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家彬;刘淑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不仅可以用于解释微观经济问题,还可以解释土地承包制度变迁等宏观经济问题。土地承包制度变迁涉及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大部分文献只是从其中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农民负担过重、土地调整、征地冲突和农地确权等问题。文章运用"不完全契约—剩余控制权"分析框架,能够将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特性导致农民没有农业生产剩余的控制权,造成农民负担过重;村集体控制了农地调整所产生的剩余导致土地被频繁调整,造成农民承包土地产权安全性较低;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特性导致土地流出者和流入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都承担着风险,不能完全控制土地流转产生的剩余,从而限制了土地流转速度和流转规模;政府和村集体控制了征地所产生的剩余,造成农民利益在征地中被剥夺,引发了激烈的征地冲突。农地确权清晰界定了政府、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利边界,提高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剩余控制权,限制了地方政府和村集体对土地的剩余控制权,降低了农地的交易费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2018年09期 No.307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谭明交;冯伟林;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来受到科学研究者和一线实践者的极大关注,产生了大批科研成果,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践案例。文章着重从厘清融合内涵出发,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研究给予明确的对象界定;分析内生动力,明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必要性;阐述典型案例,给予一线实践的参考导向。让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既有科学研究的深度,更有一线实践的宽度,促使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路径选择。
2018年09期 No.307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28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萌琦;周霞;周玉玺;
文章采用C-D生产函数的扩展形式,引入教育、健康人力资本因素,将山东省17地市按农业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实证分析山东省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教育、健康人力资本能持久而显著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果最大的是中GDP地区;土地和机械等传统要素投入依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无显著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18年09期 No.307 21-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821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彭争光;张学文;吴宗璇;
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涉及"三农"问题的一项新兴的知识产权,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采用文献查阅和数据收集的方法,从基础条件、品牌价值及规模、使用情况等方面对安徽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安徽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对策建议。
2018年09期 No.307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彬;徐旭初;
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革命老区的贫困问题,主要是资源性贫困问题,还突出地表现在社会资本的严重缺失上。在老区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户自身的主体性、主动性、自助性和创造性,通过积极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有效拓展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重塑其社会信任,着力提升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老区的内源发展动力。
2018年09期 No.307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林娜;
文章在对瑞安农村资金互助会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从运行机制的角度,对农村资金互助会成立背景、组织制度构成、组织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其现存问题进行探究,发现一些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不仅未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问题,反而扰乱了农村金融市场秩序,造成农民财产损失。因此,如何规范发展资金互助会,成为当前政策和实践的难题。文章对互助会的内外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瑞安两家互助会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给其他相类似的资金互助组织以启发,为这些后来者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少走弯路,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8年09期 No.307 38-4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王伟;孙慧;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采用39家中国跨国公司的样本数据,运用OLS混合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战略柔性与国际化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动态性和环境复杂性分别在战略柔性与国际化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资源柔性与国际化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能力柔性与国际化绩效呈"U"形关系;环境动态性和环境复杂性均在战略柔性与国际化绩效之间存在调节作用。以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企业"走出去"时遇到的动荡复杂环境匹配正确的"柔性"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2018年09期 No.307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昊;高康;
在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整体上得到迅猛发展,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物流产业不平衡欠科学发展之间的矛盾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物流业成为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基于此背景,文章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和Tobit回归对我国西部省域物流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西部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物流业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下所导致;区域内物流效率呈现空间二元结构,西南地区的物流效率要高于西北地区,低效率地区在空间上为具有相似性的连片分布,而高效率地区在空间上为具有异质性的跳跃式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对物流效率有正相关影响,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和物流资源利用程度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2018年09期 No.307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60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雷玲玲;李啸虎;
文章基于新疆2004-2015年入境旅游消费数据,运用区位熵、信息熵、偏离—份额等方法,揭示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变动特征。研究表明:2004-2015年新疆入境旅游消费各部门均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其中购物部门专业性强,娱乐部门专业性弱;基本消费部门所占比重较大,非基本消费部门所占比重较小;购物、住宿、餐饮和其他服务部门是新疆主要的入境旅游消费来源;邮电通信和娱乐部门虽占份额小但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新疆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优化对策。
2018年09期 No.307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