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小辉;史清华;
中国农村的村庄正在以每天百计的速度从中国地理版图上消失,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农村村庄的消失和农耕文化的式微,中国农村社会赖以稳定的根基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总结村庄消失的类型,主要有五种:资源型的村庄搬迁、重大工程的村庄搬迁、吊庄移民过程中的村庄消失、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庄消失和村庄的自然消亡。村庄消失的内在机理是复杂的,这其中既有政治经济学上的原因,更有人类社会学上的原因,甚至还有政策上的原因;但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对于农耕文化的认同度不高,村庄归属感不强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是当下农村村庄逐渐消失的根源。
2014年12期 No.262 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51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海宇;赵连阁;王学渊;
文章利用钱塘江水源区三个村庄的抽样调查数据,选用化肥、农药施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农户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十二个因素为解释变量,使用stata软件,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提取和逐步回归等计量方法,对钱塘江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特征、经济能力、产业因子及家庭规模这四个主要因子影响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而对于农药的施用量而言,则影响很小。其中经济能力和产业因子对化肥施用量产生负的影响,而家庭规模因子对化肥施用量产生了正的影响。文章认为,通过建立特色产业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整合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是解决钱塘江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
2014年12期 No.262 6-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会娟;宗义湘;
文章利用来自河北省承德、衡水、廊坊、唐山四个市的农村地区的488份调研问卷数据,分析了农村妇女的环境意识、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农村妇女的环保意识低,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低,但对环境保护的期望高;第二,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拥有的环保知识是影响其环保意识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要提高农村妇女的基本文化素质,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
2014年12期 No.26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罗芳;崔叶辰;
发展农业保险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壮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兵团与地方棉农的比较,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探讨棉农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棉农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棉花种植规模并不是影响棉农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主要原因;家庭收入、棉花收入比重和灾害损失比重才是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保险供给制度对于棉农是否购买农业保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12期 No.262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安;李朝晖;
以家庭农场形式发展起来的农民创业活动是对农民创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适应,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形成的有利路径。家庭农场型创业的产生发展受制于特定制度环境,文章基于西方制度环境规制维度、认知维度以及规范维度框架,利用湖南省四县264户家庭农场型创业实证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制度环境对家庭农场型创业绩效的影响,结论认为:家庭农场型创业生存绩效受规制维度、认知维度和规范维度的显著影响;成长绩效受规制维度和认知维度的显著影响;发展绩效受认知维度的显著影响。
2014年12期 No.262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35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闫海龙;胡青江;
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和桥头堡,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立足于新疆区情,着眼于新疆对外经贸合作发展,分析了制约新疆对外经贸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新疆对外经贸合作发展举措和建议,以期为提升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2014年12期 No.26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世杰;
新疆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新疆城镇化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是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的保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文章从新疆城镇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境发展、城镇化布局、城镇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推进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2014年12期 No.262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纪明辉;
吉林省城镇化率增速低,人口城镇化率在全国排名显著下降,城镇化发展慢于工业化,城镇设施建设水平低,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高。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对吉林省未来十年的城镇化水平预测结果不容乐观,到2019年,吉林省将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应逐步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促进"空间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2014年12期 No.26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宜琳;张震;
文章分析了三季度兵团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三季度兵团经济总体回升,但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复杂形势、新疆社会稳定因素和兵团自身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影响,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四季度,要做好三秋工作,确保农业丰产丰收;继续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增强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
2014年12期 No.262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静;
我国从2006年提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兵团农业"走出去"获得了长足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兵团农业"走出去"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明晰未来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兵团农业"走出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2期 No.262 66-6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周丽霞;
文章以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为落脚点。首先,通过历史逻辑和比较分析,着重描述了2000-2012年兵团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其次,在对兵团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三过程模型,并以2000-2012年兵团城镇化、就业人口、经济增长等相关数据对兵团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量化测定;最后,得出兵团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4年12期 No.262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