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论道

  • 农垦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集中还是分散?

    廖洪乐;

    基于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文章回顾了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演变轨迹,分析了高度集中统一经营、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双层经营体制的利弊和土地承包租赁户对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的意愿。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有其自身特点并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和双层经营会长期共存,并分别适宜于不同国有农场;双层经营体制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并不矛盾,可通过国有农场服务规模化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国有农场农业统一经营服务管理水平既与种植结构有关,也与农场农业经营管理型人才有关;职工家庭农场(经营)会演变为家庭农场(经营),家庭农场和公司农场的农业生产经营都存在规模适度问题;国有农场要回归单一企业属性,建立经营管理型人才选聘、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与双层经营体制有关的承包租赁主体、承包租赁费调整机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双层经营体制转换为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至少需要具备非农就业机会多、农场经济实力强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等三个条件。因此,应全面启动国有农场企业化和公司化改革、规范职工家庭承包租赁制度、加强双层经营体制转换为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指导。

    2024年07期 No.377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三农问题

  • 土地互换对村庄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

    蒋海燕;王士海;

    土地互换是促进地块规模与经营规模同步增长的有效举措,对当地土地流转市场的影响值得探究。文章基于山东和安徽两省232个村庄层面的调查数据样本,以村庄土地租金为切入点分析了土地互换对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互换显著推动了村庄平均土地流转租金的上涨,其机理在于土地互换增加农户土地转入需求,同时降低农户土地转出概率,进而改变了村庄土地流转市场的供求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庄、存在撂荒土地的村庄以及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庄,土地互换对土地流转租金的提升作用尤为显著。文章讨论了土地互换对土地流转市场和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影响,对深化农业经营制度认识和完善“小田并大田”等细碎化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2024年07期 No.377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中国老人农业的生成逻辑、现状探析与发展路径

    宋伟;王世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城乡二元结构、“半工半耕”家计选择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同作用下,逐步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老人农业现象。中国老人农业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缓解了老年农民养老压力。但当前中国老人农业也面临着突出问题,中国老人农业对农业技术的应用具有相对排斥性,农民市民化影响中国老人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增加中国老人农业的挑战性。正视和关照中国老人农业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平原型老人农业经营方式和探索山地型老人农业合理发展路径。

    2024年07期 No.377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粮食问题

  • “两个结合”视域下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内涵意蕴、理论创新与实践进路

    徐兴豪;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粮食安全的普遍真理,又立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国情农情,还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彰显着“两个结合”的理论品质。坚持运用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价值立场;要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中国特色;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人地关系;要坚持问题导向,优化粮食结构;要坚持系统观念,掌握科学方法;要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

    2024年07期 No.377 32-3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5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分析

    李锦;李明亮;蒲娟;余国新;

    数字普惠金融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看,覆盖广度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分环节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作用大于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分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对主销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优于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力资本提升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自身门槛作用。未来应深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粮农金融素养与数字技能,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7期 No.377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15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城乡融合

  • 关系资本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交往的机制分析

    倪超军;武伟;

    关系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流动人口迁移和居留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流量和存量角度,采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关系资本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资本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进一步发现,关系资本对农业户口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要大于非农户口,且关系资本对新、老生代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均有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与本地人的社会交往不仅可以直接提高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而且还在关系资本对其定居意愿影响中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基于此,文章从健全流动人口正式制度,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2024年07期 No.377 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4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乡村振兴

  • 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困境与突破

    张妍馨;闻丽英;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以及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案例研究法,枚举实践中利用闲置农宅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最常见的五种表现形式,从规划、资金、人才、监管及环境五个维度上剖析闲置农宅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整体开发规划、强化政策扶持以吸引社会资本、优化人才激励措施和发展环境、健全乡村旅游产业的政府监管、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等方面来探索解决路径。

    2024年07期 No.377 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10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主体意识提升研究

    孔令芝;

    农民主体意识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现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民主体意识的提升主要受限于农民自我认同感不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创新意识不足以及农村缺乏人才支撑等方面,要从厚植乡村文化沃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及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赋能农民主体意识的提升,激发农民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07期 No.377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6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 ]

企业管理

  • 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石冠峰;王锦慧;刘澳龙;

    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和保持健康发展越来越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相互帮助,员工帮助行为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引入心理可得性作为中介变量,双元自恋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平台型领导影响员工帮助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两个时间点收集到的308份员工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平台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帮助行为;心理可得性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帮助行为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欣赏型自恋不仅正向调节心理可得性对员工帮助行为的积极影响,而且增强了心理可得性的中介效应;敌对型自恋不仅负向调节心理可得性对员工帮助行为的积极影响,而且削弱了心理可得性的中介效用。研究结论丰富并拓展了平台型领导的结果研究和理论框架,为企业激发员工帮助行为提供实践指导。

    2024年07期 No.377 8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6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葡萄+西瓜” 一地双收 “甜蜜”加倍

    肖雨婕;

    <正>7月8日,走进二十四团园一连的葡萄地里,职工侯艳勤正在忙着除草,一个个饱满圆润的西瓜藏在绿油油的葡萄藤蔓下,映照着丰收的甜蜜。“葡萄喜光,西瓜耐阴,藤上挂着“金果”,地下长着“金瓜”,二者在生长过程中互不干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能实现一地双收,为职工群众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该连特聘农技员黄新杰说据了解,候艳勤夫妻俩种了3 0亩葡萄地,在种植阳光玫瑰后,考虑到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于是决定套种西瓜,实现一地“双收”,预计秋收西瓜产量能达到1.5吨,收入1500左右。

    2024年07期 No.37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7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夏收正当时 小麦收割忙

    汪振玉;

    <正>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一二八团十五连1504亩冬小麦陆续成熟,职工们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抢割,有序开展夏收作业,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6月2 6日,在十五连职工王军的麦田里,金黄色的麦浪翻涌,收割机正穿梭在田间,一簇簇麦穗被卷入收割机仓,切割、剥壳、脱粒,颗颗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里倾泻而下,满目金黄。胡小军看着忙碌的收割机,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2024年07期 No.377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7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