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婷婷;刘锦华;
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处于加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能否有效持续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金融集聚对本省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邻近省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本省域及邻近省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二,金融集聚还可以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相较于金融集聚直接作用于新型城镇化,"产金"协同模型更能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集聚的单一门槛效应,当金融集聚低于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提升效应非常明显。当金融集聚高于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对新型城镇化提升的效应就有些减弱。
2018年11期 No.309 52-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92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唐勇;丁嘉铖;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动态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范围来看,物流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规模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提升效果显著,物流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效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更加明显;分地区来看,物流产业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小。金融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提升作用,而中、西部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有抑制作用。
2018年11期 No.30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55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京安;
尽管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高等院校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地方政府对是否要大力建设地方高校仍心存疑虑。文章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得出,在新经济时代,知识迭代速度加快以及地方性知识的高资产专用性、高交易频率等特征已经使得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8年11期 No.309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志红;陈玉路;
P2P网贷"小额、分散、普惠"的特点对于降低小微经济主体融资门槛,夯实区域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为例,从平台实力、风控能力、业务能力、成长潜力、治理水平五方面构建综合实力评价模型,运用组合赋权—灰色关联TOPSIS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新疆网贷行业实力小、风控弱、规模小、成长快、治理水平待提升;新疆网贷平台之间存在"一家独大、五家独特、部分参差、弱者越弱"的特征;平台业务存在"服务实体、创新不足、大额集中、大标多分、信批不足"的特点。因此监管部门要强监管,分类施策,促进行业发展;平台要明定位,强实力,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2018年11期 No.309 7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永善;李影;
十九大开启了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更加强调金融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银行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基于此,文章基于新疆39年银行信贷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银行信贷投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长期内银行信贷投放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投放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短期内银行信贷的增长速度与滞后一期的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对当年的实体经济发展速度有正向的冲击,最后据此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18年11期 No.309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