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乐;基于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文章回顾了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演变轨迹,分析了高度集中统一经营、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双层经营体制的利弊和土地承包租赁户对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的意愿。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有其自身特点并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和双层经营会长期共存,并分别适宜于不同国有农场;双层经营体制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并不矛盾,可通过国有农场服务规模化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国有农场农业统一经营服务管理水平既与种植结构有关,也与农场农业经营管理型人才有关;职工家庭农场(经营)会演变为家庭农场(经营),家庭农场和公司农场的农业生产经营都存在规模适度问题;国有农场要回归单一企业属性,建立经营管理型人才选聘、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与双层经营体制有关的承包租赁主体、承包租赁费调整机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双层经营体制转换为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至少需要具备非农就业机会多、农场经济实力强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等三个条件。因此,应全面启动国有农场企业化和公司化改革、规范职工家庭承包租赁制度、加强双层经营体制转换为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指导。
2024年07期 No.377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