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

  •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发展

    姜招朋;

    城乡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消除制度性、历史性因素所造成的区域、城乡资源配置被边缘化的问题,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继而实现现代化。回顾我国发展进程发现:中国城乡关系是从分离、对立到融合,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的过程,此过程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境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道路。现阶段,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容性较差,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城乡空间结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文章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等层面进行战略统筹,树立科学的城乡融合理念,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制;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以数字科技赋能城乡产业,孕育更多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

    2024年01期 No.371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6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发展

    姜招朋;

    城乡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消除制度性、历史性因素所造成的区域、城乡资源配置被边缘化的问题,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继而实现现代化。回顾我国发展进程发现:中国城乡关系是从分离、对立到融合,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的过程,此过程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境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道路。现阶段,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容性较差,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城乡空间结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文章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等层面进行战略统筹,树立科学的城乡融合理念,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制;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以数字科技赋能城乡产业,孕育更多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

    2024年01期 No.371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6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考虑非农转移异质性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迁移谜题”的再解释

    王猛;葛继红;刘晨;

    传统二元经济模型没有考虑非农转移的异质性,因而无法解释中国“迁移谜题”。文章通过构建一个考虑非农转移异质性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将永久性转移和非永久性转移同时纳入理论分析,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存的现象进行再解释,并增强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缩小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劳均产出差距要求农业部门保持较高的劳均土地增长率,如果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由非永久性转移演变为永久性转移,农业部门劳均土地和劳均产出的增长就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可能进一步缩小。进一步,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对两部门均衡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长期中,“迁移谜题”可能会因非农部门的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而消失,因为农村劳动力可以逐步在城镇寻求充分就业而完成永久性转移。最后,本文提供了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相关的若干特征事实以及政策建议。

    2024年01期 No.371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考虑非农转移异质性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迁移谜题”的再解释

    王猛;葛继红;刘晨;

    传统二元经济模型没有考虑非农转移的异质性,因而无法解释中国“迁移谜题”。文章通过构建一个考虑非农转移异质性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将永久性转移和非永久性转移同时纳入理论分析,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存的现象进行再解释,并增强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缩小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劳均产出差距要求农业部门保持较高的劳均土地增长率,如果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由非永久性转移演变为永久性转移,农业部门劳均土地和劳均产出的增长就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可能进一步缩小。进一步,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对两部门均衡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长期中,“迁移谜题”可能会因非农部门的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而消失,因为农村劳动力可以逐步在城镇寻求充分就业而完成永久性转移。最后,本文提供了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相关的若干特征事实以及政策建议。

    2024年01期 No.371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

    李明亮;余国新;蒲娟;穆佳薇;

    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SBM-GML指数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20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产生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提升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经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以人均土地规模为门槛变量,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单一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因此,应加大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加强各地区间的农业交流并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

    2024年01期 No.371 23-3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9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

    李明亮;余国新;蒲娟;穆佳薇;

    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SBM-GML指数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20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产生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提升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经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以人均土地规模为门槛变量,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单一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因此,应加大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加强各地区间的农业交流并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

    2024年01期 No.371 23-3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9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科技金融政策改善了城市空气污染吗?——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程广斌;马晓琛;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金融手段助力创新发展,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于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试点政策显著抑制了城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和工业烟(粉)尘排放,且随着政策不断推进,该抑制效应呈现增强态势;(2)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通过提高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路径改善城市空气污染;(3)科技金融政策对空气污染的抑制作用因城市的地理区位、人口规模、科技投入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认为应根据不同地区禀赋条件,完善地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强化科技金融治理,推动科技企业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传统行业的环境友好化改造。

    2024年01期 No.371 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科技金融政策改善了城市空气污染吗?——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程广斌;马晓琛;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金融手段助力创新发展,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于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试点政策显著抑制了城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和工业烟(粉)尘排放,且随着政策不断推进,该抑制效应呈现增强态势;(2)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通过提高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路径改善城市空气污染;(3)科技金融政策对空气污染的抑制作用因城市的地理区位、人口规模、科技投入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认为应根据不同地区禀赋条件,完善地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强化科技金融治理,推动科技企业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传统行业的环境友好化改造。

    2024年01期 No.371 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产品加工与贸易

  • 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研究

    叶苡辰;谢颖;邓敏;关婉盈;喻美辞;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金融自由度、政府效能、关税水平以及自贸协定均显著提高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而货币自由度、政府稳定指数、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政府控制均显著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从贸易国别看,中国对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出口效率较低,但其出口贸易潜力较大;从农产品分类看,中国的水产品和蔬菜水果出口可增长空间较大。为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农业合作。

    2024年01期 No.371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23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研究

    叶苡辰;谢颖;邓敏;关婉盈;喻美辞;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金融自由度、政府效能、关税水平以及自贸协定均显著提高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而货币自由度、政府稳定指数、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政府控制均显著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从贸易国别看,中国对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出口效率较低,但其出口贸易潜力较大;从农产品分类看,中国的水产品和蔬菜水果出口可增长空间较大。为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农业合作。

    2024年01期 No.371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23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数字经济

  • 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实证分析

    黄磊;黄思刚;熊晓炼;

    做好农村家庭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使用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和创业水平、提升农村家庭的金融素养和保险参与间接降低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而通过增加农村家庭的相对收入和净资产,直接降低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边际效应在不同特征的家庭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且不同数字金融使用类型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借贷反而提高了农村家庭发生财务脆弱的概率。因此,应持续深入推进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结合农村地方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数字金融,同时加强对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为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01期 No.371 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3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实证分析

    黄磊;黄思刚;熊晓炼;

    做好农村家庭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使用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和创业水平、提升农村家庭的金融素养和保险参与间接降低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而通过增加农村家庭的相对收入和净资产,直接降低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边际效应在不同特征的家庭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且不同数字金融使用类型对农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借贷反而提高了农村家庭发生财务脆弱的概率。因此,应持续深入推进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结合农村地方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数字金融,同时加强对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为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01期 No.371 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3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字金融参与对农村居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

    刘莎;刘瑞瑞;张艺婷;

    农民创业为推进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而数字金融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契机。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参与对农村居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并从信贷约束和信息约束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参与影响农村居民创业决策的中间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农村居民参与数字金融水平远远大于非创业农村居民;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参与通过缓解农村居民的信贷约束和增加信息可得性正向促进农村居民的创业决策;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参与对东部地区、较高学历、身体状况健康的农村居民创业决策影响效果更大。鉴于此,提出通过普及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加大中西部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教育程度,为农村居民创业提供更加便捷可行的渠道。

    2024年01期 No.371 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字金融参与对农村居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

    刘莎;刘瑞瑞;张艺婷;

    农民创业为推进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而数字金融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契机。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参与对农村居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并从信贷约束和信息约束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参与影响农村居民创业决策的中间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农村居民参与数字金融水平远远大于非创业农村居民;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参与通过缓解农村居民的信贷约束和增加信息可得性正向促进农村居民的创业决策;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参与对东部地区、较高学历、身体状况健康的农村居民创业决策影响效果更大。鉴于此,提出通过普及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加大中西部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教育程度,为农村居民创业提供更加便捷可行的渠道。

    2024年01期 No.371 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虚拟品牌社区角色压力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研究

    范公广;张笑;

    角色压力作为影响个体行为的压力源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式组织中,鲜有学者关注角色压力在非正式组织中的作用。文章基于角色压力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讨虚拟品牌社区角色压力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及中介机制。通过收集309名虚拟品牌社区成员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角色压力越大越可能促使顾客产生抱怨行为;角色压力不仅会直接影响顾客抱怨行为的产生还会通过影响顾客倦怠进而影响顾客抱怨行为;个体所拥有的个人资源会负向调节角色压力与顾客倦怠的关系。

    2024年01期 No.371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虚拟品牌社区角色压力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研究

    范公广;张笑;

    角色压力作为影响个体行为的压力源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式组织中,鲜有学者关注角色压力在非正式组织中的作用。文章基于角色压力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讨虚拟品牌社区角色压力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及中介机制。通过收集309名虚拟品牌社区成员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角色压力越大越可能促使顾客产生抱怨行为;角色压力不仅会直接影响顾客抱怨行为的产生还会通过影响顾客倦怠进而影响顾客抱怨行为;个体所拥有的个人资源会负向调节角色压力与顾客倦怠的关系。

    2024年01期 No.371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征文启事

    <正>《新疆农垦经济》创刊于1981年,是由石河子大学主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刊物、也是兵团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经济类刊物,刊物被中国知网等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入选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长期以来,杂志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我国农垦事业和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刊理念。为国内从事农业经济研究、为兵团系统从事宏观经济和农垦改革发展事业研究的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作为兵团农垦事业改革与发展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农业经济研究领域以及全国农垦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024年01期 No.37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文启事

    <正>《新疆农垦经济》创刊于1981年,是由石河子大学主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刊物、也是兵团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经济类刊物,刊物被中国知网等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入选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长期以来,杂志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我国农垦事业和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刊理念。为国内从事农业经济研究、为兵团系统从事宏观经济和农垦改革发展事业研究的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作为兵团农垦事业改革与发展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农业经济研究领域以及全国农垦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024年01期 No.37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