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农垦论道

  • 农垦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四大战略关系

    王曙光;

    在农垦改革深化期和攻坚期,农垦体系的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改革措施迅速推进。为保障农垦改革稳步推进,必须处理好四大战略关系,即协调和明晰农垦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理顺农垦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整合和重塑农垦内部各企业之间和农垦体系各产业链之间的关系、重塑农垦企业和农垦职工的关系。在这四大战略关系的调整与重塑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进行系统的制度创新和顶层设计,以最大限度降低社会制度变迁成本,并重构农垦的体制优势,稳步推动农垦体系的集团化和市场化改革。

    2018年10期 No.30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农业绿色创新政策量化与经济效应——基于1992-2017年政策数据的研究

    党国英;

    农业绿色创新政策有助于解决农业市场失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优化与升级,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对我国农业绿色创新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量化,考察不同时期农业绿色创新政策力度、政策措施、政策目标及政策监管的演变过程。把政策量化结果引入C-D函数,探究其对我国农业绿色经济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加大农业绿色创新政策力度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产出增加;行政措施与财税措施对农业经济产出具有交叉影响,行政措施更能有效提升农业绿色产出;污染防治与技术扩散目标对农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不明显,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对绿色农业经济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加大政策监管力度,有利于农业绿色经济绩效的不断提升。

    2018年10期 No.308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美经贸冲突背景下我国农业安全战略问题研究

    李国斌;

    文章在中美经贸冲突背景下,以习近平"大农业"思想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框架,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构建我国农业安全战略面临的自然资源环境、市场需求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国际贸易环境等制约,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合理调整农业贸易布局、推进农业贸易体系建设、构建农业开放新格局等六个新形势下构建我国农业安全战略的策略方向。

    2018年10期 No.30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社区环境合作式治理生成机制研究——来自山东S社区的经验

    赵守超;

    改善社区环境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农村社区转型过程中存在环境治理多元主体角色不明、多元利益整合不足、治理过程无法持续等问题。为此,文章借助合作式治理理念,搭建"结构—行动者—过程"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山东S社区环境治理实践。研究发现,该案例在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明确行动者角色定位;创制合作网络连边,搭建合作治理结构;动态更新保障措施,治理过程持续运行等方面,为我国农村社区环境实现良好合作式治理提供了普适意义上的经验借鉴。

    2018年10期 No.30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96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丝绸之路经济研究

  •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贸易效应研究——以节约进口通关时间为例

    宋亚东;高志刚;

    文章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了节约中国和巴基斯坦进口通关时间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对双方贸易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节约进口通关时间)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间不同类别产品的贸易,且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进口通关时间的缩减程度对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并无太大影响,其缩减幅度越大,贸易促进作用越明显,尤其是对巴基斯坦。双方逐步缩减通关时间对于巴基斯坦贸易促进效应最为显著的产品是金属制品和机电设备类产品,后者对该国的福利效应也较为明显,汽车及零部件所造成的等值关税损失较显著;加工食品对中国贸易促进作用和福利效应最为明显,但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作用有限,同时所造成的等值关税损失也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将贸易时间成本的贸易便利化措施纳入自贸区建设及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等针对性建议。

    2018年10期 No.308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对外贸易、非农就业与居民收入——以新疆为例

    程中海;屠颜颍;

    文章利用1990-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中介效应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新疆非农就业影响对外贸易与居民收入间的中介效应关系。结果表明:(1)对外贸易额每增加1%,新疆居民收入显著增加0.569%,非农就业人数显著增加0.212%;(2)控制相关变量时,当非农就业人数每增加1%,居民收入显著增加1.694%,而当对外贸易总额增加1%时,居民收入则显著增加0.209%;(3)中介效应检验显示,非农就业影响对外贸易与居民收入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0.6312,中介效应显著。因此,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对提升非农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8年10期 No.308 34-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金融发展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朱金鹤;郭东升;

    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主旋律,同时对金融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探究其金融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能够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理论参考。文章根据1984-2015年新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衡量金融发展质量的金融发展指数指标,并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金融发展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疆金融发展质量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质量每变动1%,经济增长变动1.7383%;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时滞性使得二者的发展模式较为符合"需求追随论";经济增长的冲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而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变动的解释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2018年10期 No.308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6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倡议、所有权性质和支付方式与企业跨国并购绩效

    党梦雅;魏景赋;田文举;

    文章从"一带一路"倡议、所有权性质和支付方式因素出发,对2005-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东盟并购的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东盟并购事件公告日的市场绩效明显为正,反映了市场对中国-东盟并购的正面评价。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东盟的并购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国企和民企的并购绩效均为正,但民企的并购绩效优于国企;并购过程中支付方式仍以现金支付为主,但相比其他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2018年10期 No.308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72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兵团经济研究

  • 兵团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差异研究

    成金鹤;胡宜挺;罗芳;

    新疆兵团一直存在着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研究兵团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协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兵团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对兵团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兵团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时间维度上呈现出"稳定微调"的发展趋势,空间维度上差异明显;总体上兵团北疆各师耦合协调度优于南疆,各师中第八师协调度最高,但也只是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第十四师、第九师协调度相对较低,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其余各师为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这种差异主要与兵团南北疆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经济投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基于此,从建立健全人口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视发挥教育和文化的作用、加快兵团向南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8年10期 No.308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A分析法的兵团物流业效率评价研究

    王蕾;陈飞;刘雨婷;

    文章运用DEA分析法从投入角度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8-2017年十年间物流系统的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十年间兵团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利用投入型和产出型模型对非DEA效率的年份物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量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兵团近十年物流系统总体效率不高,表现出投入过剩和规模不足的矛盾: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4年民用汽车年末保有量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都有较大程度的剩余,表明这两项投入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问题,造成资源的较大浪费;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4年四年货物周转量产出不足,物流投入没有转化为有效的物流产出,市场资源利用不足导致资源有效性降低。

    2018年10期 No.308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参与式发展与贫困村庄公共品有效供给研究——基于华润希望小镇的案例分析

    成华;

    在当前以"自上而下"的项目制和"一事一议"为主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下,贫困村庄往往面临着公共品供需结构失衡和供给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华润希望小镇的案例表明,外部组织向贫困村庄输入资源进行援助和干预时,可以通过参与式发展模式实现村庄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在该模式下,通过赋权,让农民参与到公共品供给决策中,可以促使公共品供需结构平衡;通过赋能,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并建立村庄管理制度,可以使村庄具备自主供给、管理和维护村庄公共品的能力;由此既能实现村庄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改善贫困村庄的状况并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8年10期 No.308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成因与减贫对策研究

    曹英琪;

    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有助于更好地解释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因此,借鉴行为经济学的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心理账户等理论分析贫困群体的心理特征及决策过程,得出贫困现象与贫困主体主观致贫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基于此优化当前的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能培训等贫困治理政策,将有利于我国贫困问题更好地解决。

    2018年10期 No.308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52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失能程度、长期照料与失能老人的照料效果

    梁航;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CLHLS),使用Logistic模型和Ordinal Logistic模型,探究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影响因素以及失能程度、长期照料对失能老人照料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失能程度是影响失能老人长期照料和照料效果的重要因素,老人的自身特征与家庭条件对长期照料方式有显著影响。要重视家庭在失能老人照料中的作用;社会照料要针对老人的失能程度和具体情况,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照料服务;政府要加强对贫困失能老人家庭的扶持力度。

    2018年10期 No.308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新疆农垦经济》创刊于1981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也是兵团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长期以来,杂志始终坚持为兵团经济社会服务,同时注重农业经济理论前沿的追踪与研究。为兵团系统从事宏观经济和农垦改革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研究阵地。同时,作为兵团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对外宣传重要窗口,在全国农业经济领域以及农垦系统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曾先后两次被评为中国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类优秀期刊。目前,杂志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土地问题、丝绸之路经济研究、兵团经济研究、农业产业组织、

    2018年10期 No.30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8年第17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征文启事

    <正>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快速、高质以及均衡发展,第17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定于2018年12月14日至16日在"祖国最西部"的高等学府石河于大学举行。石河子大学是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省共建"的西部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石河子大学位于新疆石河子市,该市是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和文化重镇,曾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示范奖""首届全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以及"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和"国

    2018年10期 No.308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