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国英;
农业绿色创新政策有助于解决农业市场失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优化与升级,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对我国农业绿色创新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量化,考察不同时期农业绿色创新政策力度、政策措施、政策目标及政策监管的演变过程。把政策量化结果引入C-D函数,探究其对我国农业绿色经济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加大农业绿色创新政策力度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产出增加;行政措施与财税措施对农业经济产出具有交叉影响,行政措施更能有效提升农业绿色产出;污染防治与技术扩散目标对农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不明显,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对绿色农业经济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加大政策监管力度,有利于农业绿色经济绩效的不断提升。
2018年10期 No.308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国斌;
文章在中美经贸冲突背景下,以习近平"大农业"思想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框架,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构建我国农业安全战略面临的自然资源环境、市场需求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国际贸易环境等制约,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合理调整农业贸易布局、推进农业贸易体系建设、构建农业开放新格局等六个新形势下构建我国农业安全战略的策略方向。
2018年10期 No.30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守超;
改善社区环境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农村社区转型过程中存在环境治理多元主体角色不明、多元利益整合不足、治理过程无法持续等问题。为此,文章借助合作式治理理念,搭建"结构—行动者—过程"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山东S社区环境治理实践。研究发现,该案例在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明确行动者角色定位;创制合作网络连边,搭建合作治理结构;动态更新保障措施,治理过程持续运行等方面,为我国农村社区环境实现良好合作式治理提供了普适意义上的经验借鉴。
2018年10期 No.30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96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宋亚东;高志刚;
文章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了节约中国和巴基斯坦进口通关时间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对双方贸易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节约进口通关时间)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间不同类别产品的贸易,且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进口通关时间的缩减程度对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并无太大影响,其缩减幅度越大,贸易促进作用越明显,尤其是对巴基斯坦。双方逐步缩减通关时间对于巴基斯坦贸易促进效应最为显著的产品是金属制品和机电设备类产品,后者对该国的福利效应也较为明显,汽车及零部件所造成的等值关税损失较显著;加工食品对中国贸易促进作用和福利效应最为明显,但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作用有限,同时所造成的等值关税损失也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将贸易时间成本的贸易便利化措施纳入自贸区建设及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等针对性建议。
2018年10期 No.308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程中海;屠颜颍;
文章利用1990-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中介效应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新疆非农就业影响对外贸易与居民收入间的中介效应关系。结果表明:(1)对外贸易额每增加1%,新疆居民收入显著增加0.569%,非农就业人数显著增加0.212%;(2)控制相关变量时,当非农就业人数每增加1%,居民收入显著增加1.694%,而当对外贸易总额增加1%时,居民收入则显著增加0.209%;(3)中介效应检验显示,非农就业影响对外贸易与居民收入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0.6312,中介效应显著。因此,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对提升非农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8年10期 No.308 34-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金鹤;郭东升;
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主旋律,同时对金融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探究其金融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能够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理论参考。文章根据1984-2015年新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衡量金融发展质量的金融发展指数指标,并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金融发展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疆金融发展质量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质量每变动1%,经济增长变动1.7383%;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时滞性使得二者的发展模式较为符合"需求追随论";经济增长的冲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而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变动的解释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2018年10期 No.308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6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党梦雅;魏景赋;田文举;
文章从"一带一路"倡议、所有权性质和支付方式因素出发,对2005-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东盟并购的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东盟并购事件公告日的市场绩效明显为正,反映了市场对中国-东盟并购的正面评价。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东盟的并购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国企和民企的并购绩效均为正,但民企的并购绩效优于国企;并购过程中支付方式仍以现金支付为主,但相比其他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2018年10期 No.308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72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成金鹤;胡宜挺;罗芳;
新疆兵团一直存在着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研究兵团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协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兵团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对兵团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兵团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时间维度上呈现出"稳定微调"的发展趋势,空间维度上差异明显;总体上兵团北疆各师耦合协调度优于南疆,各师中第八师协调度最高,但也只是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第十四师、第九师协调度相对较低,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其余各师为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这种差异主要与兵团南北疆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经济投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基于此,从建立健全人口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视发挥教育和文化的作用、加快兵团向南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8年10期 No.308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蕾;陈飞;刘雨婷;
文章运用DEA分析法从投入角度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8-2017年十年间物流系统的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十年间兵团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利用投入型和产出型模型对非DEA效率的年份物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量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兵团近十年物流系统总体效率不高,表现出投入过剩和规模不足的矛盾: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4年民用汽车年末保有量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都有较大程度的剩余,表明这两项投入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问题,造成资源的较大浪费;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4年四年货物周转量产出不足,物流投入没有转化为有效的物流产出,市场资源利用不足导致资源有效性降低。
2018年10期 No.308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