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

    肖双喜;桑冬梅;

    绿色农业技术是适应绿色农业发展需要、满足人们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手段。由于现阶段绿色农业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导致绿色农业发展速度迟缓。文章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出发,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得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且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作用大;受教育程度、种植年限、周边户绿色技术采用等因素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技术信息对小农户节药型技术采用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应着力优化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的“供给侧”,加强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技站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合作,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技推广人才支撑。

    2022年03期 No.34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01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合作社参与效应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谢云飞;李胜文;

    近年来政府环境政策压力和绿色农产品需求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现有以个体农户为主要管理单位的生产模式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组织来进行指导与监督,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管理随意性提高,而合作社专业化组织管理特征具有引导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文章基于广东、广西两省(区)2018—2019荔枝种植户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分组回归检验分析合作社参与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影响效应。结果证明:合作社参与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水准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影响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见,合作社应确保维持良好的资质水平,从而保障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中始终处在前沿位置。在此基础上应积极鼓励农户合作社参与,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努力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农村,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有组织可依。

    2022年03期 No.349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6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农民幸福感——基于CFPS(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熊春林;吴晓玲;刘俏;

    合理使用互联网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OLS回归、有序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依据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使用与否、使用认知、使用行为等维度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农民幸福感。结果显示:互联网的使用、使用认知和使用行为均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幸福感,在学习、工作、社交、娱乐、商业活动等不同领域,互联网使用认知、使用行为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应该从农民“用得上、想使用、会使用、能用好”等方面下功夫,提升农民互联网使用认知与能力,破除农民互联网使用不均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农民有效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和充分分享互联网时代美好生活,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03期 No.349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254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乡村振兴

  • 乡贤助力提升农户创业意愿了吗?——参与合作社与未参与合作社的差异

    葛栋栋;彭炼波;刘滨;

    文章使用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课题组(2021)的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乡贤助力对农户创业意愿的影响,并对参与合作社与未参与合作社农户进行不同组别之间的分析。具体来说,“是否愿意创业”与“预期乡贤助力后是否愿意创业”分别用以评估分析横向现实农户创业意愿和纵向预期农户创业意愿。结果表明:乡贤助力对横向现实农户创业意愿与纵向预期农户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提升,但不同组别的结论具有差异性。横向现实农户创业意愿方面,乡贤助力对参与合作社农户的创业意愿提升更大;纵向预期农户创业意愿方面,乡贤助力对参与合作社农户的创业意愿的影响几近于无。由此反思,未参与合作社的农户创业可持续性以及质量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应正确引导未参与合作社农户,使其切实感受合作社的积极作用,而如何破解参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困境以及提升其纵向预期农户创业意愿,是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普遍而关键的问题。

    2022年03期 No.349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脱贫乡村产业振兴困境与对策——以贵州省G村为例

    彭仕兰;李玉娟;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脱贫乡村产业振兴的任务艰巨。文章以案例研究法,通过梳理贵州省脱贫村——G村的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出脱贫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结果表明:(1)在农产品生产阶段,土地等级高低对农业耕作带来挑战,人口流失后,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和农产品产出不佳,农户技术水平低下,耕种方式升级困难。(2)农产品深加工阶段,产业配套水平低下制约农产品产业链衍生,资金匮乏,厂房机械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人才缺乏影响农业公司或合作社管理水平。(3)农产品销售阶段,连锁超市入驻乡镇改变农产品市场环境,无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交易成本高,网络覆盖率低,农户销售渠道受限。基于此,应结合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乡村产业;积极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效应;“有为政府”赋能农村产业资金投入;完善乡村基层设施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2年03期 No.349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101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居民收入与消费

  • 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支出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

    罗芳;陈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利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支出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居民非农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财政支出偏向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城市地区,不利于要素的合理配置,限制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从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3)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会减缓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削弱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再分配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意义重大。

    2022年03期 No.349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62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影响异质性研究

    程中海;邓伟;

    外向型经济受阻背景下,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促进消费是中国经济应对中长期挑战、保持韧性的优质解。文章使用2005—2019年28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影响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层面上看,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正向影响大于东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影响较小;从时间上看,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在经济新常态时期,信息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正向影响增强;从指标上看,信息基础设施通信能力建设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信息服务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显著为正;信息产业化建设中信息产业规模与应用均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

    2022年03期 No.349 61-7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产业集聚与碳排放:促进还是抑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龚新蜀;夏钰;侯敬媛;李丹怡;

    文章基于中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一产集聚和二产集聚均促进碳排放,而三产集聚对抑制碳排放有显著效果。一二、二三和一三产业的共同集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碳排放;地区层面,东中西地区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向大体与全国一致,但区域间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为此,建议政府构建一产、二产集聚与碳排放动态监测的联合预警机制,发挥三产集聚对碳排放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制定东中西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策略。

    2022年03期 No.349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9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评价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

    祝宏辉;杨书奇;

    基于《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对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进行了界定,并以低专利密度型制造业作为对比,通过测算2007—2019年间两类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TFP的增长变动情况,并比较两类自主创新水平差距较为明显的制造业在TFP增长方面的差异。测算结果显示两类制造业的TFP增长率及各分解项均呈现波动下行趋势,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的TFP增长率及各分解项的整体水平高于低专利密度型制造业;技术进步是两类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专利密集型制造业TFP的提升将更依赖于技术效率,低专利密度型制造业则需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提高驱动TFP增长;两类行业内部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更高的自主创新水平能够促进专利密集型制造业TFP的增长,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2022年03期 No.349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书评

  • 见字如面:读《实证论文写作八讲》之感

    张珩;

    <正>年前,在《实证论文写作八讲》付梓不久,西川教授托我为其写个书评。当时我自以为是信手拈来的事儿,便随口答应下来。没想到粗略翻阅一遍却无从下笔,或许是因为自己并不擅长写评介性质的文本。如何来评?怎么评?成了我近期心中的疙瘩。但是,既然答应了,也只能尽我所能,就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解读此书。若有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斧正!

    2022年03期 No.349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9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