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耦合关系及空间效应研究

    徐希瑞;王华书;

    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对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测算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进而测度两者耦合协调度,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而乡村振兴发展总体相对滞后。其次,两者耦合协调程度逐渐向有序、协调的高水平阶段迈进,空间上呈“东高西低”。最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正向溢出效应明显,政府干预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化水平等推动两者协调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业财政投入,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2022年08期 No.354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6K]
    [下载次数:196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湖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王梓懿;陈晨;肖冰果;

    梳理乡村振兴成果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量化模型推动乡村振兴评价的细化。文章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相关文献与政策资料,参照建模准则、函询内容与可靠性检验筛选出5项维度指标以及44项评价指标,并结合综合赋权TOPSIS模型和统计数据来判断湖南省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的乡村振兴进程。研究发现:(1)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乡村振兴水平均呈现增长态势。(2)相较地形复杂与农林牧渔业发展受限的湘西地区(0.737)与湘中地区(0.802),拥有产业基础、生态优势及匹配政策的湘北地区(0.9115)与湘东地区(0.863)乡村振兴水平更高。(3)各市州应明确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地形地势、人才队伍和科技投入与振兴战略的相关性及重要度,并加速推进特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教育发展和科技投入以及接轨“三高四新”战略来完善现有发展模式。

    2022年08期 No.354 11-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2K]
    [下载次数:172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数字经济

  • 数字经济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资源、技术与效率的中介效应

    张思源;张鸿帅;王春枝;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文章以中国30个省域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使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数字经济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和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全国整体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于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东西部地区。(2)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是数字经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两个重要机制性因素,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对两者的影响间接改变其自身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从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数据共享等方面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2022年08期 No.354 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1K]
    [下载次数:100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居民收入与消费

  •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

    沈慧翠;朱洋洋;黄大勇;

    基于2011—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8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并从结构和区域两个角度考察这种影响的异质性,此外,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且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具有促进效应,其中覆盖广度的作用效果最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西南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减缓效应高于西北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来间接缩小消费差距。据此,提出加快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优化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推动西南西北地区协调发展、加大西部农村地区扶持力度的建议。

    2022年08期 No.354 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8K]
    [下载次数:170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脱贫农户的收入不均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幕阜山区S县的证据

    陈志;许佳慧;吴海涛;

    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以收入不均等为代表的相对贫困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出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及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缓解脱贫农户收入不均等状况将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幕阜山区S县调查数据测度当前脱贫农户收入不均等状况,探究影响其收入不均等的核心因素。研究发现:脱贫农户收入不均等状况较脱贫前有较大缓解,但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系数的绝对值仍处在偏大的区间;同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因素对脱贫农户的收入不均等状况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为此,要注重农户人力资本的培育、社会资本的巩固和物质资本的积累,确保脱贫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能力稳定提升,进一步缓解收入不均等状况,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

    2022年08期 No.354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8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反贫困

  • 后脱贫时代连片特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测度与返贫防治——基于南疆四地州的调查数据

    王蕾;李亚莉;穆晓央;

    后脱贫时代,根据多维贫困最新表现对现有的贫困标准进行修订与提升,对于科学测度我国贫困现实和推进贫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9年新疆南疆四地州地区481份有效问卷数据,采用A-F双重临界值法,探索进入相对贫困阶段初期南疆四地州脱贫农户在收入、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水平四个维度的“相对剥夺感”。结果表明:从多维贫困程度看,多维贫困发生率为22.45%,多维贫困指数为0.0794;从多维贫困组成看,农户在收入和做饭燃料指标的“相对剥夺感”均最严重,其次是卫生设施和受教育年限指标。为此,应充分发挥南疆四地州自身资源和区域条件优势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完善生活基础设施三条返贫防治建议,为脱贫群体提供生活发展保障,改善农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022年08期 No.354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5K]
    [下载次数:5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产业经济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唐勇;王蓉;刘冬建;

    为探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使用邻接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采用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整体而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而言,其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东、中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其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反而大于对本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有效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加大科研投入、注重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

    2022年08期 No.354 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8K]
    [下载次数:4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团纺织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何剑;乔智宏;

    纺织业作为兵团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其健康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兵团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利用产业关联理论与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剖析了兵团纺织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及其演变趋势,以期正确地认识和评估纺织业作用和地位变迁。研究发现:兵团纺织业的关联产业范围广泛,与自身和农林牧渔产品及服务关系密切,与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等下游产业的关联性略显不足;纺织业产品附加价值低,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纺织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较强,受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较弱;纺织业更多地依靠出口刺激产出增加,但消费的拉动作用在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和扩大有效投资等对策建议,以实现兵团纺织业的优化升级。

    2022年08期 No.354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7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新生代村干部的崛起及对乡村发展与治理的影响

    王天宇;阮俊虎;王韬;

    新生代村干部对比传统村干部有着年轻化、知识化、阅历丰富化、时代化等特征。新生代村干部直接负责农村各项工作,对于农村发展起到引领、示范的重要作用,能帮助农村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的复杂形势,在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及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提高新生代村干部物质待遇、逐步推进新生代村干部职业化、畅通选拨新生代村干部升职通道、加强新生代村干部约束监管,助力新生代村干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2022年08期 No.354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3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棉田白色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王太祥;

    <正>新疆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与地膜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密不可分的。在棉花生产中,棉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大量使用0.008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这些地膜老化快、易破碎、难回收,再加上人工捡拾成本高,大量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极为严重的白色污染,危及到棉田生态和棉花产业的安全。因此,加强棉田白色污染的治理研究刻不容缓。

    2022年08期 No.354 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