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勇;张华君;丁嘉铖;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渠道,研究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藏除外)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银行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东、中部地区的TFP,且呈正溢出效应,但对西部的提升不明显;证券业集聚对东部的TFP和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但抑制了东、中部的技术进步;保险业集聚抑制了东部的TFP和技术效率,呈显著负溢出效应,但对西部的技术进步有正溢出效应。据此,提出强化银行业溢出效应,加快保险业转型升级和打造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证券业发展格局的建议。
2020年11期 No.333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军;
城市群正在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它有利于城乡融合、挖掘未来市场潜力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因而对于打造中国未来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主要运用PSM-DID来探讨城市群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城市群战略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模型在替换方法、替代变量等情况下仍然具有稳健性,并通过反事实检验排除了同一时期其他政策干扰的可能性,地区安慰剂检验证明了政策效果不是随机因素造成的;(3)城市群战略具有区域异质性,在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表现为政策红利,而在成渝城市群却出现了政策陷阱;(4)城市群战略主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来达到减贫效应,但也存在会造成拥挤效应和寻租行为等引起的政策陷阱,致使概念炒作而失败。根据研究结论,针对性提出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和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等政策建议。
2020年11期 No.333 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6K] [下载次数:7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祥娟;
文章基于经济学领域规模效率、聚集效率、资源效率三大理论基础,构建了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兵团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纵向分析影响兵团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各个因素,从规划布局、创新驱动、体制改革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兵团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力求消除制约兵团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壁垒,努力提高兵团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2020年11期 No.333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永奇;
近年来,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业在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着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增速逐年下滑、项目投入下降、环保生态存在薄弱环节、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融合效率效益低下等短板,制约了产业发展,影响了其在脱贫攻坚作用的发挥。这些短板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市场供大于求、创新力和个性化不强、投入产出比下降、资源不均与资源配置的能力不足、市场营销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生态环保的意识不强、融合机制体制不活等。必须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拓宽投资渠道,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推行法定产区管理制度,打造个性产区品牌,以创新来驱动营销,健全产业融合机制和创新业态等措施来补齐短板,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确保其在脱贫攻坚作用的发挥。
2020年11期 No.333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3695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卢东宁;郑将伟;
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居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典型红色文化旅游城市延安市为例,采用延安市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旅游产业发展对居民收入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产业发展与居民收入以及物价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旅游产业发展在显著促进居民增收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抬升地区物价水平,进而对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产生负向影响,但相比而言,旅游业对于促进居民增收的正向作用强度更大。因此,地区经济发展应重视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居民增收方面的正向作用,同时应从加强物价监管、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完善收入分配等方面化解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向效应。
2020年11期 No.333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