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栾健;周玉玺;
文章根据山东省1978-2012年粮食生产数据,测算粮食单产的波动指数、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剖析各影响因素对粮食单产波动的作用。结果表明:山东省粮食单产波动幅度较大,较多周期表现为古典波动,粮食单产的稳定性较差,且扩张能力在不断削弱;旱灾受灾与抵御能力是影响粮食单产波动的首要因素,农业政策因素对粮食单产波动也有重要影响;影响粮食单产波动的因素表现出阶段性差异。
2015年06期 No.26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帅港;史建民;
文章采用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分析了2001-2013年我国大白菜种植成本和收益的时序变化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白菜种植逐渐进入"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阶段,种植成本的增速高于净利润的增速,出售价格是影响种植收益的重要因素。因此,稳定生产资料价格、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探索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合理的蔬菜价格形成机制,以保证大白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015年06期 No.268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莉;逄春蕾;周峰;
文章以兵团第八师134团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棉花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的成本收益及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通过分析发现:采用化学打顶技术有助于节约劳动力、降低植棉成本、提高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同时有助于推动团场第二产业发展,增加植棉团场经济收益;并通过减少甲苯和二甲苯的使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2015年06期 No.268 13-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卢飞;
我国农业产业的增长应归功于要素投入还是全要素驱动值得思考。文章基于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规模报酬不变的产业特征明显,其再增长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TFP);成熟的农业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出弹性较大,对农业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土地流转制度影响力还较小;要素边际效率递减凸显,灌溉、化肥、机械化与农业增长正相关,而农业劳动力、资金及土地与农业增长成负相关。基于此,提出农业增长的相关对策。
2015年06期 No.268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宜挺;张宁;王允海;
文章基于对新疆兵团大学生连官、连队干部和职工的问卷调查,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审视和评价了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连官整体工作满意度一般,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工作关系满意度、个人成长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和工作待遇满意度;多数连队干部和职工对大学生连官及其工作较为认同和满意,对该政策实施效果总体较满意,但在大学生连官选拔、培养、任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据此提出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调整和完善的建议。
2015年06期 No.268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德世;
实现团场职工多元、快速、持续增收,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是实现"两个率先和两个力争"的需要,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两大战略的需要。职工增收一直以来是制约兵团团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兵团各级党委都在做积极地探索。文章基于对第八师北泉镇、第十二师三坪农场、头屯河农场及第十三师火箭农场、红星二场"职工多元增收示范点"调研,总结梳理经验,并提出对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的几点启示。
2015年06期 No.268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力;温雅;刘林;
文章通过对兵团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及其研究的总结,基于对第十师185团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背景和185团边境团场的基本属性,提出了185团城镇化建设的六种模式,即:寒地田园小城镇、边境戍边景观镇、边境口岸经济镇、医养结合休闲镇、人口稳增实践镇、民族互嵌式宜居团场城镇,以期为兵团其他边境团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5年06期 No.26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孔令英;罗兰;刘追;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新疆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新时期,兵团经济发展给就业带来挑战和机遇,如何提升就业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兵团经济转型对就业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服务要求的视角梳理兵团就业现状,审视兵团就业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并从劳动力户籍牵引、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兵团就业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旨在优化兵团就业服务制度,为兵团长治久安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
2015年06期 No.26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汤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鲜活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物流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大大促进了喀什地区经济和物流业的发展,但其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文章通过对喀什地区冷链物流的发展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体对策,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农产品冷链网络布局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15年06期 No.26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6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慧玲;冯怀珍;
文章结合地域资源特点和空间差异,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将新疆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类。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兵团与地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交错"、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规划政策体系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绩效考核制度以及不同主体功能区间的冲突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现实阻力。需要从兵地融合、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规划政策的具体化、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间的发展等方面进一步调适,来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2015年06期 No.26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姬卿伟;李跃;
文章以新疆18个地市为例,运用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集聚与城市土地产出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和劳动及资本密度都能提高城市土地产出率,人口规模对土地产出率影响最大,新疆城市净集聚效应和空间外部性较低,仍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城市之间不能有效共享投入和产出,但提高第二产业比重有利于增加土地产出率。最后,文章从城市土地产出率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促进集聚形成、加快经济规模化发展等相关建议。
2015年06期 No.268 57-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