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民营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路径研究

    顾华详;

    民营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制度优势,构建经济发展更为安全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实现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充分运用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系列制度优势力量,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必须引导民营企业善于运用制度优势科学应对风险挑战,全面落实好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措施,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引导其走好"两个健康"发展之路,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与重要责任,积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期 No.332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易地扶贫搬迁:成效、问题与政策反思——基于宁夏H县S村的调研

    刘同山;陈晓萱;

    易地扶贫搬迁是保护生态脆弱区环境、解决农村深度贫困的重要方式。宁夏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对宁夏H县易地扶贫搬迁型S村的调查发现,S村通过推进健康、教育、住房安全"三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扶贫多重举措,改善了村民的整体生活居住条件,有效促进了农户脱贫致富。同时,S村的易地扶贫搬迁也存在着产业扶贫项目收效甚微、扶贫精准度不高、部分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政策调整的对策建议。

    2020年10期 No.332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新疆三地州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策略转型因子研究

    刘林;赵怡阳;

    生计问题是民之根本、国之大计,但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对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研究尚不充分。基于此,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利用2009-2017年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通过熵值法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评价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并探讨生计策略转型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农户的生计资本匮乏,尤其是金融资本,其次是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2)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农兼型、兼农型转型的关键因子,同时,人力资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3)劳动力文化水平、交通费用和通讯费用支出、住房状况和农户工资性收入等指标对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农兼型、兼农型转型起到促进作用。

    2020年10期 No.332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的数据验证

    刘滨;杨露露;康小兰;

    文章基于江西省林农调查数据,采用数据分类配对后的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对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对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对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林地距家平均距离、林区道路情况、劳动力最高受教育程度、林农是否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等12个变量与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显著正相关;林地面积、林区通网情况、家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最大年龄、林农在村里收入水平、林农对林下经济产品抵押贷款的了解程度等6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没有影响。因此,文章就上述计量分析结果分别从提高林地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开发、注重创意营销等方面提出促进林农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2020年10期 No.332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老年人劳动参与会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配置吗?——基于CHFS(2017)数据

    林文聪;何勤英;

    为了应对老龄化,促进国家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的发展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老年人劳动参与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家庭的需要促使老年人参与劳动,这会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的家庭数据,通过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老年人劳动参与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老年人劳动参与并未能有效缓解家庭抚养负担,家庭参与家庭风险资产的概率和持有占比会降低;在老年人劳动参与的背景下,年龄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生命周期效应并不明显;另外,老年人劳动参与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在城乡背景上表现出异质性,相对于城市地区的家庭,农村地区老年人劳动参与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更为突出。结论为理解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提供新视角,也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0年10期 No.332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社会保障助力农村反贫困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路向

    张建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反贫困事业,逐步构建起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两轮驱动式"扶贫格局。在长期实践中,我国社会保障助力农村反贫困取得巨大成就。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反贫困事业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之后,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反贫困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夯实保障性扶贫基础;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群众的保障需求;推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项制度的有机结合,完善社会保障反贫困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协同治理效能;优化保障性扶贫政策措施,综合发挥社会保障的保障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

    2020年10期 No.332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产业组织

  • 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失范成因、浙江经验与政策建议

    傅琳琳;朋文欢;毛小报;

    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文章归纳了农民合作社失范的表现与成因,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失范主要表现为农村弱势群体主体地位不突出、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利益联结不紧密、财务管理不规范。失范根源在于组织成员谈判力的失衡、政府扶持的错位以及政府监管的失位。结合浙江的经验,文章建议应精准识别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对合作社组织的财务管理监督,通过规范化引导实施精准扶持、兼顾管理者和普通成员的利益,实现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2020年10期 No.332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演化研究

    卢文秀;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演化过程可视为双方在制度环境、交易环境、市场需求和异质性主体知识交互等因素驱使下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其共生关系经历了从"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演化过程。文章引入Logistic模型分别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三种共生关系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演化,一方面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利益分配更趋合理的过程。在组织模式上,表现为从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到一体化的转变;组织形态上,表现为市场制、中间性体制到科层制的各种组织形态;契约关系经历了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到关系契约的转变。行为模式上,从偏利共生发展到互惠共生。共生界面机制和共生收益分配机制是推进二者共生关系演化的机制。

    2020年10期 No.332 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基于DEA模型的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新疆10家A级物流企业为例

    王蕾;王赛;

    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对提高企业绩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了2019年新疆新增的10家A级物流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建立适当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模型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投影分析四个方面对其服务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新疆新增的10家A级物流企业中有多家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原因在于:(1)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成本费用过高;(2)规模收益可变的企业较多。因此,物流企业要突破传统思想,导入供应链管理理念,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大服务内容和过程创新,改善服务设施设备,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水平和效率。

    2020年10期 No.332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文献综述

  • 农产品广告的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外文献综述

    项莹莹;耿献辉;周应恒;

    广告经济学本质是传递生产者信息,改变消费者偏好。农产品广告对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质量兴农战略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从经济学视角整理归纳国外农产品广告的研究文献。首先通过评估农产品广告,总结影响农产品广告的因素及其作用来阐述农产品广告的市场效益。其次将农产品广告细分为通用农产品广告和品牌农产品广告两类,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理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归纳农产品广告相关理论依据,农产品广告的福利、效益分配、时滞等问题的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总结农业广告的数据来源。提出未来可以结合我国农产品广告发展实际及国外研究空白,在理论和实证上加强农产品通用和品牌广告传播效果,农产品生产者的广告意愿及其相应的决策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2020年10期 No.332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5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