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农垦论道

  • 论中国农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王曙光;

    现代农业通过利用现代科技和制度创新手段,突破产业边界,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共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农垦体系具备产业组织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聚优势、所有制和政府支持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农垦体系应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引进上下游产业的社会资本,通过特色城镇建设,构建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产业融合、功能多元、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和企业集团。

    2019年06期 No.31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热点追踪: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反思

    杨晓婷;

    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农业领域消费结构升级、供求矛盾加剧等一系列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文章首先理清21世纪以来传统粮食安全评价体系中粮食总产量、耕地、劳动力等数值的波动情况,认为应从优化结构、发展潜力、提高效率三个角度出发,将粮食有效供给数量、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等指标纳入到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当中。并由此对粮食安全战略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注重农业投入要素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四是增强农业经营中的农民主体性。

    2019年06期 No.316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50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质量制度供给问题研究

    邱联鸿;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要求,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高质量的制度供给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础,城乡二元体制限制与农村土地制度的不健全等造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遇到困境。为此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现有制度供给中不适应乡村发展的成分,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供给,激发和释放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2019年06期 No.316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村政策研究

  • 家庭农场优先发展的战略意义、核心议题与对策建议

    高强;

    家庭农场是在小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选择。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发展,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主体支撑,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还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培育思路、经营规模、发展模式与支持措施等方面广泛一致的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破除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按照"完善认定、示范提升、普惠支持"的总体思路,支持更多小农户升级为家庭农场,提升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的配套制度。

    2019年06期 No.316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33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规模经营能否提高土地产出?——一个基于产权安全视角的实证分析

    吉星;徐静文;何文剑;张红霄;

    文章从产权安全差异性入手,分析得出产权安全性会调节规模经营与土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2018年江苏省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的地权会弱化规模经营与土地亩产之间的正向关系甚至将其转为负向,且道德风险带来的监督成本上升导致过少的劳动力投入也可能是规模户亩产较低的原因。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延长流转期限和提倡雇主雇农长期合作等一些政策性建议。

    2019年06期 No.316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土地问题

  • 农地确权缓解了农户收入不平等吗?——基于IVQR模型的分析

    杨丹;唐羽;

    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要素是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而农地确权作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否能够减缓农户收入不平等十分值得关注。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使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IVQR)方法和Bootstrap技术,在处理农地确权的内生性基础上研究其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农地确权确实有利于减缓农户收入不平等,东部和西部地区效果尤为明显。本研究对于评估农地确权政策效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力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年06期 No.316 3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0K]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粮食问题

  • 不同规模稻谷种植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分析——基于共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法

    王善高;王琪;

    在测算和比较不同群体的技术效率时,现有研究均忽略了生产技术差异和生产前沿差异,导致技术效率在测算上和比较上均存在严重偏误。文章基于江苏省物价局2012-2016年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共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规模农户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并考察了稻谷生产共同前沿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江苏省农户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均值为0.931,处在相对较高水平,而且随着种植规模增大,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呈现出"U"形趋势。(2)在技术差距比上,随着种植规模增大,不同规模农户的TGR在逐渐增大,说明稻谷规模化种植具有较高的前沿技术水平。(3)文章选取的农业决策者特征、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以及雇工比重等对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

    2019年06期 No.316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4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分析

    江激宇;徐腾;

    文章基于2003-2017年安徽16个地级市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安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分析了粮食TFP的时空差异,并利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了安徽省的粮食TFP的收敛性。结果显示:考察期间,安徽省TFP年均增长2.8%,且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单轨驱动";就空间来看,所有地级市均处于TFP进步状态,但地区间差异明显。安徽省及各区域均存在α收敛,但波动较为明显;将地区间的关联性考虑进β收敛中,安徽省TFP存在绝对收敛的趋势,收敛速度仅为0.1723%,半生命周期4.0226年。即粮食TFP落后的地级市需4.0226年时间可以追上发达的地级市。针对未来的粮食产业发展,应加强地区交流,以强带弱;促进皖北、中等先进地区改造升级,形成空间辐射效应。

    2019年06期 No.316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精准扶贫视域下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绩效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黄英君;汪婵;

    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扶贫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重庆市地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是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力量之一。文章运用DEA分析方法评估了重庆市2015-2017年30个区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绩效,发现重庆市各区县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综合效率低,主要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和纯技术效率较低,同时区县间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取得的成效差异较大。运用Malmquist指数进一步分析多期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效率的情况,发现技术进步率的下降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加强不同区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制度创新、在不同的区县实施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机制和扩大财政补贴规模等建议。

    2019年06期 No.316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下载次数:86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组织

  • 品牌区分下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盐城的证据

    姚冠新;汪思婷;徐静;喻凯欣;

    文章基于2014年盐城市百家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工程的年报表数据,构建农业龙头企业绩效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农业龙头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投入和劳动力密度对经营绩效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技改投入和带动农户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并无显著贡献。从农业龙头企业是否形成品牌的角度来看,各变量对绩效的影响差别较大,资产规模对非品牌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品牌企业,研发投入则与之相反;劳动力密度对非品牌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品牌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有削弱倾向;带动农户能力对品牌企业绩效影响较为显著,对非品牌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

    2019年06期 No.316 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0K]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信任视角的社区支持农业交易模式选择

    岳振兴;浦徐进;

    文章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随机的研究假设,深入刻画社区支持农业中生产基地和食品社区之间直接对接模式和平台连接模式的特征,通过构建双方的博弈模型,探讨生产者信任对社区支持农业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电商平台的单位惩罚系数低于某一阈值时,生产基地食品社区的模式选择具有一致性;电商平台的单位惩罚系数高于某一阈值时,生产基地和食品社区的模式选择具有差异性。(2)随着电商平台的单位惩罚系数不断提高,生产基地选择平台交易模式的可能性逐渐提高,选择直接对接模式的可能性逐渐降低。(3)随着生产基地对食品社区的信任度不断提高,食品社区选择直接对接模式的可能性逐渐提高,选择平台连接模式的可能性逐渐降低。

    2019年06期 No.31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球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

    <正>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人新时代,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基本方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西藏大学将联合举办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球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会议定于2019年8月16日,在西藏拉萨市召开,诚邀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研究的学者踊跃投稿参会,期待您拨冗出席!

    2019年06期 No.316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