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时空变化及差异研究:1995-2014

    赵芸逸;李先涛;

    保障18亿亩耕地面积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而实际上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别,粮食播种面积更能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文章通过分析1995-2014年我国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以及区位指数和相对区位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变,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逐渐趋于72%。(2)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区基本处于中国东北部、中部。(3)新疆、青海、四川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均进入粮食增产衰退区。(4)粮食增长潜力区处于紧邻东南沿海的内陆地区。(5)粮食稳定产区位于中国西南以及中偏北的地区。基于此,文章对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要稳定和提高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其次不以硬性指标作为耕地保护的衡量标准,应因地制宜地采取耕地保护策略。

    2016年12期 No.28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牧区水利协同治理的逻辑模型和协调机制研究

    刘海英;智颖飙;李新;

    在牧区水利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是克服风险、实现协同的关键手段。文章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基于关系、互动、协调和协同的四维分析框架构建牧区水利协同治理的逻辑模型,并对协同治理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协调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牧区水利协同治理的长效运作提供路径指引。

    2016年12期 No.286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WR的河北省县区农业投入产出的实证研究

    王俊凤;崔永福;

    文章选取河北省146个县及市辖区2004年和2013年的截面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空间联系的局域指数(LISA)分析了各区域农业产出的空间分布模式。选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河北省县区农业的投入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县区农业产出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空间关联性和异质性非常明显;农业产出的GWR模型显示,研究区域农业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间效应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农业产出弹性最大的是土地,而农业资本和劳动投入弹性较小,但各个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在不同县区和不同年份有着较大的区别。

    2016年12期 No.286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地问题

  • 场域理论对制度变迁的再解释——兼论农地产权认知“制度—心理”框架的构建

    仇童伟;

    文章以场域理论为切入点,分别从场域结构重塑、社会交易方式转变、表达性行为和工具性行为互动等方面,阐述了关系网络变构逻辑下的制度变迁。研究表明:首先,场域关系网络内源经济增长和外部利润的出现产生了对场域边际调整和网络结构软化的需求,进而诱发了制度变迁。其次,制度变迁引致的网络关系变构内含了交易方式由人格化向非人格化的转变,而制度内生的非生产性激励则是由于制度稳健性需求造成的。再次,制度变迁本质上由特定主体意向性建构的行为动机所决定,外在具象为表达性行为和工具性行为均衡路径演变实现的社会结构重塑。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共享心智模型"进行了拓展,并运用于农地产权认知研究领域,进一步探讨了农地产权认知形成的社会基础及其对关系网络事物依附性,明确了情景分析在农地产权认知研究中的实践价值。

    2016年12期 No.286 19-2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RCEP框架下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薛坤;张吉国;

    文章利用加权TOPSIS法构建了在RCEP框架下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在RCEP各国中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水平落后于新西兰、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薄弱的方面主要有劳动力成本、人均资本存量、出口贸易、农业科研和财政支持等。

    2016年12期 No.286 28-3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7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一轮对口援疆中产业援疆的路径选择

    高玉;

    对口援疆是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国家战略,产业援疆是提高新疆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19个援疆省市大力推进产业援疆,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产业引进效果显著。文章归纳了产业援疆的六种典型模式:央企股份合作模式、园区招商引资模式、产销对接合作模式、"1+X"产业布局模式、产业资金引导模式、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模式,并深入分析了产业援疆的六大问题,在下一步的援疆中,应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援疆三次产业比重,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园区为主的产业集聚能力,给予特殊的产业扶持政策。

    2016年12期 No.286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3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比较优势的四川省出口商品竞争力分析

    刘学航;蒋国庆;

    文章从比较优势的角度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应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对四川省出口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具有比较劣势,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逐步丧失国际竞争力;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率逐年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升;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一步说明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层次逐步提高。据此,四川省应不断促进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竞争力的目的。

    2016年12期 No.286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兵团问题研究

  • 新时期兵团屯垦制度绩效评价

    张晓莉;陈浪;

    屯垦制度是国家为实现屯垦戍边使命而设计的一项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于一体的综合性制度,其制度绩效关乎边疆稳定与西北安全。文章尝试采用"政治—社会—经济"的三维绩效指标模式,选取1995-2014年兵团相关数据,用熵权法对屯垦制度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屯垦制度综合绩效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政治绩效和社会绩效稳定中有波动,经济绩效上升显著。以此为依据,文章从屯垦职能细分与戍边专项相结合,兵地融合发展与兵地联合维稳处突机制构建相结合,屯垦戍边与屯工戍边、建城戍边相结合,充实戍边队伍与加快经济发展相结合等角度提出屯垦制度创新的思路,以期提升兵团屯垦制度绩效,实现维稳戍边和西北边疆发展的历史使命。

    2016年12期 No.286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兵团信息化指数测算:2004-2014

    祝宏辉;陈贵红;

    文章选取兵团2004-2014年的数据,测度兵团信息化发展指数。结果表明:兵团信息化发展主要依靠信息化使用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的迅速增长来实现;信息化人才储备存在缺口,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这些增长因素并未形成整体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信息化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科研、人力资本投入、加快信息化与兵团"三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加强兵团社会民生服务体系信息化进程、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信息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现兵团信息化和现代化。

    2016年12期 No.286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兵团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马岩;张震;

    兵团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兵团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文章在对兵团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与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兵团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据此提出了兵团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2016年12期 No.28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化”建设:成就、问题与战略思考

    赵苹苹;

    在"十二五"期间,随着第一师阿拉尔市(以下简称师市)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活力倍增,"三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章在深入分析师市"三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等推进师市"三化"建设战略措施。

    2016年12期 No.28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新疆南疆三地州居民幸福指数测度与空间分布

    王军香;朱金鹤;

    居民幸福感对社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从经济包容、生活与消费、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及生存环境幸福度五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分析2005-2014年南疆三地州居民幸福指数。研究表明:整体上,居民幸福指数呈"波浪式"攀升趋势;从地域来看,克州呈"V"形跳跃式上升趋势,和田呈微小波动上升趋势,喀什呈"波浪式"缓慢上升态势;从分类幸福度来看,生活与消费幸福度、公共安全幸福度与生存环境幸福度呈"磨合形"态势;从空间布局来看,三地州居民幸福指数空间区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哑铃状"。

    2016年12期 No.286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民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问题研究——对近期文献的回顾与述评

    徐晓君;薛兴利;杨致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开始实施,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相关政策入手,进而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农民养老保险缴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对国内学者提出相关建议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No.286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喀什地区疏附县萨依巴格乡的调查

    邓康处;艾合买提江·买买提;王骞;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脱贫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在南疆开展的"访惠聚"活动,运用点面结合、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多种方式,发现南疆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不高,利用常住村中,与调查对象长期相处的有利条件,深挖制约南疆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2016年12期 No.286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推进团场职工创业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基于第一师阿拉尔市的调查

    陈晨;郑伟;

    团场职工创业园作为各团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平台。文章以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职工创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对发展所面临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从政府推动、技术培训、融资方式以及绿色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推动团场职工创业园稳步发展。

    2016年12期 No.286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农垦經濟欢迎订阅

    <正>《新疆农垦经济》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刊物、也是兵团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经济类刊物。《新疆农垦经济》创刊于1981年,长期以来,杂志能够始终坚持为兵团农垦事业服务、为兵团经济社会服务的办刊理念,不仅为兵团系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和农垦改革发展事业研究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阵地,同时,作为兵团农垦事业改革与发展

    2016年12期 No.286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