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问题

  • 中国农地制度演变及其产权结构:1978-2012

    江淑斌;苏群;

    本文从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种权属出发,回顾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地制度演变,分析农地产权结构。结果表明: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地所有权归属逐渐由国家向集体转变,形成了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产权结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所有权以集体发包和农户承包的方式派生出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再进一步派生出农地收益权和处置权,农民土地权属认知模糊和农地产权残缺。

    2013年11期 No.24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收入水平、政策满意度与农民被征地意愿——基于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

    李玉娇;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人数不断攀升。在征地过程中,农民作为直接的利益承担者,其意愿和主观评价对于征地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12年湖北省失地农民保障调研的实际数据,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以及政策的主观满意度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征地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预期等因素正向作用于被征地意愿,就业促进政策的满意度等主观评价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构建科学政策体系,增强政府行为对失地农民的受益性等建议。

    2013年11期 No.249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入世后中国甜菜糖产业现状及其应对

    王亚平;李世光;赵金庆;吴彬;潘智;杨枝煌;

    文章在梳理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三地甜菜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甜菜糖产业在种植、生产、销售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产业链各环节问题提出有关应对措施。

    2013年11期 No.249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棉花主产区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包艳丽;王晓伟;黄永亮;

    近2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商品棉种植基地,并在我国棉花产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本研究利用规模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新疆棉花主产区的棉花生产优势与全国几个主要棉花主产省进行了比较,并对新疆棉花主产区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做出分析。

    2013年11期 No.249 18-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新疆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张倩;卢玉文;

    物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物流业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也将关系到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文通过对2007年新疆省投入产出表剥离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含物流业)和物流业四部门的投入产出流量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相关分析方法,发现新疆物流业的感应度低,影响力高,物流业的特征是推动力稍强、需求较弱。因此,需要当地政策的扶持,对新疆物流业采取主动、优先发展来带动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探讨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依据,并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参考。

    2013年11期 No.24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林业经济

  • 林权制度改革下江西林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吴雄平;廖文梅;孔凡斌;

    江西省作为南方林业大省,又是最早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之一,其林业的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江西省的林业发展变化如何,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依靠政府统计资料获得的多年数据,探究了江西省林业产业在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发展变化,并与全国的其他森林资源丰富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了江西林业发展的一些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2013年11期 No.24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生态公益林补偿困境及对策研究

    孔令英;段少敏;

    新疆生态公益林分布在河流的源头、湖泊周围和风沙地边缘等重要地区,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新疆公益林补偿现状,分析了公益林补偿实践中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组织及补偿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多元投入机制;创新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公益林补偿激励机制;健全补偿组织体系,完善公益林补偿管理机制;加强补偿绩效评估,规范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2013年11期 No.24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产品质量安全

  • 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对比及评价研究——以山东安丘市为例

    王志刚;王辉耀;牛茂华;

    文章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安丘模式"为研究对象,与其它5种典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探析了农户对"安丘模式"的评价。研究表明,"安丘模式"系统完整,较其它模式更为有效;农户对"安丘模式"的认知度非常高,对与其关系密切的做法更为认可并愿意执行。为此,文章提出加强科技研发和农民培训,同时大力推广"安丘模式"的政策建议。

    2013年11期 No.249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科技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

    莫鸣;

    农产品安全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农业科技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而且改良了作物品种和增加了数量,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对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的剑,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如农业投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转基因技术的风险性等。为此,农业科技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上要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如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控制技术、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质量安全评估技术和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等方面研究。

    2013年11期 No.249 44-4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基于长沙市地调查数据

    雷思维;孙艳华;李曙娟;

    文章以601个长沙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例,剖析了长沙市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情况、接受意愿、支付意愿和实际的购买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信任度较低,因此,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都处于一个较低地水平。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认证农产品的信息发布、提高政府对农产品安全认证的公信度等,以切实提高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进而促进安全认证农产品的持续有效发展。

    2013年11期 No.24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村公共品

  • 新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研究

    朱金鹤;陈亚会;

    随着新疆进入后西部大开发时期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居民对公共服务数量、质量与结构的需求不断变化,对新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带来新的挑战。运用多元回归法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公共支出偏好、财政支出规模、居民文化教育、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均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产生较大影响。针对新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新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实现路径。

    2013年11期 No.24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农场改革与发展

  • 对第一师阿拉尔市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解素梅;

    第一师阿拉尔市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阐述了师市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概括介绍了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跨越发展提出八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2013年11期 No.249 58-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兵团大学生连官满意度实证研究

    王伟红;肖庆华;

    大学生连官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与绩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连官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在经济报酬、个人发展和工作生活环境方面满意度偏低。文章建议应从兵团基层连队和大学生连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机制,提高大学生连官满意度,促进和保证"大学生连官"计划的有效实施。

    2013年11期 No.249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科技创新

  • 新疆天业公司节水灌溉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

    汪海霞;郑倩;

    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农业灌溉科学化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而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节水灌溉技术创新上争当排头兵,在创新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对于企业科学的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具有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天业节水灌溉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寻找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并最后根据制约因素寻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3年11期 No.249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财务与金融

  • 完善财力保障机制 减轻团场社会性负担的思考

    刘清军;程文娟;

    在市场化进程中,兵团团场承担了大量社会性事务,影响了市场竞争能力。本文基于财力保障的视角,指出了团场承担社会性事务的必然性,分析了团场在城镇化建设、社保缴费、人员及运转经费财力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争取国家补贴政策、推进团场机构改革、规范团场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化解社会性债务负担、加强团场财务预算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减轻团场社会性负担的对策建议。

    2013年11期 No.249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金融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新疆为例

    侯敬媛;唐勇;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核心。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新疆现实,运用VAR模型定量测评了新疆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率,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2013年11期 No.249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跨越式发展背景下新疆财政支农优化问题研究

    鄢姣;赵军;

    本文使用1952年~2010年新疆的时间序列数据,沿用巴罗与卡拉斯的经典分析框架,对新疆财政支农优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目前新疆的财政支农支出存在明显的低效问题,而以经济增长为目的测算的最优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为财政支农支出占GDP的2.1%,占农业GDP的比重约为10.57%,所以这种低效主要不是源自财政支出的规模性因素。新时期的财政支农工作应该紧密联系新疆农业发展与支农工作的新形势,努力创新财政支农体系,促进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13年11期 No.249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企业异常融资优序的成因分析——基于融资方式作用机理的视角

    吕腾捷;

    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次序选择对企业价值实现和长期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优序融资"理论在发达资本市场国家已经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但我国实际情况却与理论存在明显偏差。本文旨在从融资方式作用机理角度分析出现"异常融资优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规范企业融资行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进而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3年11期 No.24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新疆)边境贸易研究中心简介

    <正>中国(新疆)边境贸易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0月11日,位于石河子大学,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共建。中国(新疆)边境贸易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和推动新疆边境贸易研究,面向兵团、面向新疆及全国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打造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的咨询服务基地和资料数据基地,搭建国内外边境贸易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为经济贸易学科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新的生长平台,为国家、新疆及兵团的边境贸易发展提供战略决策参考。根据协议,双方第一年共同出资50万元作为种子资金,每年将设立中国边境贸易方面的研究课题,每两年轮流

    2013年11期 No.249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