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新理念引领新常态 新发展谱写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张震;

    文章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十八大以来,兵团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经济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基础更加巩固;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职工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09期 No.29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廉政政策、国家治理能力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韩家彬;张振;刘淑云;

    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经济系统的运行产生正向冲击,产生"直接收入效应"和"间接收入效应",调节了城乡收入关系。为了验证国家治理能力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文章利用2012-2015年中国各省区市的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廉政立案人数每提高1个标准差会促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275个标准差,促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0.282个标准差。廉政政策通过"直接收入效应"和"间接收入效应"缩小了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廉政行动的长期化和制度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管理模式。

    2017年09期 No.295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城镇化效应研究——以新疆兵团为例

    唐超;胡宜挺;

    文章基于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视角,运用新疆兵团的数据样本,对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城镇化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兵团现代农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农业的拉动作用,兵团新型城镇化各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均衡,人口城镇化领先于其他子系统。在衡量兵团现代农业水平的10个指标中,劳均肉类产量、每一劳动力负担家庭人数、劳均粮食产量、农民恩格尔系数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文章的研究发现不仅丰富了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也为兵团和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2017年09期 No.295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丝绸之路经济研究

  • 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与中亚国家产能契合性研究——基于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实证分析

    王磊;惠施敏;

    文章探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与中亚国家产能契合性的概念模型,运用新疆与哈萨克斯坦2009-2015年的贸易与生产要素数据,综合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及改进的区位熵法分析了两者的产能契合性。研究表明,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契合性较高,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产能契合性将进一步逐渐增强。一方面,两者在产品上有较高的契合性,主要表现为差异化的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及产品互补性;另一方面,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要素契合性较强,主要表现为劳动、资本、技术禀赋条件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与中亚国家产能合作的建议。

    2017年09期 No.295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为例

    马琳琳;房胜飞;

    文章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省市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与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并引入控制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法系统考察了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所有分位点上,新型城镇化对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随着产业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对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而对西南地区的作用显著减弱,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科技创新在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起着显著的作用,但是对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明显。

    2017年09期 No.295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五国矿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张保龙;

    文章选取2001-201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矿产品进口贸易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矿产品进口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矿产品的进口贸易潜力较小,呈现波动递减趋势,而对土库曼斯坦矿产品贸易潜力较大,进口潜力有所提升;随后又通过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关税、进口清关时间等因素对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矿产品进口贸易潜力提出相关建议。

    2017年09期 No.295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58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组织

  • 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刘刚;

    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文章在对合作社内部农户生产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控制中面临的困境,并探讨其破解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搭便车"是合作社内农户的理性选择;在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合作社面临着规模边界困境、质量监督困境、质量信任困境、质量技术困境;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发挥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包括合理控制合作社规模、完善合作社的质量管理机制、发挥政府监管的引导作用、培育技术型职业农民、推进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

    2017年09期 No.295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沈友娣;卢美英;

    为构建显著鉴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状态的指标体系,客观公正评价其信用水平,文章基于5C准则体系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适度、市场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等特点,初步构建评价指标,通过偏相关系数法及Probit回归模型,删除鉴别能力显著性交差的指标,保证最终构建的18个指标具有显著的违约鉴别能力且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特征相符。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仍有待完善。

    2017年09期 No.295 55-6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

    张淑慧;刘敬;

    精准扶贫是针对我国目前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新阶段而提出的新战略,其核心要义是精准化理念,战略重点是精神脱贫。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大数据处理功能为精准扶贫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文章结合精准扶贫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互联网+精准识别""互联网+精准帮扶""互联网+精准管理""互联网+精准考核"四个有效机制,以期通过"互联网+精准扶贫"整合现有扶贫资源和力量,以推动我国进一步大规模减贫,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09期 No.295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农业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英平;

    新疆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发展农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是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新疆贫困地区以南疆和北疆、东疆划分农牧业生产各有特色,同时又存在生产资料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牧业种养殖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今后还需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取得大发展,带动贫困农牧民增收致富。

    2017年09期 No.29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

  •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

    曹慧;

    文章在剖析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其概念、理论、研究尺度、关键要素、模式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进行综述,阐明现有研究的主要规律、特点、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虽然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相关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基于不同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侧重点有所差异,但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长期趋势变化体现在研究思路、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上。未来研究应加强理论探究,实现理论与方法并重;科学合理地选取研究尺度和确定研究对象;重视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在考虑差异性的同时,注重系统性。

    2017年09期 No.295 75-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地产权研修札记

    仇童伟;

    <正>自2013年进入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学习和研究农地产权问题。2016年离开南京农业大学,进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罗必良教授的指导下继续从事农地产权和农业要素配置等内容的研究。我想这样评价自己对农地产权研究的认识过程:从感官的懵懂,到工具性的制造,直至现在反思性的自我批评。如果以当前的理解和认识,我之前发表的有关农地产权认知、农地产权安全性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文章都很难及格。这倒不是针对文本的规范性和

    2017年09期 No.295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博士论坛”栏目推介

    <正>2017年9月8日,本刊执行副主编、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胡宜挺教授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仇童伟博士聊天之际,提及关于在我刊办专栏的想法。胡教授亦将其早年的想法与仇博士交流,但囿于种种困难,最初的想法就搁浅了。当他们谈及这个问题时,可以感觉到二人是兴奋的。经过协商,最终把这个栏目命名为"博士论坛"。主要原因是,时至今日,尚缺乏为学界提供能够感受有温度农村研究的渠道,更缺乏规范性刊物的广泛支持,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缺憾。这里毫无贬其它刊物之意,只是各刊物的办刊特色和办刊理念有所不同,而我们所崇尚的是"三农"关怀式的研究,而非冷冰冰的"科学"论证。

    2017年09期 No.295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4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