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郭立场;

    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践中做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发展合作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等重要思想,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技水平,为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仍具有指导意义。

    2010年01期 No.203 1-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张世聪;王乃霞;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本文从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入手,揭示出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本底不清、界定模糊、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弊端。提出"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加强立法;着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化"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2010年01期 No.20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44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成效与发展路径——以兰州市为例

    乔志霞;张艳荣;马锟;

    新农村建设对促进兰州市农村在21世纪实现快速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背景,在总结兰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二十字方针,为兰州市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2010年01期 No.203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地问题

  • 城乡二元体制对农地制度绩效影响研究

    李林旺;刘大勇;

    农地制度变迁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存在,限制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冲抵了农地制度变迁及创新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彻底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才能还原农地制度创新的绩效,从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2010年01期 No.203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的土地政策取向

    徐唐奇;徐平平;鞠登平;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两型社会"建设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本文的研究显示在"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总体取向是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的集约利用达到土地节约利用的目的,减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此外,本文还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主体功能区确定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取向。

    2010年01期 No.203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李君安;

    构建循环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优势,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2010年01期 No.203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马骥;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县域经济的载体是产业,产业竞争力强则县域经济兴。文章在分析现有县域经济与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主导产业论观点,并构建相应的模型与评价方法。

    2010年01期 No.203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产品贸易

  • 2008年中国大米出口征税的福利变化分析——基于大米价格决定模型的测算

    辛佳临;

    本文运用局部均衡理论推导了国内大米价格决定的矩阵方程,然后又建立了价格决定的联立方程模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米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定量测算了各影响因素作用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征收大米出口关税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局部均衡福利分析,量化了其引起的各利益主体的福利变化,并进行了不同假定方案下的政策模拟。

    2010年01期 No.203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化

  • 兵团果蔬产业化:现状、模式、启示及建议

    刘庆发;仇栋;邵丽珠;

    该文主要在对兵团果蔬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部分企业和团场实施果蔬产业化中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总结和提出了目前兵团果蔬产业化发展运行机制的几种模式及建议。

    2010年01期 No.203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刘翔云;

    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新型团场建设、增加职工收入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保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本文试从兵团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联结现状、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有效利益机制的意义、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有效利益机制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龙头企业与承包职工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促进兵团产业化健康发展。

    2010年01期 No.203 47-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兵团番茄产业化发展问题思考

    胡洁;蒲春玲;

    番茄加工产业是兵团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大力发展"红色工程"中的主打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兵团番茄加工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兵团番茄制品在加工规模、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继兵团纺织和酿酒之后的第三大行业,在兵团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就近年来国际、国内番茄产业市场发展特点和兵团番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兵团番茄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2010年01期 No.20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 ]

生态经济

  • 政府应该为生态移民做什么——基于祁连山保护区天祝县的分析

    王富贵;汪慧玲;

    生态移民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涉及面广、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活动,对于杜绝人为活动破坏、建设地区生态屏障、改善生态恶化地区人口生活状态、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就以祁连山保护区的天祝县为典型个案,分析了政府作为生态移民这项社会活动的主导者,所面临几个复杂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政府要做好生态移民,应该重点做好移民资金、移民方式、移民后续安置以及移民政策等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2010年01期 No.203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项目管理

  • 投资项目监管: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马建莫;

    政府投资项目主要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结合多年来从事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阐述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和存在的弊端以及监管失效可能导致的结果等。同时,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创新项目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机制等对策措施。

    2010年01期 No.20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做好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杜平;

    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该文主要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以及加强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2010年01期 No.20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村金融

  • 基于农村金融供需状况谈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改革

    吴义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过,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瓶颈是金融服务的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供需状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需失衡矛盾,得出解决供需失衡的根本所在是要对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最后,本文分析了社区银行的外部性,并结合农村各金融机构的状况,得出应优先将农信社改革为社区银行,并给出了建议。

    2010年01期 No.20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银行业发展视角下的二元经济转型——以新疆为例

    马晓红;秦海林;

    本文采用新疆1978~2007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新疆银行业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因果方向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贷款相关比率与二元反差系数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由此可见,新疆银行业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间存在密切关系。

    2010年01期 No.20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8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金融政策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协整分析

    史进学;陈文新;

    有效的金融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居民收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投资环境。本文利用1985~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借助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我国金融政策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资产的增加对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仅存在长期效应,而且有短期影响;银行利率的变动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因此,金融政策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适时出台的金融政策,能能有效地调节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动。

    2010年01期 No.20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财务与会计

  • 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的思考

    夏景霞;

    该文主要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2005年12月31日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额度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金占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主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规模等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具体办法。

    2010年01期 No.20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负债融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刘敬海;

    企业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必须筹措一定数额的资金。而筹措资金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其中负债融资是企业资金筹措的一条重要渠道。本文从负债融资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采取负债融资方式筹措资金的利弊,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010年01期 No.20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