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同群效应对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基于晋浙黔三省的分析

    魏霄云;史清华;

    经济的增长和人口流动限制的减少使得农村劳动力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民可以选择是否"离土"和"离乡"。研究表明:个人决策往往受到社会网络中其他个体的影响,即同群效应,农民在做出职业选择时亦是如此。文章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库中2009-2017年山西、浙江和贵州的数据,研究了同群效应对农民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群效应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参与度、参与时间以及工作地点的选择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浙江农民受同群效应的影响较山西和贵州两省小。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东、中、西部农民职业选择的现实情况,同时也反映出劳动力流动的源地与汇地同群效应的影响差异,显然源地较汇地明显。

    2021年08期 No.342 1-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6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同群效应对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基于晋浙黔三省的分析

    魏霄云;史清华;

    经济的增长和人口流动限制的减少使得农村劳动力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民可以选择是否"离土"和"离乡"。研究表明:个人决策往往受到社会网络中其他个体的影响,即同群效应,农民在做出职业选择时亦是如此。文章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库中2009-2017年山西、浙江和贵州的数据,研究了同群效应对农民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群效应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参与度、参与时间以及工作地点的选择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浙江农民受同群效应的影响较山西和贵州两省小。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东、中、西部农民职业选择的现实情况,同时也反映出劳动力流动的源地与汇地同群效应的影响差异,显然源地较汇地明显。

    2021年08期 No.342 1-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6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唐勇;吕太升;殷姝婷;

    基于2009-2018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农业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农业与第二产业延伸融合、农业与第三产业延伸融合三个层面共12项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链式中介模型,探究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财政支农为代表的农业资本和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显示,共有10条路径显著。其中,财政支农对农业贷款、农户投资的促进作用,农业贷款增强农业保险对农户投资、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是路径成立的关键;农户投资削弱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农业保险削弱农业贷款对农户投资的支持作用是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2021年08期 No.342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64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唐勇;吕太升;殷姝婷;

    基于2009-2018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农业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农业与第二产业延伸融合、农业与第三产业延伸融合三个层面共12项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链式中介模型,探究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财政支农为代表的农业资本和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显示,共有10条路径显著。其中,财政支农对农业贷款、农户投资的促进作用,农业贷款增强农业保险对农户投资、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是路径成立的关键;农户投资削弱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农业保险削弱农业贷款对农户投资的支持作用是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2021年08期 No.342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64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户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荔枝种植户的分析

    齐文娥;宋凤仙;

    为探究荔枝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文章基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于2018年对广东和广西两省荔枝主产区的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生产技术效率,构建多元函数模型实证分析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生产技术效率为0.4823,荔枝种植年限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了解化肥效用的农户在荔枝生产中技术效率比不了解化肥效用的生产技术效率高0.0157;荔枝种植户了解化肥效用与不了解化肥效用的技术效率差异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在荔枝生产中,政府应加强对村镇干部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荔枝种植户应种植合适的面积。

    2021年08期 No.342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33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户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荔枝种植户的分析

    齐文娥;宋凤仙;

    为探究荔枝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文章基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于2018年对广东和广西两省荔枝主产区的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生产技术效率,构建多元函数模型实证分析种植经验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生产技术效率为0.4823,荔枝种植年限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了解化肥效用的农户在荔枝生产中技术效率比不了解化肥效用的生产技术效率高0.0157;荔枝种植户了解化肥效用与不了解化肥效用的技术效率差异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在荔枝生产中,政府应加强对村镇干部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荔枝种植户应种植合适的面积。

    2021年08期 No.342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33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中国的“环境污染之谜”——来自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视角的解释

    刘晨跃;徐悦;

    现有文献忽视了引发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投资驱动机制。文章以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为视角,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偏向、产业偏向、来源偏向和用途偏向入手,对中国的"环境污染之谜"寻求解释。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偏向、产业偏向和来源偏向均显著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而投资的用途偏向对环境污染影响则不显著,且其作用于环境污染的方向和程度受异质性效应影响而表现各异,同时低市场化程度强化了投资主体偏向、产业偏向和来源偏向的环境污染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文章的结论为解释中国式环境污染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策略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理论支持。即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是影响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机制,充分理解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偏向性和异质性是构建高效率环境污染治理体系的保障。

    2021年08期 No.342 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的“环境污染之谜”——来自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视角的解释

    刘晨跃;徐悦;

    现有文献忽视了引发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投资驱动机制。文章以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为视角,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偏向、产业偏向、来源偏向和用途偏向入手,对中国的"环境污染之谜"寻求解释。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偏向、产业偏向和来源偏向均显著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而投资的用途偏向对环境污染影响则不显著,且其作用于环境污染的方向和程度受异质性效应影响而表现各异,同时低市场化程度强化了投资主体偏向、产业偏向和来源偏向的环境污染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文章的结论为解释中国式环境污染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策略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理论支持。即固定资产投资偏向性是影响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机制,充分理解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偏向性和异质性是构建高效率环境污染治理体系的保障。

    2021年08期 No.342 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物流业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研究

    杨博;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物流企业改革创新,为我国物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为研究基础,重新对全国31省(区)进行区域划分,具体分为五大区域。通过三阶段DEA方法测算各省(区)物流业的三种效率值,又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物流业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模型中,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前后,沿海地区的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是位于全国排名的首位;当剔除了外部环境因素以后,全国五大地区的三种效率水平以及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都出现下降,可见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物流业效率的重要原因;最后,从我国物流业综合效率值在全国的分布上来看,是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分布状态,呈现的是全国各地区间高低不一致的二元集聚结构。据此,文章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全国五大地区物流业发展联盟、发挥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培育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物流增长极三点政策建议,保证我国物流业的长远发展。

    2021年08期 No.342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物流业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研究

    杨博;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物流企业改革创新,为我国物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为研究基础,重新对全国31省(区)进行区域划分,具体分为五大区域。通过三阶段DEA方法测算各省(区)物流业的三种效率值,又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物流业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模型中,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前后,沿海地区的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是位于全国排名的首位;当剔除了外部环境因素以后,全国五大地区的三种效率水平以及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都出现下降,可见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物流业效率的重要原因;最后,从我国物流业综合效率值在全国的分布上来看,是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分布状态,呈现的是全国各地区间高低不一致的二元集聚结构。据此,文章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全国五大地区物流业发展联盟、发挥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培育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物流增长极三点政策建议,保证我国物流业的长远发展。

    2021年08期 No.342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兵团经济研究

  •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以新疆兵团为例

    程广斌;李莹;孙雪英;武晓雯;

    文章通过构建兵团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08-2019年兵团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兵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9年兵团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明显提升,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变动趋势;其中,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改善,生态文化意识指数呈现波浪式的攀升态势,而生态资源节约和生态社会发展水平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制约兵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兵团产业结构的长期滞后性发展以及产业生态化水平较低;创新型人才以及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2021年08期 No.342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4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以新疆兵团为例

    程广斌;李莹;孙雪英;武晓雯;

    文章通过构建兵团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08-2019年兵团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兵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9年兵团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明显提升,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变动趋势;其中,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改善,生态文化意识指数呈现波浪式的攀升态势,而生态资源节约和生态社会发展水平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制约兵团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兵团产业结构的长期滞后性发展以及产业生态化水平较低;创新型人才以及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2021年08期 No.342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4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兵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现实困难与实践路径

    韦凤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三农"工作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兵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顺利开局为两者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共荣、生态宜居、组织建设等五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应提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路径,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有效贯通。

    2021年08期 No.342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兵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现实困难与实践路径

    韦凤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三农"工作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兵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顺利开局为两者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共荣、生态宜居、组织建设等五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应提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路径,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有效贯通。

    2021年08期 No.342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财务与金融

  • 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王星;周兴娟;

    文章选取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金融集聚可以显著提升本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对周边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分地区看来,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的影响结果与全国层面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均是负向影响。基于此,在推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同时要制定差异化的金融发展战略。

    2021年08期 No.342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76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王星;周兴娟;

    文章选取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金融集聚可以显著提升本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对周边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分地区看来,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的影响结果与全国层面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均是负向影响。基于此,在推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同时要制定差异化的金融发展战略。

    2021年08期 No.342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76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供应链集中度、企业经营风险与企业绩效——基于结构资本的调节作用

    王蕾;李文科;

    现代企业间传统的竞争已逐渐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关系管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企业结构资本,实证检验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结果表明: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在供应链集中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供应链集中度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较高的结构资本能够强化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且企业较高的结构资本可以促进供应链集中度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缓解,进而增强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从企业经营风险角度探讨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为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实践、提升绩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1年08期 No.342 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20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供应链集中度、企业经营风险与企业绩效——基于结构资本的调节作用

    王蕾;李文科;

    现代企业间传统的竞争已逐渐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关系管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企业结构资本,实证检验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结果表明: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在供应链集中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供应链集中度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较高的结构资本能够强化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且企业较高的结构资本可以促进供应链集中度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缓解,进而增强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从企业经营风险角度探讨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为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实践、提升绩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1年08期 No.342 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20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