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

  • 民企聚焦“六保六稳”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顾华详;

    民营企业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重任,必须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掌控"六稳六保"工作主动权的强大共识。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畅通新劳动形态、新就业方式、新创业路径,聚焦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谋划高质量发展,确保"六稳六保"工作行稳致远。坚持从大危机中寻找新机遇,努力在多变格局中开启"六稳六保"新局面。保市场主体、促高质量发展,须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六稳六保"的风险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大力促进积极财税政策落地见效。

    2020年07期 No.32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组织

  • 电商平台经济赋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新特征初探

    苑鹏;

    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总量的一半以上,作为第三次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商平台经济在吸纳就业、创造就业中,潜在增长空间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时期,发挥就业创业"稳定器"和"助推器"功能。电商平台经济在赋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中,具有全产业链、本地化、就地化、集群化、知识化、年轻化、包容性的就业创业特征,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环境,推进就地城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但面临外部软硬件支撑体系没有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求矛盾仍然突出的挑战。未来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电商劳动从业者的组织化程度,提升职业培训质量,不断完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2020年07期 No.329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68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交易成本对雇佣合约形式的影响——以天然橡胶割胶环节雇佣合约为例

    孙维远;许玉贵;

    文章基于不完全合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对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天然橡胶割胶环节的雇佣合约的分析,探讨通过选择专门的合约治理形式来降低合约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合约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天然橡胶割胶环节的雇佣合约既是一种不完全合约,又是一种委托代理合约,交易成本和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影响雇佣合约稳定性的最主要原因。割胶活动具有强专用资产的特点,为保证合约的稳定性,需要为合约安装安全措施。对于合约的不完全性导致的合约不稳定,通过选择专门的合约治理形式来保证雇佣合约的稳定性,即分成制的工资合约形式,在合约中规定以最终收益的比例作为支付工资的标准;在雇佣合约中设计激励机制来规避代理人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分成制的工资形式,让渡委托人部分剩余索取权来激励代理人的努力程度,降低监督成本。

    2020年07期 No.329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农村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郭艳芹;张业;

    文章选取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面板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得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再通过面板个体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农村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对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检验以明确互联网带动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本地区农村互联网发展会显著促进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效率的途径来实现。在控制变量中,农村人力资本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本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本地区以及临近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农林水事务支出比重来衡量的政府支农强度指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抑制影响,并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以就业人口比重来衡量的产业结构指标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直接效应并不显著。

    2020年07期 No.329 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49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政策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2013-2020年国家层面政策文本分析

    时磊;

    作为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核心,盘活利用农村宅基地对于实现农户宅基地财产权益、提升农村宅基地利用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以国家层面出台的36份农村宅基地相关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探究2013-2020年间国家在规范和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相关政策方面的演进特征,并提出稳妥推进宅基地产权制度创新、完善宅基地盘活利用配套机制、因地制宜创新宅基地盘活利用方式、培育宅基地盘活利用多元主体等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政策的优化路径,最终揭示了其内在的政策逻辑。

    2020年07期 No.329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70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丝绸之路经济研究

  • 巴基斯坦承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测度——基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视角

    何剑;魏涛;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也是国际地缘政治格局重构趋势下,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构建引力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巴基斯坦承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中国与巴基斯坦产业同构程度较高,巴基斯坦具备良好的产业承接优势和条件;这是由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市场规模、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经济、市场潜力、劳动力要素、技术水平和货币外部性)与离散力(营商成本、进入壁垒、农业土地依赖和纯外部不经济)共同对抗产生的结果。最后,文章为保障中国顺利实施产业转移,优化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布局提供了路径思考。

    2020年07期 No.329 47-5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CA-DEA方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农业生产效率综合评价

    徐宏;蒲红霞;

    科学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生产效率是各国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实现农业经济高效增长的重要依据。文章运用PCA-DEA方法,构建全面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对"一带一路"73个沿线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沿线国家农业生产效率整体偏低,农业发展极不平衡;东亚、东南亚国家农业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南亚、西亚再次之,中亚和北非最低;沿线纯技术效率均较高,差异不大,表明大部分国家仍需在现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转型升级农业技术;多数国家农业生产规模效率普遍偏低,且规模报酬递增,生产规模尚未达到最优,投入资源不足,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空间大。未来沿线国家应因地制宜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根据自身农业技术水平进行生产管理创新及制度改革,实施各有侧重的农业国际合作,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构建沿线农业命运共同体。

    2020年07期 No.329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1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产业经济

  • 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苏建军;王丽芳;

    文章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区位熵等方法对山西省11个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绝对差异逐年增加,但相对差异在缩小。(2)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但呈现逐渐缩小态势,区域内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明显高于区域间差异的贡献。(3)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旅游资本禀赋、产业结构和区域对外开放度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文化旅游发展改革动力,以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龙头,对接文化旅游三大板块,塑造文化旅游大品牌,加强省内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互补与协同发展。

    2020年07期 No.329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1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献综述

  • 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邵宜添;

    文章借助CiteSpace工具,以CNKI期刊数据库中农业经济领域10本CSSCI期刊的文献为样本,系统梳理农业经济研究的高质量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主要领域、重点方向以及热点趋势。通过对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演化路径、关键词聚类以及突现强度等分析,可以基本掌握我国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经济研究主要围绕"三农"等问题展开,高频关键词与近十七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高度契合。未来研究既需要从我国农业实践中提取宝贵经验,也要以国家农业经济政策为导向,为国家农业发展和改革提供理论指引。该研究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演化规律和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0年07期 No.329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2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户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高海俐;郭锦墉;

    随着电子商务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户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的问题,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文章从农户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的内涵、意义、模式、问题以及对策这五个方面对农户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最后就当前对农户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的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农户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07期 No.329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