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兵团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60年回眸

    叶晓梅;

    本文全面总结了兵团60年发展的历史,并从9个方面展现了兵团6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实现了由一产为主到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重大转变;农业生产水平跃上新高,实现了生产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根本性转变;工业建筑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由轻工业为主到轻重工业并举的实质性转变;服务业日趋繁荣,实现了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的跨越式转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由瓶颈制约到稳固支撑的显著性转变;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实现了由高度计划经济、封闭式发展向市场经济、全方位开放的巨大转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由社会发展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突破性转变;职工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生态建设与保护得到加强,实现了由开发到建设与保护并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明显转变。

    2009年11期 No.201 1-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中国新时期农村减贫战略的调整

    张伟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令人艳羡的减贫成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扶贫任务仍未完成,甚至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加艰巨。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减贫战略发展阶段,总结现阶段减贫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减贫战略调整应从健全扶贫部门的协调机制、开发家庭瞄准和个人瞄准技术形式以及制定和提高有差异性的贫困标准等几个方面入手,推动中国减贫工作的发展。

    2009年11期 No.20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组织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以温州为例

    胡文显;汪洋;陈晓鸣;陈美丽;

    本文从制度创新角度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演变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温州市案例,就近几年的三种组织演变模式发展过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009年11期 No.201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元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启示

    张宁;郭秀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元朱村的建设历程能为其他农村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带头人的示范作用、需要产业支撑、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能动性,只有全体的努力、全社会的联动,新农村的建设才可能取得成功。

    2009年11期 No.201 19-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视角

  • 兵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王晓娟;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高度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有序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开采和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维系兵团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要解决兵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可借鉴国际成功的实践经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加快兵团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和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实现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有限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从而保证兵团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兵团。

    2009年11期 No.201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土地问题

农场改革与发展

  • 承包地、经营地和自用地:性质和基本政策问题

    翟桂生;陈文生;

    研究"三农"问题离不开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对土地承包经营、农用土地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土地是兵团团场最基本的国有资产、经济资源,是广大农工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收入来源和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符合农业生产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团场土地经营制度,一直是兵团各级领导、政策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愿望。本文拟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垦系统改革实践的政策启示、兵团团场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历程及发展现状等角度出发,研究团场定额地、经营地和职工自用地的性质和基本政策,提出政策措施及相关建议。

    2009年11期 No.201 36-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化

  • 中国蔬菜产业组织结构与绩效分析

    刘静;张吉国;

    本文运用SCP范式对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蔬菜产业仍存在着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绩效水平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文章提出优化中国蔬菜产业结构、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2009年11期 No.201 45-4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王彦;

    新疆以农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农业经济对社会总体发展的影响力。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原因在于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或是所形成的产业链太短太弱不具竞争力,因此新疆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发展。该文主要就当前兵团产业化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再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009年11期 No.20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哈密垦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张世全;

    畜牧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合作制等中介组织为纽带,对一个区域的畜牧主导实行饲料养殖加工、产供销、牧工商、牧科技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制。该文主要结合哈密垦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实际,对哈密垦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兵团提出了哈密垦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2009年11期 No.20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态经济

  • 基于生态足迹的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以贵州关岭县为例

    陈婷;

    本文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岭县的生态经济发展处于一种大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高生态赤字的状态。

    2009年11期 No.20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循环发展:新疆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视角

    曹其芳;

    当前,绿洲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等问题十分突出。恢复绿洲生态平衡,实现其循环发展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出路之一。文章在分析绿洲生态系统及其物质、能量循环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绿洲的循环发展,要优化干旱区生态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的关系,优化绿色生态系统和灰色生态系统的关系,优化人类对绿洲两种影响的关系。基于此,尝试建立了绿洲循环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进行了实证研究。

    2009年11期 No.201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农村金融

  • 新疆石河子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路径选择

    赵永胜;

    人民银行、银监会于2008年5月4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推出后,全国许多省市纷纷组建一批利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的小额贷款公司,对于解决中小企业、三农、个体经营者融资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发展中的问题及风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09年11期 No.201 66-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财务与会计

  •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梅新顺;

    经济领导干部是各类型企业的领头羊,企业经营的好坏、企业资产是否保值增值都与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力、责任感和行为道德准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对企业集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十分必要。本文就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原则着手,分析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具体对策。

    2009年11期 No.20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以某贸易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为例

    谢新生;

    货币资金作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本文主要结合新疆某贸易公司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为例,指出了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2009年11期 No.201 73-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70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牧团场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做法

    倪晓英;

    本文对团场2009年1月1日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并就执行新准则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笔者浅薄的意见,同时提出了今后工作中的改进建议和具体做法。

    2009年11期 No.20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会计监督:现状、弱化原因及对策

    王忠民;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对会计监督施行的现状及其弱化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完善对单位的考核指标,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等完善会计监督职能的具体对策。

    2009年11期 No.201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

  • 做好工伤保险基金的收与支应注意的问题

    许晶明;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该文主要结合农十三师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确定公平合理的工伤保险费率,严格限定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和真正发挥工伤保险储备金的作用等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9年11期 No.201 85-8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监管的对策

    李岚;

    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本文阐述了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分析了目前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现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探讨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些措施,并且详细论述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处置问题。

    2009年11期 No.20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应处理的几种关系

    徐凤瑶;

    上市公司代表了一种先进的企业模式,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使产权所有者不能直接管理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从各自的权利、责任出发,要求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就成为实施这一监督机制的工具,通过内部审计机构来了解各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是否切实履行了受托经济责任。通过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对其分公司、子公司经营风险进行识别、评价、控制和防范,增强了整个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效能。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实施规模扩张战略,其控制链条延长,经营风险普遍增大,一些管理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几个重点没有进一步明确,影响到上市公司内审机构作用的完全发挥,同时也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本文就如何完全发挥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作用、降低内审人员风险进行了分析。

    2009年11期 No.20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读者·作者·编者

    <正>陈文新,1966年出生,硕士学位,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会计师,1991年7月至今,在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原新

    2009年11期 No.201 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