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大图们区域农业合作的主要模式、成效及建议

    张利利;李洪涛;王秀东;臧良震;潘征新;

    大图们区域是东北亚的核心区域,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北线延伸。近年来,区域内农业合作发展迅速,呈现出以科技研发、跨境投资、国际贸易为主导的三种合作模式,在科技合作、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就业岗位提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成效。未来,大图们倡议成员国应充分发掘各方优势,继续加快贸易往来,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大图们区域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2020年05期 No.32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与林农经营模式——以浙江、福建、江西678户林农为例

    袁若兰;刘兰兰;廖文梅;

    随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新型林地经营模式,林农作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探索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对深化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浙江、福建、江西3省(区)678户林农的调研数据,剖析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选择逻辑和行为特征,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面积越大的林农更不会选择合作经营和流转经营,地块数量越多的林农更趋向于选择流转经营;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不同文化程度水平林农以及不同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由此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效率提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2020年05期 No.327 8-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婚姻成本会影响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吗?——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

    邹煜恒;陈江华;

    当前农村普遍高涨的男性婚姻成本给个体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并引发系列社会问题。文章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方法对婚姻成本如何影响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呈倒"U"形关系,在临界值前后,婚姻成本的增加会分别提升和降低主观幸福感;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和成员关系对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层面上离乡镇距离、山区地形对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促进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政府应从乡村治理层面入手,推行传统婚俗改革;健全农村婚姻市场,将婚姻成本引导在合理区间内。

    2020年05期 No.327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59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政策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的演进特征——基于21个一号文件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李晓红;晋铭铭;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文章以21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刻画了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的演进特征和优化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经历了从1982-1986年的政府一元主体主导,到2004-2012年的政府、市场二元主体协同实施,再到2013年之后的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协同实施阶段,现已逐步向"多中心"供给与治理体系迈进,但社会参与度仍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九大领域(水利、电力、公路、网络、教育、医疗、文化、社保、住房保障)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差异较大,其中三类工具在农田水利领域均使用较多,在住房保障领域使用较少。

    2020年05期 No.327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5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扶贫政策回顾及2020年后转向分析

    曾静;

    随着精准扶贫方略在扶贫实践中的推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面对社会多样化致贫风险,在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以后,对2020年后的扶贫思路进行探讨与预测变得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政策,总结了各阶段扶贫特点,分析了我国扶贫所面临的新形势,对新贫困内涵、新扶贫基础和挑战进行阐述,总结出新扶贫思路——精准扶贫与整体减贫的双重推进。最后,文章预测了扶贫政策转向,认为应将扶贫重点从农村减贫向城乡减贫一体化发展、加强扶贫政策与救助政策的衔接、提升贫困人口突发风险应对能力及关注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健康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全面且可持续的扶贫框架,助力新时代脱贫攻坚战。

    2020年05期 No.327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价格支持亦或直接补贴:金砖国家农业政策改革趋向

    邢怀浩;朱满德;

    新兴市场国家农业政策改革进程历来备受关注。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生产者支持估计方法,分析金砖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结构特征可知,以市场价格支持为重心保护农业生产者、逐步加大直接补贴投入额度、注重强化农业知识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当前金砖国家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趋向。鉴于此,应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坚持科技兴农导向,提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差异化保护策略,提高农产品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0年05期 No.327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组织

  • 龙头企业精准扶贫参与存在政策支持倒挂吗?——基于全国366个龙头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

    韩旭东;王若男;杨慧莲;阮荣平;郑风田;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精准扶贫中一支相当重要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对贫困群体予以有效帮扶。政府政策支持能够引导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但当前政策的激励效果有限,而政策支持倒挂可能就是限制政策激励作用有效发挥的原因之一。利用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龙头企业数据对此进行检验,数据分析显示中小规模企业在精准扶贫参与中更为积极,但其所得政策支持远不及大规模企业。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企业规模对精准扶贫参与及部分帮扶形式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政府政策获取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证明龙头企业精准扶贫参与中确实存在政策支持倒挂。而且,政府政策的规模偏好降低了中小规模企业发展预期,政策支持倒挂引致的资源浪费导致企业精准扶贫潜力发掘不足和政策资源配置效率偏低。针对此,政府应将政策支持力量下沉,完善企业帮扶机制,以进一步其提升带动水平。

    2020年05期 No.327 4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1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产业“链条联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台山市的典型案例

    吴银娟;吴雨宵;余建斌;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台山市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形成了"链条联通"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台山市通过园区承载、主体引领和资源整合实现了产业链条联通。台山模式的形成具有特定条件和基础,呈现典型特征,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台山模式指出了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举措,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对各地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2020年05期 No.327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基于内外因素整合视角下深度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与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

    张雄;葛晓燕;

    文章根据马克思的内外因理论,从内外因素整合视角出发,构建农户多维贫困指标体系,以2017年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A-F方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表明,南疆三地州农户在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技能培训、公共交通服务和疾病等方面贫困特征明显,面临多维贫困问题;多维贫困发生率高达54.9%,多维贫困指数为23.58%。多维贫困指数按指标分解显示,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疾病是导致农户多维贫困的主要内部原因,而公共交通服务是其主要外部原因;按是否收入贫困农户分解显示,非收入贫困农户也面临着多维贫困问题。

    2020年05期 No.327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负债差异对异质性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研究

    姚敏;

    正确把握负债与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关系,有助于为精准扶贫和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提供政策量化依据。文章借助CHFS2017年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分析了农户家庭负债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负债与家庭贫困脆弱性呈现出显著的"U"形曲线关系。即当家庭负债低于一定临界值时,随着家庭负债增加会显著降低其贫困脆弱性,但随着负债的进一步增加超过临界值时,则会显著提高家庭贫困脆弱性。同时还引入家庭负债二次项,求出该"U"形曲线拐点对应的家庭负债的1.62万元。另外,农户家庭的农业负债、工商业负债、房产负债与其贫困脆弱性同样呈现出显著的"U"形曲线关系,其拐点对应的负债依次为1.18万元、2.37万元、1.46万元。

    2020年05期 No.327 7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6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新农合的运行困境与优化路径——来自湖南省D县的证据

    唐超;罗凯;

    基于湖南省D县的调查,在对D县新农合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D县新农合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具体优化路径。研究发现,D县新农合农民参合率逐年上升,制度保障性不断增强,农民就医选择权不断扩大,运行管理日趋严格;但仍存在农民受益水平低、实际保障基准有限、实际享受的优质医疗资源少以及农民受惠水平不均等关键问题;缺乏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农民医疗费用分担能力弱、医生道德风险制约新农合发展以及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以致资源配置失衡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最大限度发挥新农合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作用,应从理顺贫困群体医保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医疗费用分担能力、严格医生考核制度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四方面优化现有新农合,以促进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

    2020年05期 No.327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