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评价中国农业的误区与大国小农的共识

    陈文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时,进一步提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明确要求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处于农业中国到工业中国、乡村中国到城镇中国变迁的千年大变局时代,中国农业究竟是兴是衰?在当前复杂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农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后院,如何研判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形成大国小农关于农业发展的社会共识,决定着中国处于全面现代化爬坡过坎关键阶段的战略方向。

    2019年09期 No.31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村观察

  • 农村公共服务“镇为核心一拖多”供给模式的思考

    庄子悦;

    <正>最近笔者参加课题调研,参观了江苏的几个特色田园乡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这些村庄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道路、水、电等样样不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也很到位,甚至还建了池塘、亭子和步道等景观类设施。据了解,这些村庄的建设资金投入,大概需要花费六、七百万元,大部分资金来自于政府。

    2019年09期 No.319 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互联网嵌入对创业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CFPS2016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训;翟浩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而互联网嵌入可以有效缓解创业者尤其是农村创业者的信息闭塞、缺乏完备的产业链服务等创新困境。为此,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FPS2016),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互联网嵌入对创业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嵌入能够对创业农民的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互联网嵌入加剧了创业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其中,代表农民自身资源禀赋状况的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是创业农民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互联网嵌入可及性的地区差异,为更多地区、更多农民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对创业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尤其是增加关于计算机与互联网运用的培训。同时,农村创业者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缩小认知差距,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

    2019年09期 No.319 9-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8K]
    [下载次数:71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主产地与主销地之间农产品价格联动关系研究——以环北京蔬菜市场为例

    李靓;穆月英;

    农产品价格是联系供给和需求的重要纽带,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供需双方不同主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联动效应。文章以环北京地区的蔬菜市场为例,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主产地与主销地之间的农产品价格传导方向和影响程度,把握地区间农产品价格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主产地与主销地之间的蔬菜价格存在传导效应,销地市场价格在蔬菜价格波动中具有引导作用,销地市场的蔬菜价格向产地市场的传导效率较高;北京蔬菜价格是影响环北京地区蔬菜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北京在蔬菜流通中具有重要节点作用;销地市场价格波动对产地市场价格变动的贡献度相对较高,销地市场对产地市场具有带动作用。

    2019年09期 No.319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9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以新疆为例

    王永静;刘引兄;

    文章利用新疆2001-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技术进步角度探讨了农民收入问题。结果表明,新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均会增加农民收入。其中,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大于农产品进口贸易,并且在农产品贸易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中,农业技术进步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贸易,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09期 No.319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2K]
    [下载次数:99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及其因素分解——基于拉氏(Laspeyres)指数完全分解模型

    童思聪;高志刚;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染排放问题。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无法承受过量的环境压力。要想寻找污染减排的有效途径,就需要准确掌握和分析促使污染排放的因素所在。文章通过拉氏指数分解模型测算了西部11个省区及直辖市2007-2016年的污染排放强度,将其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并分析各省在研究期间的变化,从而寻找促进减排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发现:(1)从西部地区整体污染排放强度来看,其污染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且效率效应是其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2)从各省区污染排放强度来看,广西在呈现上升趋势,内蒙古、云南、新疆以及甘肃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其他地区保持不变。(3)从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分析来看,污染排放强度的变化大多数地区归因于效率效应的影响,只有少数地区归因于结构效应。

    2019年09期 No.319 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7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域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

    郭将;金欢;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如果区域内的差距过大,一体化的集聚效应会占主导,要素向发达城市流动并集聚,将进一步扩大域内的经济差距。文章在价格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市际面板数据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域内经济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其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低经济发展水平组。可见,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扩大长三角区域内的经济差距。

    2019年09期 No.319 45-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6K]
    [下载次数:5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渝东北“金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谭明交;刘祥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需求和消费习惯供需矛盾的演变,作为消费行业的旅游业的发展由单个景点发展到旅游线路竞争,再到城市竞争,现已转向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与竞争。渝东北"金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共建共享区域旅游资源、实现区域内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但也存在诸多困境。文章基于对"金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资源禀赋的分析,提出通过贯彻全域旅游思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四个"一体化"、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与路径,助力渝东北"金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旅游的聚合、竞合与融合,实现"金三角"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拉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2019年09期 No.319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4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态经济

  • 公众参与、政府管制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陈锁;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矫正标准误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政府管制、公众参与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对环境治理有积极影响,交互效应在滞后一期才能改善环境质量。从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联合作用机制并不能改善环境治理;而西部地区在治理污染过程中,公众与政府能够就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空间效应回归检验中发现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策略性博弈行为;另外,"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得到验证,"污染避难所假说"并未出现。最后,建议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联合作用机制。

    2019年09期 No.319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2K]
    [下载次数:38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兵团南疆垦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胡宜挺;李佳佳;支小军;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对兵团向南发展尤其是有效集聚人口、壮大南疆师团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兵团统计数据,应用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劳动生产率三个指标,对兵团南疆垦区及其各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南疆垦区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不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差异显著。当前,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特定行业发展,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加强劳动力培训及人才引进。

    2019年09期 No.319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9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城乡物流系统互动研究

    戴盼倩;姚冠新;徐静;张冬梅;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城乡物流系统的互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互动的演化均衡策略,揭示出我国城乡物流系统互动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演化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高资源互补度是我国城乡物流系统互动的坚实基础,同时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对城乡物流系统互动也具有正向作用;而高资产专用性的行业特质与组织特征差异带来的高交易成本会使我国城乡物流系统继续维持各行其政状态。积极采取措施使资源互补与消费者满意度给城乡物流系统互动带来的超额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是加速城乡物流一体化进程的可行路径。

    2019年09期 No.319 79-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5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本减贫效应研究

    张霞;王蕾;

    文章基于2008-2017年相关数据,对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减贫成效进行测度,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减贫效应,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表明,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减贫成效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相关性;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减贫效果具有长期而且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改善当地的教育水平、医疗条件,合理迁移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其自身文化水平、身体素质以及外出务工的能力,是提高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减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2019年09期 No.319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4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