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荣;陶素敏;汪紫钰;
大量施用化肥提高了中国农业产出,但长期存在的化肥投入低效问题也加剧了农业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利用199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文章对化肥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其对中国农业化肥投入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化肥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时间上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空间上存在差异性,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和西部地区扭曲程度相对更高;中国农业化肥投入效率也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西部次之、中部低的分布格局,且这一格局与化肥投入强度之间不存在必然性;尽管化肥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中国农业化肥投入效率存在负向显著影响,但其造成的化肥投入损失并不高,在相对值仅占化肥无效率投入总量的2.4%。因此,解决中国农业化肥投入效率低下问题不能仅靠化肥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作用,而应寻求其他更有效的途径。
2020年08期 No.330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5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振国;王东辉;李婷;
在中非农业合作过程中,企业已经成为重要主体,在非洲主要承担投资和援助两类项目。在投资项目中,企业的外交行为体现为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文化交流,在援助项目中,企业的外交行为体现为开展援助活动和构建外交平台。总体来看,中非农业合作过程中的企业外交具有关注农业的公共价值、开展外交的持续有效和尊重非洲的发展需求三方面特点。未来应当加强对中非农业合作领域企业外交的引导和分类管理,而这种企业外交思路也可以拓展到我国其他外交关系和合作领域。
2020年08期 No.330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力玮;李绍辉;陈强强;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可持续性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以及农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农业资源禀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利用熵值赋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2014-2018年甘肃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呈现出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综合指数值由0.2074增长到0.8796;近年来,甘肃省农业资源禀赋发展水平较低,增长速度缓慢,最高指数值仅为0.1395;2017年以来,甘肃省农村社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但指数值及其增长速度仍然较低,故增强农村社会发展能力仍是当前亟待关注的问题;甘肃省农业生态效益在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系统中的影响显著性逐年增大,两者的交互作用愈发增强,2018年其指数值达到0.2990;评价年份期间,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0233增长到0.2153,仍处于"轻度不协调"状态,但表现出了良性发展态势。据此,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农村社会发展能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制定系统间协调发展措施等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2020年08期 No.330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5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