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 数实融合对中国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刘文淘;刘永文;李睿;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成为我国进入新阶段需要面临的问题。文章考虑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作为手段,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收敛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共同富裕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助于本地和空间关联地共同富裕的实现,经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数字技术发展越落后的地区,数实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效果越明显;我国数实融合与共同富裕都存在时空收敛特征,随时间推移波动性减小,区域间差距缩小,数实融合的收敛特性有助于共同富裕的时空收敛。建议以我国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以数字金融为工具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2024年04期 No.374 1-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8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创业活跃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程静;郝雯利;杜震;曾小艳;

    为深入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章在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该结论在考虑稳健性和内生性后依然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创业活跃度提升共同富裕水平;(3)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非线性影响受到创业活跃度的调节;(4)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均能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其中,数字化程度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最明显;(5)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更为显著。综上,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鼓励大众创业,完善创业活动所需的营商环境,发挥创业活跃度的积极作用;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因地施策,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

    2024年04期 No.374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5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乡村振兴

  • 传承与超越:乡村振兴视域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蒋宇;谌玉梅;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新乡贤已经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坚强力量。从历史上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对古代“乡绅之治”的传承和超越,传统乡绅和新乡贤在主体特征、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存在高度契合。新时代,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基于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和自身乡土情怀的推动。当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还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从个体层面来看,新乡贤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角色定位不太清晰;从社会层面来看,新乡贤社会认可程度较低,保障措施比较匮乏;从制度层面来看,新乡贤培育机制不够健全,参与机制有待完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从增强新乡贤自身建设、激发新乡贤参与动力和健全新乡贤相关制度等方面入手,开启乡村治理新征程。

    2024年04期 No.374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91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脉脉温情难复归?半熟人社会与乡村共同体的嬗变

    王天翼;

    中国传统村庄可以被视为多重功能复合的共同体,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显著嬗变。其中聚居共同体由于人口流动受到影响,经济共同体遭到传统经济结构解体威胁,政治共同体随着村庄权力格局变化而变化,文化共同体则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找寻着新的定位。以上变化并非预示着乡村共同体也会遵从“现代化—传统消弭”逻辑而走向消亡,半熟人社会公私边界日渐分明、工具理性倾向明显、社会资本总量减少等诸多特点有助于解释乡村共同体的嬗变机制。国家力量下沉、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为乡村共同体重建和复兴提供了乐观前景,乡村共同体依旧有其延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024年04期 No.374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三农政策研究

  • 中国秸秆资源管理政策综述与建议

    孙善侠;沈玉琴;

    近年来,针对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中国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控制污染并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文章收集整理了1999—2023年间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的秸秆资源管理政策文件,分为秸秆焚烧管理、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能源产业规划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协调配合下,秸秆焚烧监管逐步实现了从人力防控到技术防控的转变。然而,仅仅依靠禁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探索合理的秸秆利用方式成为秸秆资源管理的重要思路。国家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秸秆资源利用的总体方向和思路;各地结合自身的秸秆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也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总体上,在各级政策的引导下,全国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也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东北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依旧严峻,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标准偏低,部分地区秸秆发电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不到位,关键技术研发滞后等。因此,国家还需要完善秸秆焚烧管理机制,加强东北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秸秆过腹还田,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设立生物质发电专项补贴目录,以及加大相关科技研发投入。

    2024年04期 No.374 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下载次数:226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城乡融合

  • 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市场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关键堵点与政策因应

    顾相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城乡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将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城乡要素市场结合思考,准确把握二者的内在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存在滞后,市场在城乡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待于提升,城乡二元制结构与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矛盾。因此,应加快推进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资本市场普惠乡村振兴,培育城乡统一数据要素市场赋能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破除各类要素市场在城乡区域间的多轨运行和分割,推动各类要素市场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现城乡要素市场有机融合发展。

    2024年04期 No.374 5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46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了吗?

    朱金鹤;李喜盈;

    文章基于熵权TOPSIS法分别测度了2011—2020年省际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耦合协调函数测算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选取工具变量与更换估计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升级和促进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两方面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深度利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平台来激发城乡产业资源潜力并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2024年04期 No.374 69-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03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数字经济与企业现金持有——基于营商环境和行业竞争的视角

    吴春贤;王晓庆;高省亮;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渠道机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业竞争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降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代理成本、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数字经济也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据此,提出加大数字基础建设投资,“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2024年04期 No.374 7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5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四四团:科技助力春耕生产 万余亩籽粒玉米播种忙

    石海;王明轩;

    <正>眼下正是籽粒玉米播种的关键时期,一四四团15个连队的职工们不误农时抢抓先机,积极开展机械化播种作业,让科技助力玉米种植跑出“加速度”,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助推团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4月11日,在一四四团4连职工张莉的一块190亩农田里,一台大马力机械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指引下正欢快地进行籽粒玉米播种作业。点穴、播种、覆土、刮平,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一派繁忙景象。

    2024年04期 No.37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49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十四团:党建引领“林长制”走向“林长治”

    郭彩梅 ;张天鹏 ;王秀川;

    <正>春季气候干燥,容易发生火灾。4月6日,在二十四团园一连的新植林里,该连党支部书记李军正带着两委成员排查火险隐患,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排除。李军告诉笔者:“从日常巡护到宣传、从病虫害防治到林地防火,都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同时还要及时制止破坏林地的违法行为。”作为连级林长制,李军每天都要巡护林地。此外,李军还通过微信群、电话或入户走访的方式向职工群众宣传林业保护政策以及防火知识,提醒大家不要随意焚烧杂物、丢弃烟头等,避免引起林地火灾。

    2024年04期 No.37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49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