位居西北五省前列。2009年,兵团工业经济将面临金融危机滞后影响和持续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相对困难的一年,兵团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充分利用扩内需,增投资等一系列积极政策因素,不遗余力的继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确保兵团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07期 No.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庄建武;
兵团党委、兵团始终把加快信息化进程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挥好"三大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该文主要结合6年来兵团信息化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兵团党委一系列工作部署,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兵团信息化工作在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中要着重抓好的8项具体建议。
2009年07期 No.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