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华详;
落实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深化改革的思维和措施推进新疆经济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应有之意。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南北疆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应该精准解决南北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持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开发区和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南北疆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打造双循环型经济,持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完善产业政策,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做优做强,不断提高南北疆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推进南北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2021年04期 No.338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顾华详;
落实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深化改革的思维和措施推进新疆经济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应有之意。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南北疆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应该精准解决南北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持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开发区和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南北疆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动适应新常态,打造双循环型经济,持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完善产业政策,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做优做强,不断提高南北疆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推进南北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2021年04期 No.338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海霞;杨蕊;郝含涛;葛岩;
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的面板数据,将土地流转从流入和流出视角进行区分,利用面板Logit模型探讨收入差距和教育弱势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收入差距视角分析,非农与务农之差对土地流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流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教育弱势视角分析,家长是否为子女教育存钱对土地流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其对土地流入影响不显著。对收入进行分组回归后发现,非农与务农收入的差距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土地流入和流出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收入越高的人群,土地流出的倾向越强。
2021年04期 No.338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7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海霞;杨蕊;郝含涛;葛岩;
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的面板数据,将土地流转从流入和流出视角进行区分,利用面板Logit模型探讨收入差距和教育弱势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收入差距视角分析,非农与务农之差对土地流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流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教育弱势视角分析,家长是否为子女教育存钱对土地流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其对土地流入影响不显著。对收入进行分组回归后发现,非农与务农收入的差距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土地流入和流出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收入越高的人群,土地流出的倾向越强。
2021年04期 No.338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7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光辉;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古城热和古镇热的存在说明古村落已受到资本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更专门提出要保护特色村庄,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行为,各类资源投入数量巨大,但为何鲜见成功案例?文章基于浙江乌镇、福建嵩口和广东逢简三个古村落活化模式的案例发现,古村落活化是衰弱过程的逆向运作,关键在于能否吸引持续的资源流入,从而促进社区重建。三个古村落活化成功的共同机理是:将公共空间的营造与私人空间的恢复活化形成有效结合。具体路径上则有所区别:乌镇活化关键在于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而嵩口和逢简活化则是有效发动了社区参与的力量。通过分析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而进一步阐明古村落活化的机理及可行路径是本文视角上的创新。
2021年04期 No.338 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8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光辉;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古城热和古镇热的存在说明古村落已受到资本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更专门提出要保护特色村庄,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行为,各类资源投入数量巨大,但为何鲜见成功案例?文章基于浙江乌镇、福建嵩口和广东逢简三个古村落活化模式的案例发现,古村落活化是衰弱过程的逆向运作,关键在于能否吸引持续的资源流入,从而促进社区重建。三个古村落活化成功的共同机理是:将公共空间的营造与私人空间的恢复活化形成有效结合。具体路径上则有所区别:乌镇活化关键在于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而嵩口和逢简活化则是有效发动了社区参与的力量。通过分析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而进一步阐明古村落活化的机理及可行路径是本文视角上的创新。
2021年04期 No.338 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8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玉婵;罗明忠;邱海兰;
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后扶贫"时代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基于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年、2011年、2015年三期面板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并探究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对收入贫困还是能力贫困抑或是权利贫困,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均能起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而且,女性非农产业劳动参与显著提高农户收入水平,提升农户可行能力水平。改变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度量方法,验证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对农户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均具有显著缓解作用,表明结果稳健。可见,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参与能有效缓解农户相对贫困,释放女性减贫动能。因此,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释放家庭潜在生产力;另一方面应最大限度消除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为女性就业营造公平环境,缓解农户相对贫困。
2021年04期 No.338 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74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林玉婵;罗明忠;邱海兰;
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后扶贫"时代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基于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年、2011年、2015年三期面板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并探究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对收入贫困还是能力贫困抑或是权利贫困,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均能起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而且,女性非农产业劳动参与显著提高农户收入水平,提升农户可行能力水平。改变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度量方法,验证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对农户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均具有显著缓解作用,表明结果稳健。可见,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参与能有效缓解农户相对贫困,释放女性减贫动能。因此,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释放家庭潜在生产力;另一方面应最大限度消除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为女性就业营造公平环境,缓解农户相对贫困。
2021年04期 No.338 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74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熊德斌;金旺;
自扶贫小额信贷开展以来,其在助力建档立卡户增收、减贫方面成效显著,但研究发现信贷资金的运用以户贷企用为主,与激发建档立卡户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任务相背离。为探究这一反常现象的逻辑机制,化解建档立卡户发展困境,文章构建了精准开发嵌入金融扶贫模式分析框架,对玉屏侗族自治县桐木村"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案例进行解剖得出以下结论:(1)基层政府迫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压力,推动扶贫小额信贷扩大覆盖范围,将大量不具备自我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户纳入信贷范围,客观上推动了户贷企用模式的发展;(2)将精准开发嵌入小额信贷是实现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3)桐木村"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的发展实践与精准开发嵌入金融扶贫的内涵相契合,是微观层面金融扶贫开发的诠释。
2021年04期 No.33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德斌;金旺;
自扶贫小额信贷开展以来,其在助力建档立卡户增收、减贫方面成效显著,但研究发现信贷资金的运用以户贷企用为主,与激发建档立卡户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任务相背离。为探究这一反常现象的逻辑机制,化解建档立卡户发展困境,文章构建了精准开发嵌入金融扶贫模式分析框架,对玉屏侗族自治县桐木村"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案例进行解剖得出以下结论:(1)基层政府迫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压力,推动扶贫小额信贷扩大覆盖范围,将大量不具备自我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户纳入信贷范围,客观上推动了户贷企用模式的发展;(2)将精准开发嵌入小额信贷是实现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3)桐木村"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的发展实践与精准开发嵌入金融扶贫的内涵相契合,是微观层面金融扶贫开发的诠释。
2021年04期 No.33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卜令营;王淑芹;王居然;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了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创业影响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纯收入和家庭消费总支出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土地转出和转入对农户创业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土地转出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更大。组群差异结果表明:土地转出对年龄处于35岁及以下农户的创业效应比对其他年龄段的农户大,土地转入对农户年龄群组差异的创业影响效应不显著。土地转出对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农户创业的影响效应比对其他文化程度的农户大;土地转入对农户文化程度群组差异的创业影响效应均不显著。因此,要以土地转出驱动转入,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户创业。
2021年04期 No.338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下载次数:5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卜令营;王淑芹;王居然;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了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创业影响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纯收入和家庭消费总支出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土地转出和转入对农户创业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土地转出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更大。组群差异结果表明:土地转出对年龄处于35岁及以下农户的创业效应比对其他年龄段的农户大,土地转入对农户年龄群组差异的创业影响效应不显著。土地转出对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农户创业的影响效应比对其他文化程度的农户大;土地转入对农户文化程度群组差异的创业影响效应均不显著。因此,要以土地转出驱动转入,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户创业。
2021年04期 No.338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下载次数:5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凌啸;舒文;武舜臣;
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问题始终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反思了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两类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的农业经营模式常因农业生产和乡土社会的特殊性而陷入困境,但这一制约可通过机制设计加以破解;要客观认识工商资本土地流转行为在农业发展、农民权益、农村秩序等方面引发问题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过程中,政府要在协调工商资本下乡与农村人口进城、匹配政府政策供给与工商资本政策需求、平衡工商资本强势与农村农民弱势等方面有所作为。
2021年04期 No.338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55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胡凌啸;舒文;武舜臣;
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问题始终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反思了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两类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的农业经营模式常因农业生产和乡土社会的特殊性而陷入困境,但这一制约可通过机制设计加以破解;要客观认识工商资本土地流转行为在农业发展、农民权益、农村秩序等方面引发问题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过程中,政府要在协调工商资本下乡与农村人口进城、匹配政府政策供给与工商资本政策需求、平衡工商资本强势与农村农民弱势等方面有所作为。
2021年04期 No.338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55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庞瑶;史卫民;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福利保障性,宅基地使用权的强制收回是对这种福利性的剥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强制收回制度,不仅有益于遏制私下非法流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还有利于保障集体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宅基地使用权的强制收回面临着强制收回主体不明确、强制收回事由不全面、强制收回程序不规范、收回后再利用不到位等困境,所以构建宅基地使用权强制收回制度,应当从统一强制收回相关主体、明确强制收回具体条件、健全强制收回正当程序、规范宅基地的再次利用诸方面加以改革完善。
2021年04期 No.338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庞瑶;史卫民;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福利保障性,宅基地使用权的强制收回是对这种福利性的剥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强制收回制度,不仅有益于遏制私下非法流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还有利于保障集体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宅基地使用权的强制收回面临着强制收回主体不明确、强制收回事由不全面、强制收回程序不规范、收回后再利用不到位等困境,所以构建宅基地使用权强制收回制度,应当从统一强制收回相关主体、明确强制收回具体条件、健全强制收回正当程序、规范宅基地的再次利用诸方面加以改革完善。
2021年04期 No.338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