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贝贝;毛伟;徐小怡;渔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渔业强国的强大动力。文章旨在测度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对其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探究,为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提供实践依据。基于2011—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核密度、马尔科夫链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动态演进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持续上升,其中,新质劳动者指数最高;中国省域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具有稳定性,在相邻年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概率较小,地理空间因素能在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总体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逐渐成为渔业新质生产力差异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深刻理解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正视其发展进程中的短板问题,重点关注各地渔业新质生产力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4年10期 No.380 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4K] [下载次数:5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