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农垦论道

  •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体系:挑战与出路

    王曙光;

    在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中,在农业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和中国农业农村发生深刻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农垦系统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在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农垦体系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推进体制变革和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不断从理论上对我国农垦体系的改革模式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农垦体系的发展进行展望,本刊自本期开始,特开设《理论前沿:农垦论道》专栏。本文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曙光教授为本栏目所作的开篇之作,并指出农垦体系将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的最佳选择。后续,王曙光教授将针对这一问题发表系列文章,欢迎业界学者关注。希望借助这个学术栏目,引起学术界更深入的讨论,并供农垦产业界和相关部门参考。

    2018年04期 No.30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热点追踪:乡村振兴

  • 略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内涵要义

    危旭芳;王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进行思考和把握。应从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求乡村经济更加全面繁荣发展;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求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求以更高标准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基础,要求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生活富裕是根本,要求农民以更高水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等方面,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深刻内涵。

    2018年04期 No.302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0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日韩农业“六次产业化”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之镜鉴

    谭明交;向从武;

    日韩自通过实施农业"六次产业化",其农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乡村振兴。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遍地开花,取得了一定成效。急需探讨如何更好地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本文在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分析总结日韩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以有助于我国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8年04期 No.302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0K]
    [下载次数:58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协调互动研究

    贺文华;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加快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深化社会分工;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平台,扩展了农村劳动力的选择集,促进人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变迁,加快农民群体分化。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民群体分化促进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的农民群体分化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一个协调互动的演化过程,在这一协调演化的动态均衡过程中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和城乡融合发展。

    2018年04期 No.302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乡村社区协商的组织模式构建

    张云婷;

    乡村社区协商作为基层协商民主重要的单元,成为不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框架下乡村社会改革的发展走向。从政策理论中找寻乡村社区协商的主体间关系结构依据,在此基础上构建行政村社区协商组织模式、跨行政村社区协商组织模式、自然村与村民小组协商组织模式三种乡村社区协商的组织模式。这三种组织结构构建了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开放性基层协商体系。

    2018年04期 No.302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三变”改革影响下农村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六盘水市为例

    申鹏;胡晓云;

    文章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的实际状况,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为样本,通过熵权法对改革前后六盘水市农村人口的生产能力、交换分配能力和消费能力进行加权评估。结果显示:相对于贵州省而言,"三变"改革后,六盘水市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提升最大,交换分配能力次之,生产能力提升最小;从六盘水市农村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指数看,消费能力最高,生产能力次之,交换分配能力最低。为了提升农村人口的交换分配能力,需通过农村"三变"改革继续拓宽、稳定其收入来源,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同时加强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提高其收入的可支配能力。

    2018年04期 No.302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农业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研究——以苏北苏中32个县(市)为例

    张琛;

    为了寻找提高江苏省农业生产效率的路径,文章选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切入点,以苏北苏中地区共32个县和县级市为样本,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模型框架下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估算各县(市)在各时期的技术效率损失。在此基础上将32个县(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经济性和配置效率四个部分。研究结果表明,32个县(市)农业技术效率水平稳定高企,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达到88.3%;技术进步是构成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最主要原因,年均稳定增长2.57%;生产资料配置效率是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主要原因,年均配置效率为-1.6%,相对于技术进步抑制作用达-62.42%。

    2018年04期 No.302 41-5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计划行为理论下城市居民都市农业参与意愿分析——基于对广州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

    陈思羽;周灿芳;刘序;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构建了影响城市居民对都市农业参与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城市居民对都市农业的相关认知水平越高、家庭对都市农业越支持,则其参与都市农业的意愿就越积极。(2)职业是公职人员、家中有女性人口、年龄越大、家中离退休人数越多,所表征的行为控制能力也就越强,则其参与都市农业的意愿就愈积极。基于此,文章对未来都市农业发展提出了以下思路:需要利用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种养设备,实现由"平面农场"向"垂直农场"的转换,和由"全天候关照"向"零碎式管理"的转换。

    2018年04期 No.30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1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丝绸之路经济研究

  • 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许丽萍;王欣爱;

    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是当今世界经济一大时代特征,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重要举措。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区)市2005-2014年的数据,构建涵盖公平、效率、规模在内的产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法测算各省(区)市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Mann-Kendall分析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各省(区)市产业绿色发展水平随时间趋同化;空间上,西北地区普遍高于西南地区,沿线各省(区)市可划分为四类。据此提出构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实施绿色政策,加快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发展等建议。

    2018年04期 No.302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9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新疆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王江;朱晓桐;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是中国面向中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发展物流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新疆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国际互联网络用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仓储和邮政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物流业发展影响作用较大,全疆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疆工业生产总值、全疆货物进出口总额次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8年04期 No.302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兵团经济研究

  • 兵团所有制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研究——基于兵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马彦梅;

    面对全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作为全国经济的组成部分,兵团经济也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国有经济所有制转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目前,兵团在所有制结构变化中国有经济比重相对下降,非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上升,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兵团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肩负着维稳戍边的特殊使命,因此决定了兵团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具有自身的特点,今后应继续保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创新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形式。

    2018年04期 No.302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几种贫困线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与选择

    王翠翠;夏春萍;蔡轶;雷欣悦;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贫困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新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一条贫困线,识别、帮扶贫困户对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分别采用收入比例法、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ELES)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测算了贫困线,并将测算结果与贫困标准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三种方法各有优劣之处和独特之处,但ELES法测算的贫困线更贴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可以以可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为主,同时佐以其他方法,因地制宜;在测算和制定贫困线时,应加强对相对贫困和资产贫困的重视。

    2018年04期 No.302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54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广西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现状与对策

    张建春;蒋平;

    近年来,广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其社会保险规模日益扩大,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优抚力度日益加大,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稳步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广西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够牢固,与城镇社会保障发展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保障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也有待提高。因此,应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基础;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资源投入,增加农村社会保障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优化制度机制,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效能;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2018年04期 No.302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4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成果速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363046) 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效率测度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正>项目负责人简介:张娜(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灰色预测决策、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三区检索3篇,出版专著3部。本课题以"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执行情况评价、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效率测度、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效率影响因素、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效率提升路径"为主线,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性模型与不确定性模型相结合,解析法与模拟法相结

    2018年04期 No.302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举办“兵团深化改革与团场连队振兴”主题征文活动的启事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兵团深化改革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落实兵团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认真总结提炼兵团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先进经验,聚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激发广大科研及实践工作人员服务兵团的热情,活跃学术氛围,以助力兵团深化改革和团场连队振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与《新疆农垦经济》编辑部特联合开展"兵团深化改革与团场连队振兴"主题征文活动。一、征文主题兵团深化改革与团场连队振兴

    2018年04期 No.30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农垦完成权籍调查2.39亿亩,登记发证2.33亿亩

    <正>2018年4月17-18日,全国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安徽宣城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前一阶段各垦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经验和做法,分析面临的挑战,研判当前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情势,部署了下一阶段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对会议作出批示。批示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

    2018年04期 No.30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