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磊;朱红根;康兰媛;
文章基于全国农民工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参加群体性维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参加同乡会、务工领域和务工收入、医疗保险制度评价和失业保险制度评价对农民工群体性维权行为影响显著,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风险偏好及所在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影响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之间群体性维权行为的代际差异较小。
2014年08期 No.25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丹;周波;
文章通过对江西省16个县(市、区)1169户种稻大户农药新品种采纳状况的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农药新品种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技术扩散关注程度、种田人数、耕地规模、农户参加防治病虫害技术指导频率、种稻大户补贴政策满意度对新农药技术采纳有着显著影响,其中种田人数是重要因素,对农业技术扩散关注程度、耕地规模、农户参加病虫害技术指导频率、种稻大户政策满意度是次要因素。
2014年08期 No.258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亓红帅;王征兵;何煜;
文章基于工作满意度、留任意愿、工作难度三个logit回归模型,从个体背景维度、工资维度、村庄维度、社会声誉维度、制度维度5个维度10个变量分析了各激励因素对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三个替代性指标工作满意度、留任意愿、工作难度的激励方向与激励程度,接着通过情景模拟实验进一步分析各激励因素的激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发放工资越多,工资满意度越高,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越好,干群关系越融洽,民主制度运行越不规范,工作满意度越高;村干部年龄越大,受教育年限越长,干群关系越不融洽,民主制度运行越规范,村干部留任意愿越低,发放工资、工资满意度、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对留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村干部工资满意度越高,村庄经济状况越落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越好、村庄民主制度运行情况越规范,发放工资越低、村中威望越高,工作难度越低。
2014年08期 No.25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35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蒋志辉;马爱艳;
回乡创业存在民族差异是一个基本事实。文章以内地返乡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整体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兴疆固边等方面探讨维吾尔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成效。旨在表明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个特殊群体,充分发挥该群体的优势,为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服务。
2014年08期 No.25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朝阳;
文章以GDP和人口数作为衡量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差异的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刻画了经济带差异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经济带总体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其中,经济带内差距尤其是甘肃省内差异对其贡献最大,同时甘肃、陕西及新疆对总体差异贡献率有连年上升的态势,而宁夏对总体差异贡献率则在波动中有所下滑。经济带内第二产业产值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大,但影响度有下降的发展势头,而第一产业影响度有所上升,第三产业影响度持续下降;产业的地理集聚效应大于结构效应;最后得出缩小甘肃省发展差异是控制经济带总体差异的主要着力点以及突出培育地区核心增长极、重点发展有条件次级增长极等,是经济带控制区域差异、谋求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2014年08期 No.258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福新;李国东;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并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文章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背景、发展状况、合作成果,其次从经济安全、地区稳定、区域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的战略意义,最后从战略部署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展望。在丝绸之路框架下,中国将与中亚诸国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塑"丝绸之路"辉煌,让亚欧经济共同体走向深度融合,新的地缘格局必将再度深刻影响世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4年08期 No.258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61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韦凤琴;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而民族团场因其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发展历史、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贫困问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消除贫困任务更加艰巨。文章在对民族团场扶贫开发再认识的基础上,着眼于兵团民族团场贫困的特点,通过对民族团场的扶贫效应进行分析,提出扶贫开发战略。
2014年08期 No.258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元花;
2009年,中央国务院颁布《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应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并强调公共财政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凸显出了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应承担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现状,肯定了国家和社会在医疗卫生事业领域所做出的努力的同时,也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2014年08期 No.258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62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庆红;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实施了开发式扶贫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新疆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贫困下降的双重任务。但是也必须注意到,新的时期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扶贫开发战略对减贫的影响作用有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没有与扶贫战略紧密配合,极端贫困人口仍有漏出,扶贫政策绩效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文章对新疆开发式扶贫战略实施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今后新疆制定新的贫困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08期 No.258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