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乡村振兴

  • 金融支持新疆乡村振兴的实证研究——基于系统耦合视角

    谢婷婷;张慧伟;孙卫青;

    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和金融支持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新疆2008-2017年乡村振兴和金融支持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乡村振兴与金融支持综合指数均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二者的耦合情况一直处于中度耦合低度协调层次;农民生活富裕对金融支持的影响最为显著,生态宜居次之,金融支持效率是影响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上,新疆应面向乡村市场需求,聚焦农民增收,提高金融支持效率,实现乡村振兴和金融可持续间的耦合协调发展。

    2019年10期 No.32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719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敦煌市村域综合体的深度分化与创新提升探析——基于“发展水平”与“转型”评价

    谢小飞;吕剑平;

    农村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功能的自然综合系统。在敦煌市传统村域综合体面临深度分化的背景下,探索全新的发展转型模式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深度调研483户农户,梳理敦煌市村域综合体的时空形态、村域文化、生态环境等深度分化规律、阶段判别、动力机制等特征,运用综合评价、系统聚类、案例研究等方法,从"发展"与"转型"的视角对敦煌市村域综合体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发展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均高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全国整体水平,乡村发展速度相对较高。(2)村域发展水平与乡村发展转型度呈现基本吻合态势,乡村空间结构转型逐渐由局部集聚转型向全局扩散转变。(3)敦煌市土地、产业、人口之间的互馈转型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转型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产业和人口转型之间已经建立要素互馈流动机制,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转型基本同步发展,人口与产业转型体现长期结构性矛盾,三要素转型互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因此,需结合区域条件和乡村主导功能定位,全面实现村域综合体的深度转型。

    2019年10期 No.320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张晖;张雨萌;

    基于农业部对全国655个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存在样本自选择问题和内生性问题,若不考虑样本自选择问题和内生性问题,会导致高估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亩净收入的作用。本研究是对"农产品认证可以使农民增收"的有效论证,对于推动农产品认证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年10期 No.320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7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居民金融知识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邹小园;梁耀明;

    金融知识是家庭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文章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农村居民金融知识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增加会推动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并增加家庭在风险资产中的配置。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地区经济较好的农村年轻女性更有可能参与到金融市场当中。农村居民自有住房的"挤出"效应并不显著,自营工商业有助于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投资。增加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有助于提高农村家庭福利,增加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并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2019年10期 No.320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下载次数:60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干部驻村制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作用及发展研究

    王明哲;蔡淑熙;卢丽羽;薛钰洁;

    基层党组织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全国各地的精准扶贫实践中,干部驻村制度作为上级政府对完善基层治理的外派力量,在建强基层党建、打好脱贫攻坚战等农村工作方面产生了巨大成效。文章系统梳理了干部驻村制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机制,总结驻村干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理成效与实施困境。研究得出,驻村干部在促进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联系党群关系,激发党员活力,加强党的阵地建设等方面起到突出的积极作用。然而驻村干部制度也面临着权责不匹配、支部党员流动大以及干部自身定位不明确的困境。最后提出干部驻村嵌入型治理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对接机制,规划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成效路径和应对潜在困境的参考建议。

    2019年10期 No.320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52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丝绸之路经济研究

  • “一带一路”背景下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方法

    吕开剑;孙慧;

    文章选取2006-2017年412家中国沪深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85个国家的OFDI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门槛回归方法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和企业经营绩效呈倒"U"形关系,即适度的制度距离有益于经营绩效的提升,而过大或过小的制度距离则会起到抑制作用;东道国自然资源丰富度正向调节制度距离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而东道国战略资源丰富度调节效应不显著,即中国OFDI上市公司有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制度距离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随着企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一带一路"中中国OFDI上市公司国际化经验、企业规模和东道国营商环境都能够显著提升经营绩效。这些发现为中国OFDI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9年10期 No.320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5K]
    [下载次数:57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兵团经济研究

  • 兵团经济周期波动与监测预警研究

    孙鲁云;王力;

    文章考察了1978-2018年新疆兵团经济增长周期及其波动特征,并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构建兵团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合成经济监测预警指数,最后验证了指数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兵团经济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15年,当前正处于第三周期中的紧缩期,预计2022年之后进入复苏阶段;兵团经济周期呈现"陡升缓降"型非对称,但不存在深度非对称。文章所构建的一致综合指数能较好地反映经济景气波动,先行综合指数超前经济周期波动3年,可作为兵团宏观经济的风向标。

    2019年10期 No.320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5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团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分析

    张风丽;

    文章基于兵团1999-2016年的基础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兵团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之间协调关系进行测评,分析二者动态演化的耦合过程。结果表明,兵团的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支持效应,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处于较弱的协调关系,耦合作用不显著;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明显,金融发展对二三产业支持效应相对较高,为此要加快促进兵团金融产业的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资金的需求。

    2019年10期 No.320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生态经济

  • 合作治理:环境治理中的政社互动模式

    任敏;冯婷;

    不断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是当下我国环境保护的题中之意,由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与政府合作形成的政社互动模式是从多元共治模式中所分化提炼出来的一种创新模式。合作治理理论为环保政社互动模式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贵州省Q市的个案研究为构建环境治理政社互动模式的分析框架提供了经验数据。政社合作的要素是包括主体独立、利益共容、资源互补在内的合作前提、目标和条件;政社互动的具体过程是政府通过机制保障建立制度信任,社会组织通过角色调适构建包含企业和公民在内的主体连接网络,达成一个有效的政社合作治理环境的格局。然而,环境治理领域的政社互动模式发展尚不成熟,仍面临着政府制度保障匮乏、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有限、社会包容度不足等问题。要推进环境治理中的政社互动模式发展,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体制;加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建设,增强社会包容度;明确主体职责,保持独立性。

    2019年10期 No.320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文献数据的我国畜禽污染特征分析

    吴金红;金莹;李太平;

    地方政府用"一刀切"办法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报道屡见报端。政策执行者盲目扩大禁养区,强制搬迁或关闭养殖场,这不仅挫伤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也给地方经济带来了较大损失。文章在全面系统地对国内畜禽养殖污染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养殖地区、不同养殖规模以及畜禽种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特征,以期为科学治理畜禽污染问题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从畜禽养殖污染的区域分布上看,污染程度由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呈递减趋势;从养殖规模上看,中小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最为严重,大规模养殖场的污染较轻;从养殖的畜禽种类看,肉鸡、猪和牛的粪便是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地方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畜禽种类采用差异化政策措施,促进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协调推进。

    2019年10期 No.320 80-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7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企业社会战略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以新疆天业集团为例

    买生;王莎莎;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逐步推进,企业如何将战略规划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价值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以新疆天业集团为例,分析其社会战略的演进路径,探究了社会战略的价值创造机理。结果发现企业社会战略演进分为良好企业公民、社区和谐和社会共荣三阶段;满足个人、服务社区和奉献社会三个层次。且新疆天业集团不同层次阶段的社会战略在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创造机制各有特点。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社会战略的顺利开展及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经验借鉴。

    2019年10期 No.320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9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新疆农垦经济》创刊于1981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也是兵团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长期以来,杂志始终坚持为兵团经济社会服务,同时注重农业经济理论前沿的追踪与研究。为兵团系统从事宏观经济和农垦改革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研究阵地。同时,作为兵团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对外宣传重要窗口,在全国农业经济领域以及农

    2019年10期 No.3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农垦经济 欢迎订阅

    <正>《新疆农垦经济》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刊物、也是兵团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经济类刊物。《新疆农垦经济》创刊于1981年,长期以来,杂志能够始终坚持为兵团农垦事业服务、为兵团经济社会服务的办刊理念,不仅为兵团系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和农垦改革发展事业研究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阵地,同时,作为兵团农垦事业改革与发展

    2019年10期 No.320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