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新书推介

  • 《历史轨迹:兵团城镇化研究》

    <正>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通过推进兵团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发挥兵团在稳定新疆、巩固新疆的中流砥柱作用。为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兵团确立了"要以城镇化为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丰富屯垦戍边内容,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作为肩负着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特殊区域,兵团"三

    2017年08期 No.29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影响农户接受专业化服务行为的因素分析——以贵州省烟农为例

    郭红东;高璇卿;何轶;李家俊;

    推广专业化服务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贵州省9市(地区、州)25县(市)烟农的问卷调查,对烟农接受专业化服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自购农机具、专业合作社参与度、地形、当地专业化服务组织发育程度等是影响烟农接受专业化服务的重要因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7年08期 No.294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地“三权分置”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涛;赵德起;

    农地"三权分置"是继农地"两权分离"之后的又一大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以此为基点,文章对农地"三权分置"促进农民增收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理论上农地"三权分置"促进农民增收是基于农地流转市场的两端连接着农地流出农户与农地流入农户,农地的流出农户通过农地流出与非农就业可以增加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农地的流入农户通过农地流入达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地"三权分置"实践并没有达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目标,农地所有权的长久不变具有稳定农民收入增长率的作用,但不具有增收作用,农地承包权的长久稳定只具有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农地经营权的活化只具有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国家在将农地产权让渡给农民的过程中,应逐步提高农民的自我权利配置能力,比如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2017年08期 No.294 13-1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技术进步对中国棉花产业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

    陈前;

    文章利用扩展生产函数对棉花总量生产函数进行估计,计算出包括棉花种植面积、亩均物质资本投入、亩均劳动力投入以及植棉技术进步四项主要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结果发现,植棉面积仍然是影响棉花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植棉技术进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与现有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条件双重制约下,植棉技术进步是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重要组成力量,机采棉技术集成体系构建是解决棉花产业困境的必由之路。

    2017年08期 No.29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组织

  • 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社区嵌入与合作社经营能力提升——基于山东蓬莱红旗果业合作社的案例思考

    张益丰;

    以农民合作社建设为中心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围绕合作社经营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准纵向一体化产业格局,有助于形成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与农产品供应链优化。文章通过对蓬莱红旗果业专业合作社调研发现,合作社发展的可持续需要将自身经营范围拓展到加工、储运、销售以及品牌建设等环节,形成供应链体系中核心竞争力与价值链"生态位"优势;合作社领导人的企业家能力、合作社融资渠道、供应链构建能力、社区嵌入度等因素对合作社绩效的提高至关重要。

    2017年08期 No.294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地区差异——基于面板随机模型的实证分析

    刘师;

    文章利用我国30省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资料,使用随机面板模型分析了关键性基础设施投资对不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区差异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有负向影响,能源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有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有阻碍作用,通信基础设施起促进作用。因此,建设基础设施要根据各地区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适度超前发展。

    2017年08期 No.294 32-3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南疆三地州居民公共服务指数的构建和测评研究

    朱金鹤;姜朋朋;

    新疆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深远意义。该文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从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资源与环境、社会安全六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对新疆居民公共服务指数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疆三地州居民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公共服务类型来看,南疆三地州的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水平次之,而社会安全水平最差;从区域内部的发展来看,南疆三地州的公共服务水平克州最高,和田地区最低;从南北疆区域对比来看,南疆三地州居民公共服务平均水平与北疆呈现明显差异。该文依据测评结果主要从经济发展、财政投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南疆三地州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实践与理论借鉴。

    2017年08期 No.294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杨宏伟;郑洁;

    文章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为例构建了包含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环境优化和文化设施四个子系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象限图法和Arc GIS从时间和空间的两个单元对其进行测度和评价,最后结合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重庆、陕西和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而其余的省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绝大部分沿线省区的文化设施水平呈现衰落趋势,资源环境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为更好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的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应结合子系统演变规律,因地制宜,补齐不同地区的区域短板。

    2017年08期 No.294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生态经济

  • 林农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雷显凯;杨冬梅;刘滨;

    补偿标准是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关键问题,也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果。林农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满意度,反映出补偿过程中林农自身利益的需求与补偿标准之间的差异。文章基于江西省17个县市的753份有效调查问卷,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农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满意度差异,并探究其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年龄、林业经营活动、是否为村干部、家庭人口数量、地理环境、家庭年收入、公益林林地面积以及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了解程度等变量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满意度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

    2017年08期 No.294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新疆兵团精准扶贫:经验、问题与对策——以第十三师为例

    张卫东;李为超;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事关各族职工群众福祉,事关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发挥,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必须强力推进落实。文章以第十三师为研究对象,对该师的精准扶贫情况进行调查,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对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兵团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对于兵团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2017年08期 No.294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减贫效应研究

    赵珊珊;

    "十三五"时期不仅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和致贫因素复杂,是新疆南疆四地州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还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实现减贫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熵值法与计量分析相结合对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发展对直接减贫效应影响显著,而且经济水平综合指数是南疆四地州农村居民村收入增长的最关键因素;南疆四地州城镇化发展对间接减贫效应影响显著,存在区域差距。

    2017年08期 No.294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财务与金融

  •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绩效的互动——基于1011家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

    杨泽帅;孙慧;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中国着力于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文章选取2010-2015年在沪深上市的1011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对股东、政府、债权人及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正向影响企业成长绩效;对员工和顾客承担社会责任负向影响企业成长绩效;非国有制造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显著影响企业成长绩效。据此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积极引导与鼓励,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企业要与员工建立伙伴关系,关注员工福利,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给顾客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制造业企业更和谐的发展。

    2017年08期 No.294 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