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农垦论道

  • 中国棉花产业发展战略与农垦体系:制度与技术创新视角

    王曙光;

    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进口、加工大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与安全对中国农业安全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和国内产业形态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在棉花产业扶持政策、棉花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以实现我国棉花产业的重构与振兴。文章对国际国内棉花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我国棉花产业的政府扶持政策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棉花产业尤其是新疆棉花产业的问题和未来应对策略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必须从制度和技术创新两个角度,努力实现我国棉花生产加工的组织化、集团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要深化棉花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打造大资本大企业大产业格局,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技术创新力度,全面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9年01期 No.31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三农”问题

  • 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40年改革发展历程

    唐敏;陈美玲;

    文章通过回顾和疏理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40年改革发展历史脉络,充分证明: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致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合作社通过40年改革发展,坚持了"为农、务农、姓农"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方向,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供销合作社面临新挑战,回顾总结40年改革发展经验教训,有利于更好地全面深入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使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年01期 No.311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4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正规风险分担机制影响了农户人情消费吗?——基于辽宁省的经验证据

    吴东立;谢凤杰;

    文章基于辽宁省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农户人情消费支出这种非正规风险分担机制的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参与新农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人情消费支出显著减少,说明正规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对于人情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正规信贷机制未引起农户人情消费支出的减少而是使其显著增加;人情消费具有刚性,现实经济中,农户收入以及外界冲击对人情消费支出不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在农村地区针对农户重点关注的疾病、养老、教育等建立更广泛、深入的正规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健全正规及非正规的融资机制;此类措施为改善农村愈演愈烈的随礼现象,引导农户进行更理性的人情消费行为提供政策基础。

    2019年01期 No.311 15-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南方稻作方式选择——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农的样本分析

    罗观长;陈春桦;陈风波;王建军;

    文章利用4省388份稻农入户调查数据,从地块层面的微观视角探讨了稻农采用直播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方式主要有直播、抛秧和插秧,因减少了育秧、插秧等环节,省工节本的直播稻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栽植方式。务农人数少、劳均耕地面积大的家庭农业劳动强度大,倾向于种植直播稻;中稻生长光温均衡,不易受春寒和秋旱气候影响,种植直播稻的可能性大;若当地请工或请机械不易,没有雇佣劳动力或机械替代自家工,倾向于种植直播稻。此外,各地区水稻生产气候适应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条件不同,稻农栽植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农业政策,细化水稻补贴政策标准;建立多样化和多方面适应的育种技术体系;完善直播稻各环节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

    2019年01期 No.311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产业扶贫项目的农户参与能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田逸飘;张卫国;

    文章基于武陵山区特色蔬菜产业扶贫项目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主观能力与客观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了农户参与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禀赋、区域特征和农户禀赋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参与能力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且主观能力明显低于客观能力;农户参与能力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资源禀赋、区域特征和农户自身禀赋的显著影响,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农户的自身禀赋,且影响农户主观能力与客观能力的关键因素有着明显差异;中低能力水平农户的参与能力完全受自身禀赋的影响;高能力水平农户的参与能力既受外部因素影响,也受自身禀赋影响。鉴于此,参与能力培育应当针对农户的异质性,选择适宜的路径并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

    2019年01期 No.311 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基础设施对减贫作用的异质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周鹏升;张瑛;

    建立充分体现区域差异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有选择地推进以减贫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分布与结构调整,对于促进扶贫资金紧缺背景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意义重大。文章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检验考察了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减贫效率的地区间异质性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对减贫贡献程度的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云南省贫困县基础设施脱贫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总体偏低,地区间效率水平及各类基础设施对减贫的作用差异较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优化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对策建议。

    2019年01期 No.311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兵团经济研究

  • 新疆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祝宏辉;崔叶辰;胡宜挺;

    流动人口是兵团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兵团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兵团新时期"三大作用"的重要力量。文章利用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2000个流动人口样本留居兵团意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意愿显著增加,影响留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兵团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三个方面。通过简化留居程序、优惠留居政策、提升兵团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健全留居机制等措施,能有效促进流动人口留居兵团,建设边疆。

    2019年01期 No.311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44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C-TAM-TPB框架下棉农采用有机液体肥的意愿研究——基于新疆兵团第八师516个农户的调研

    程文明;王斌;王平;

    文章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516个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在C-TAM-TPB框架下,从户主个体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家庭社会因素、感知技术易用性、感知技术有用性、知觉行为控制六个维度进行变量选择,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棉农采用有机液体肥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液体肥的预期效果、参加液体肥培训经历对棉农采用液体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经商经历、掌握技术的难易程度、液体肥的风险程度对棉农采用液体肥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从OR值来看,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和液体肥的预期效果对棉农采用液体肥的意愿影响最大。建议应持续提升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强相关技术培训以及技术使用指导,不断提升农户人均收入以及加强液体肥宣传来推广液体肥。

    2019年01期 No.311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研究综述

  • 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上)

    史清华;魏霄云;万广华;

    减少贫困作为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在减贫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文献基于中国减贫成就进行了深入研究。要进一步取得减贫工作的成功,就要理顺贫困问题的总体逻辑,回答问题四个:何为贫困,即贫困的识别和测度;贫困如何发生,即贫困的产生机制;为何扶贫,即贫困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贫,即寻找有效的扶贫策略等诸多重大问题。因此,文章对贫困问题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以期明晰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2019年01期 No.311 6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82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罗涛;韩正涛;

    随着农产品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如何协调供应链成员的目标,抑制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供应链治理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依据治理环境与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绩效这一框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提炼。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动态变化引起的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演化等问题。通过研究结果以期为未来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2019年01期 No.311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他山之石

  • 印度农业支持政策框架及其效应分析

    袁祥州;朱满德;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和生计问题对于印度而言至关重要。印度农业支持政策框架由破解价格困境的价格支持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品补贴和公共投资政策以及限制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政策构成。文章运用生产者支持估计方法对印度农业支持的总体水平、结构特征及市场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者支持水平最低而消费者支持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政府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保护主要采取扭曲作用最强的价格支持和投入品补贴政策,二者相抵后对生产者实施负保护;一般服务支持以水利灌溉设施为主且支持规模远低于投入品补贴;多数农产品在多数年份的生产者转移为负值,牛奶、果蔬、大米、小麦和油籽的负向保护程度最大。未来印度应深化农业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支持由价格支持向收入补贴转变,构建更加开放稳定的贸易政策体系。

    2019年01期 No.311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019年选题举要

    <正>1.乡村振兴战略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城乡融合发展与要素流动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5.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6.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7.粮食问题与食品安全8.农产品价格改革与农业保护9.农产品贸易与市场竞争力10.精准扶贫问题研究11."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2019年01期 No.311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