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尚蒲;胡凝;
文章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梳理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和相关要素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测算了农地市场及其相关要素市场发育水平和互动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发育相互促进,互为因果。(2)从长期而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发育、城市土地市场发育均推动了农地市场的发育,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发育对农地市场发育起到阻碍作用。(3)从短期而言,城乡土地市场影响不显著,即城乡分割的土地要素市场安排可能会阻碍农地预期价格形成。
2017年07期 No.29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满德;陈其兰;徐雪高;
文章采用DEA Fre-primont指数方法和稻谷投入产出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1995-2014年全国及主要产区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四种稻谷全要素生产率都有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其中晚籼稻增长最快,粳稻和中籼稻增长缓慢;粳稻和籼稻间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在拉大,籼稻内部差距则有所缩小;稻谷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保持较高水平,且变化不显著;部分省区稻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为技术进步单轨驱动,但残余混合效率变化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今后,应加快转变稻谷发展方式,由依靠增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重心在于技术进步;提高范围经济效率则是另一可选路径。
2017年07期 No.293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雪芬;
文章采用2003-201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MIPI)的季度数据,对国内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进行预测与非对称效应的研究。运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法去除MIPI序列中的季节因子,并对最终去除季节因子后的数据序列进行ARMA建模,使用建立的ARMA(2,1)模型对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MIPI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对数据建立EGARCH(1,1)模型,得出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存在非对称效应,根据EGAECH模型的回归结果,画出信息冲击曲线,最后提出合理的政策和建议。
2017年07期 No.293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晶;
文章运用2007-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其每增加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0.142%;该效应对西部地区最明显,呈现东低西高倾向,并且收入差距和前期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投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少消费不平等程度。
2017年07期 No.293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