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孝斌;吴艳;
文章运用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业贷款深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贷款深化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各税的快速增长、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滞后效应、农业贷款的非生产性需求削弱了农业贷款的增收绩效以及农业贷款深化反映的是农业贷款在整个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而并没有反映农业贷款在整个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配置结构。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扭转农业贷款深化与农民收入负相关的局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2014年10期 No.26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芳;王慧芳;张利国;
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最尖锐的矛盾之一,其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级贫困县是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科学分析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致贫因素,并提出减贫措施,对于缓解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贫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江西省21个国家级贫困县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导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贫困的因素,结果显示:农业机械总动力、地膜使用量、通电话村数比例、通自来水村数比例、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对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014年10期 No.260 8-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玲玲;
近年来,受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影响,我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正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发现财产性收入差距受经济发展、政策安排、家庭财产、居民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2014年10期 No.260 12-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帅;董继刚;刁成超;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确权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银行已开始着手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业务。由于这一抵押贷款业务尚属于新兴业务,没有标准的模式为其开展做指导,文章通过借鉴最近几年全国试点贷款业务开展的经验教训,对试点模式深入剖析,总结了几种可行性相对较高的抵押贷款模式,并通过目标最大化模型对抵押贷款理想模式进行理论性构建,以期为今后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指明方向,解决当前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4年10期 No.260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樊亚利;耿秋艳;
人均耕地不足,劳动力转移规模小、难度大,是制约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多元增收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2000年以来,新疆农牧民多元增收和转移就业问题十分突出。调查显示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通、职业技能欠缺是影响新疆农牧民外出打工和转移就业的最大障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通过落实"春潮行动"计划方案,加大农牧民基本职业技能和国家通用语言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因地制宜地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小型的无污染、高增值的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尽可能地在本地区范围内就地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多元增收问题,应当是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基本对策。
2014年10期 No.26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光明;黄琪;汪明智;
文章基于兵团第四师62团、64团的调查,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建立Normal模型及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保障性住房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教育水平、家庭人口及家庭年收入房价、面积、户型、质量及地段、配套设施、分配方式、政策落实情况、申请流程及补助额对保障性住房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而物业管理、交通、付款方式、政策宣传力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2014年10期 No.260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亚娟;
新疆是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牧民的医疗负担,缓解了"看病贵"的现实难题。进一步完善新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对于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和促进新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新农合筹资规模问题关系到新农合的运行和补偿,在新农合的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疆新农合基金筹集现状,其次分析新疆新农合筹资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为新疆新农合筹资规模增长提供相应的建议。
2014年10期 No.260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