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义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过,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瓶颈是金融服务的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供需状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需失衡矛盾,得出解决供需失衡的根本所在是要对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最后,本文分析了社区银行的外部性,并结合农村各金融机构的状况,得出应优先将农信社改革为社区银行,并给出了建议。
2010年01期 No.20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晓红;秦海林;
本文采用新疆1978~2007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新疆银行业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因果方向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贷款相关比率与二元反差系数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由此可见,新疆银行业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间存在密切关系。
2010年01期 No.20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8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进学;陈文新;
有效的金融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居民收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投资环境。本文利用1985~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借助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我国金融政策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资产的增加对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仅存在长期效应,而且有短期影响;银行利率的变动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因此,金融政策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适时出台的金融政策,能能有效地调节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动。
2010年01期 No.20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