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旭东;韩洁;
近年来中央多个重要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然而,现实中无论学术界,还是农村经营管理层面,对于家庭农场特征和内涵的理解认识尚存疑问与困惑。通过回顾家庭农场发展演变及我国发展实际,文章通过从本质特征角度对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雇工制农场的区别进行比较发现: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雇工数量、资本雄厚程度、经营管理水平、注册登记要求、示范带动能力方面相比专业大户发展更成熟、也更具优势;与雇工制农场相比,家庭农场劳动生产效率更高,政治地位更凸显,概念和内涵更深刻,为此需严格区分家庭农场与雇工制经营;而家庭农场"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人员"提法有待明确,"亲缘雇工"倍增效应挑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界定标准,"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衡量标准较宽泛、模糊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此应从扶持家庭农场经营者入手,科学培育家庭农场。
2016年02期 No.276 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玉铜;谢文宝;
在新疆实施草地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四年后,文章对新疆南北疆的牧民草地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下牧民对草地保护的意愿,并依据调研数据对家庭经营特征、草地生态补偿、草地保护效果评价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下新疆牧民自发性草地保护意愿程度较低,仅有14.56%的牧民愿意自发进行草原保护,68.93%的牧民愿意在政府等部门的帮助下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只有16.51%的牧民不愿意参与草地保护工作。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牧业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草场产权、牧区生态保护补贴、牧民草地保护效果评价对牧民自发草地保护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牧业支出对牧民自发草地保护意愿影响负向显著。
2016年02期 No.276 6-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汪金峰;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新时期农民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今社会热点话题。文章以影响农民权益维护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农民权益维护外在的表现和四川省D市农民权益维护的现状,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民权益维护的困境,提出我国农民权益维护的策略,实现农民权益的有效保护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6年02期 No.27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嘉;
文章基于对新疆201个家庭农场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家庭农场融资渠道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同时采用正规渠道与非正规渠道融资的占多数,其次为非正规渠道融资,采用正规渠道融资的比例相对较低;家庭农场主年龄、经营规模对非正规渠道有显著影响;家庭成员人数对同时采用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有显著影响;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经营时间、年收入对正规渠道有显著影响。
2016年02期 No.276 17-2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