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全球化视角下的双循环战略

    王曙光;王丹莉;

    双循环战略是基于对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系统审慎判断而做出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决策。双循环战略和中国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既与"中国与世界关系"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也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模式和增长机制的重大调整。文章系统梳理了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语境的历史变迁和发达国家"去全球化"与"再工业化"的根源,回顾了我国四十多年来开放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从全球化视角深入阐述了双循环战略的战略背景。文章认为,未来应从"系统动态均衡"方法论出发,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系统动态平衡、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系统动态平衡、改革-开放-发展的系统动态平衡,这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

    2020年09期 No.33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11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农户承受能力研究——以江苏省苏北灌区为例

    杜丽永;张旭青;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旨在运用价格杠杆调节水资源需求,促进农业节水增效,保障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然而,农业属于弱质行业,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农业水价改革必须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文章以江苏省苏北灌区为例,设计单边界两分式CVM问卷对水稻种植户进行调查,研究其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支持态度和支付意愿。研究发现,多数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支持态度,而农户的市场经济意识、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灌溉供水稳定性能显著提升支持度;灌区农户对农业水价的支付意愿介于49.1~57.7元/亩之间,农户虽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但各灌区改革后的执行水价要明显高于农户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接近农户经济承受能力的上限。据此,政府应协同推进水价提高、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措施,避免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同于提高水价。

    2020年09期 No.331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有机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基于对B市农夫市集的案例分析

    王振;李苗;

    随着新农人生产者群体和城市中高收入群体的兴起,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有机农业作为特殊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均表现出与传统农业有别的多功能性特征。农夫市集作为对接生产与消费的组织平台,以有限边界的食物产消共同体的形式,有效对接小农户和消费群体,促进了有机农业功能向社会领域延伸,在经济溢价、生态环境保护、食物安全信任重建、农业教育和传承农耕文化等方面能够呈现有机农业的多重功能。但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有机农业的多重功能等是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

    2020年09期 No.331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效率视角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效果评价——以安徽省试点县区为例

    周璠;吴九兴;

    文章基于效率视角,运用DEA模型对安徽省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实施环境和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探索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安徽省总体信贷约束程度较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受信贷投入规模不足及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的约束;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提供新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约束。因此,应在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及农村产权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鼓励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

    2020年09期 No.331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组织

  • 空壳合作社的成因分析与治理框架——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与案例研究

    杨丹;王晓丽;

    当前中国大量空壳合作社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合作社声誉,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总福利。空壳合作社的有效治理对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多案例研究分析,创新性地从组织生命周期视角剖析空壳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在于进入阶段政策激励不相容、经营阶段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以及退出阶段法律体系不健全,并提出政府规制与市场相结合的双轨治理框架,针对进入阶段、经营阶段、退出阶段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为促进中国合作社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借鉴。

    2020年09期 No.331 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4K]
    [下载次数:54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CSA情境下消费合作社的发展逻辑、运作机理与实践困境——以润土帮帮城乡互助消费合作社为例

    谢彦明;唐金朝;张连刚;樊有刚;

    社区支持农业(CSA)是城乡互动融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破解小农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路径。但我国CSA本土化的实践却受制于主导组织及合作平台的弱化而举步维艰,消费合作社推动型CSA在破解消费端的组织弱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文章基于润土帮帮城乡互助消费合作社的实践案例,明确了CSA情境下消费合作社"愿景使命—战略定位—组织匹配"的发展逻辑,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揭示了消费合作社的运作机理和实践困境,提出了消费合作社事业成长的对策建议。

    2020年09期 No.331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交易成本对肉羊养殖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樊慧丽;付文阁;

    文章通过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执行成本及运输成本对肉羊养殖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信息获取越困难时,相较于传统的市场自销交易模式,肉羊养殖户越倾向于选择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价格波动对合作社交易模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谈判成本中,价格差异和价格公平均对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监督执行成本中,当肉羊养殖户越信任收购方,越倾向于选择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合作社交易模式和企业交易模式,违约情况则对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运输成本中,市场距离对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合作社交易模式和企业交易模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需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可供肉羊养殖户选择的交易模式,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2020年09期 No.331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城乡统筹

  • 异质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的影响——基于鄂粤两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丁士军;刘国顺;陈良敏;

    文章基于950份农民工家庭生计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经济、社会、心理和综合等四个维度的城市融入指数,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各维度城市融入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不同的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的社会资本会对农民工城市融入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资本投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在四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投资比重增加,促进作用会随之下降。社会资本质量和层级会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层级的作用更加全面。不同的社会资本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有一定差别,对老一代农民工影响更为显著。

    2020年09期 No.331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46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均等化水平综合评价

    王利利;王力;程文明;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均等化,既是提高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各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算,而后采用聚类分析法探讨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整体上还未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均等化目标;并且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均等化有明显的异质性,中、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从具体指标来看,排水、交通和燃气服务地域差异较大,环境卫生和燃气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

    2020年09期 No.331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4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意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李洁清;

    基于"一带一路"的合作背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与贸易互补指数(TCI),分析中国和意大利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竞争性及互补性。研究表明:在竞争性方面,中意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类别上并不一致;在互补性方面,中国在第3章、第5章、第7章、第13章、第16章等章的农产品出口上,对意大利市场的依赖性较强,而意大利的第19章、第22章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较强。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竞争性较弱而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较大。

    2020年09期 No.331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83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贸易争端背景下中国猪肉产品进出口格局变化及其应对策略

    王鑫瑞;王文博;王永刚;王妍霏;

    2019年5月美国将中国价值2 000亿美元输美商品的进口关税从10%上调至25%,一度休战的中美贸易冲突再度爆发,贸易政策的变动将对中国猪肉产品进出口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猪肉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对生猪生产进行综合扶持,提高本土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与新兴猪肉主产国合作,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增强猪肉产品风险管控能力和贸易调控能力,提高产业安全水平等建议。

    2020年09期 No.33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8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