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农地市场与相关要素市场互动:基于1986-2009年的实证分析

    李尚蒲;胡凝;

    文章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梳理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和相关要素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测算了农地市场及其相关要素市场发育水平和互动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发育相互促进,互为因果。(2)从长期而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发育、城市土地市场发育均推动了农地市场的发育,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发育对农地市场发育起到阻碍作用。(3)从短期而言,城乡土地市场影响不显著,即城乡分割的土地要素市场安排可能会阻碍农地预期价格形成。

    2017年07期 No.29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稻谷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异与特征比较

    朱满德;陈其兰;徐雪高;

    文章采用DEA Fre-primont指数方法和稻谷投入产出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1995-2014年全国及主要产区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四种稻谷全要素生产率都有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其中晚籼稻增长最快,粳稻和中籼稻增长缓慢;粳稻和籼稻间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在拉大,籼稻内部差距则有所缩小;稻谷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保持较高水平,且变化不显著;部分省区稻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为技术进步单轨驱动,但残余混合效率变化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今后,应加快转变稻谷发展方式,由依靠增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重心在于技术进步;提高范围经济效率则是另一可选路径。

    2017年07期 No.293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预测与非对称效应研究

    杨雪芬;

    文章采用2003-201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MIPI)的季度数据,对国内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进行预测与非对称效应的研究。运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法去除MIPI序列中的季节因子,并对最终去除季节因子后的数据序列进行ARMA建模,使用建立的ARMA(2,1)模型对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MIPI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对数据建立EGARCH(1,1)模型,得出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存在非对称效应,根据EGAECH模型的回归结果,画出信息冲击曲线,最后提出合理的政策和建议。

    2017年07期 No.293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晶;

    文章运用2007-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其每增加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0.142%;该效应对西部地区最明显,呈现东低西高倾向,并且收入差距和前期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投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少消费不平等程度。

    2017年07期 No.293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书推介

  • 《兵团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

    刘追;

    <正>内容简介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关系到"创新型兵团"建设目标的实现。随着兵团特殊管理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对接,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逐步推进,兵团科技工作者的思想观念、生活、工作、社会参与等都发生重大的变化,队伍人数迅速增加、行业分布变化、结构改变、流动性大大增强。该书及时把握这种变化动态和趋势,详细分析科

    2017年07期 No.293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国外市场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张广海;朱旭娜;

    研究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国外市场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繁荣"一带一路"的必然要求。文章选取2001-2015年西北五省所接待的13个客源国的旅游者人数,借助地理集中度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和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分析了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国外市场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动状况,并进行市场的等级划分,借助ArcGIS10.2软件对相关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地理集中度指数两极分化明显;13个客源国的年际强度指数总体偏高;五省的三级市场划分存在重叠现象。最后从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定位目标市场和拓宽客源市场三个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2017年07期 No.293 33-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开放型经济体系研究

    刘昌龙;

    文章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探讨了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互动关系,分析了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梳理了新疆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面临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新疆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对策建议:优化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完善开放型空间体系;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完善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完善开放型贸易体系;拓宽金融领域交流合作,完善开放型资本体系;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完善外经合作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开放型创新体系;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开放型政府管理体系。

    2017年07期 No.293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土地问题

  • 基于脱钩分析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李玉玲;

    文章基于能源消费视角核算陕西省2000-2014年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引入TAPIO脱钩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4年间,2001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处于扩张性负脱钩、扩张性连结,经济低碳化发展表现为不可持续状态,其余年份均表现为下降上升交替变化的弱脱钩状态,整体脱钩形势是相对乐观持续发展的状态。(2)引入中间变量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2000-2014年间,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主要是由基于土地承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造成,脱钩程度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发展战略的影响上下波动较大。(3)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还未实现强脱钩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弱脱钩发展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脱钩分析揭示了陕西省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协调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成为低碳建设的关键。

    2017年07期 No.293 48-5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规模养殖场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雪娇;肖海峰;

    文章基于2015年对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和陕西5省共50个肉羊规模养殖场的有效调研数据,采用DEA模型对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调研地区规模养殖场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59.21%,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且养殖规模越大技术效率水平越低;甘肃和河北规模养殖场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值高于新疆和内蒙古,而陕西技术效率水平最低;肉羊生产配置效率的平均水平为66.30%,且养殖规模越大配置效率水平越高;陕西规模养殖场肉羊生产配置效率值最高,甘肃和新疆次之,而河北最低;相较于公司主导型的规模场而言,能人带动型的、采用半舍饲养殖方式的规模场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更高;相较于合作社主导型的规模场而言,养殖规模更大的、能人带动型的规模场肉羊生产配置效率更高。

    2017年07期 No.293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588家互助社的实证分析

    苏欣;郭华;张雨;

    文章基于四川省588家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机构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互助资金总额、资金借出率、入社农户数、财政资金的杠杆倍数、资金周转率、提取风险准备金对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对贫困户的瞄准对其可持续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

    2017年07期 No.293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贫困减缓——基于新疆30个贫困县动态面板模型

    谢婷婷;潘宇;张晓丽;

    文章利用新疆30个贫困县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检验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贫困减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30个贫困县的金融发展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随着金融不断深化,其对贫困减缓会出现先制约后促进的效应;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显著减缓贫困;但由于金融门槛效应和非均衡发展制约了人力资本投资,弱化了人力资本积累所带来的减贫效应。因此,新疆要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同时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和职业培训,在此基础上发挥二者对贫困减缓的正向协同效应。

    2017年07期 No.293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场改革与发展

  • 新疆地方国有农牧渔场改革发展问题及建议

    雷钧;

    国有农牧渔场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国有农牧渔场"两个示范作用",必须深化改革。文章回顾了新疆地方农牧渔场的改革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类推进、妥善安置人员、化解历史债务、土地确权等改革的建议。

    2017年07期 No.293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