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正>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自治区党委统一领导和兵团党委坚强领导下,兵团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聚焦兵团职责使命,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2019年03期 No.31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农垦论道

  • 农垦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与优质企业培育

    王曙光;

    农垦集团化和企业化改革的核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和优质企业的培育。农垦体系要通过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化来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型,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多层级管理体制。农垦还要从资本运作、产业链整合、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农垦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五位一体格局,来全面塑造优质农垦企业,全面提升农垦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03期 No.31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农地调整与农业生产效率的理论与实证——基于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视角

    刘魏;杨芳;雷丽霞;

    基于两种不同的农地调整方式,并以家庭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为视角,在理顺农地大调整和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基础上,运用CLDS2016数据,检验农地大调整和农地小调整对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以及家庭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地调整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农地大调整会显著造成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的损失,而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第二,农地大调整对家庭农业生产效率造成的损失,并不能通过家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配置,使农业生产效率损失得以弥补。其原因在于农地大调整意味着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产权不稳会造成农地租值完全消散,并对家庭农业劳动力形成完全挤出效应;第三,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粮食种植比例的提高得以调节,其原因在于,农地小调整所造成的地权不稳定性较弱,家庭反而可以进行劳动力多部门配置,降低了农业经营的风险;同时农地调整的间隔周期与粮食作物投资的回收期是一致的,农户按照其既有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或投资;但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提高则不利于农地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作物专用性投资较大、雇工成本较高,并有可能抑制农业社会化服务,造成农业"过密化"困境。

    2019年03期 No.313 1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7K]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分析

    李绍亭;周玉玺;

    文章选取1993-2016年山东省农业生产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和分解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了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属于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从时间维度看,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无明显阶段性特征;从空间维度看,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且鲁西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显著高于鲁东和鲁中地区。为此,应坚持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并举的方针,因地制宜,发掘农业生产潜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19年03期 No.313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成因与路径

    刘超勇;

    金融支持乏力是返乡创业农民工普遍面临的困难,突出表现为资金紧缺、信贷产品供需不匹配和农业保险严重缺位;其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县域金融资源总量偏小,返乡创业农民工金融知识匮乏、创业项目成长性不足和缺少抵质押物,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的态度不一致,以及政府"缺位"。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解决:优化信贷支持结构,吸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提升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的匹配性;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提升农业领域创业者的抗风险能力;政府应及时"补位",应对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

    2019年03期 No.313 40-4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0K]
    [下载次数:44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党建引领协作式电商扶贫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F村为例

    李雪伟;薛杰;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在传统市场环境中缺乏竞争力的贫困群体获得了脱贫增收机会。然而,尽管已经形成了多种运作模式,但由单一主体主导的传统电商扶贫手段却在复杂环境中不具可持续性。以党建促脱贫的制度安排为电商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统筹动员多元主体中的基层组织力量,进而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各参与主体搭建协作平台,同时重点解决电商运营中的核心痛点,能够有效实现电商扶贫发挥最大效用。

    2019年03期 No.313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文化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

    刘蓓;

    生态文化旅游在优化配置各类精准扶贫资源、提升精准扶贫实效性及调动精准扶贫主体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调查发现,当前仍存在精准扶贫扶持政策及各类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实施中存在形式主义、各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及精准扶贫成效长久维系缺乏可靠保障等问题。因此,应当优化配置生态文化旅游精准扶贫资源;实施科学监督管理,强化生态文化旅游精准扶贫实效;完善利益分配及奖励机制,助力精准扶贫切实实施。

    2019年03期 No.313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证据

    周星;柴富成;程豹;

    文章采用中国2001-2010年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以"五年规划"变更这一近似自然实验为依据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分别讨论了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和形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企业形式性创新,而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激励作用不明显。按照企业性质和市场竞争程度对样本进行分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市场竞争环境下,产业政策实施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形式性创新和实质性创新行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低竞争环境下,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形式性创新和实质性创新均无显著的激励作用。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创新策略识别机制的构建,强化市场选择,并通过弱化、破除行业垄断等手段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量"和"质"的共同提升。

    2019年03期 No.313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胡锦锈;

    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措施,当前急需厘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寻求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新对策。文章利用2003-2015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并构建计量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提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而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倒"U"形演变规律,当多样化集聚水平较低时,会加剧环境污染,当多样化集聚水平达到一定值时,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多样化集聚会降低环境污染。最后,文章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角度提出了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政策建议。

    2019年03期 No.313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6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财务与金融

  • 我国各省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及测度研究

    庄晓栋;

    文章利用我国2005-2016年的省级数据,以我国实际情况作为现实依据,对传统的普惠金融指数做出了修正。以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使用情况和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并通过变异系数法计算出每个省份的普惠金融指数,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个区域分析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各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各地区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相对平衡。

    2019年03期 No.313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6K]
    [下载次数:45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调查与决策

  • 加快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高晓宇;白萍;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梳理分析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及实践,探讨了进一步发展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方向。

    2019年03期 No.313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新疆农垦经济》创刊于1981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也是兵团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长期以来,杂志始终坚持为兵团经济社会服务,同时注重农业经济理论前沿的追踪与研究。为兵团系统从事宏观经济和农垦改革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研究阵地。同时,作为兵团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对外宣传重要窗口,在全国农业经济领域以及农垦系统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曾先后两次被评为中国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类优秀期刊。

    2019年03期 No.313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