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

  • 促进或是抑制:农业生产性贷款对农户撂荒行为的影响

    朱婷;方凯;黄灏然;孙东升;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农地撂荒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囿于数据获取难度大,农业生产性贷款对于农地撂荒行为是否存在“平滑效应”,尚未有定论。文章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开展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性贷款确实有效抑制了农地撂荒行为,通过内生性检验后,结果呈现稳健性。(2)机制分析发现,耕地转入在农业生产性贷款影响农地撂荒行为过程发挥中介效能。(3)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生产性贷款对于中西部地区农地撂荒行为风险有平滑效应,对于纯农户和较小规模农户效果同样显著。(4)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贷款策略和外包服务市场构建策略有协同效应。因此,应持续落实农业生产性贷款支农策略,深化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配套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鼓励各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提高金融策略与地方农地治理目标的适配性,进一步激发涉农信贷对农民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

    2025年05期 No.387 1-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0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就地城镇化能否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罗蓉;刘高宏;

    提升居民幸福感是新时代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就地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201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出发,运用有序Probit模型研究就地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1)就地城镇化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幸福感,这一结果在通过工具变量法、PSM方法、更换计量模型和替换被解释变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就地城镇化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老一辈农村居民、本村居内非农就业农村居民和高技能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产生更大的正向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就地城镇化可通过增加个人收入、强化社会联结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来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结果为当下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5期 No.387 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1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中国式现代化

  • 中国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发展趋势与空间特征

    徐秋艳;赵赛伟;

    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和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给金融治理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为科学准确地刻画中国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莫兰指数等方法评估并分析了中国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发展趋势与空间特征。研究发现,中国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最高;中国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总体上表现出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也展现了较强的地区收敛特征。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快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促进金融机构创新和加强省际金融监管经验交流等建议。

    2025年05期 No.387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2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农业经济组织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协同发展:实现逻辑与水平测度

    汪漪;

    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有效治理的高效耦合为引擎,建立内部动力机制,全要素式地激发乡村活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在主体维度上具有相通性,在目标维度上具有契合性,在内容维度上具有一致性。文章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度模型,对2012—2022年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已达到高度耦合水平,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耦合协同发展,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塑造治理权威,加强治理资源投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2025年05期 No.387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组织支持如何影响农户电商参与行为?——来自苹果主产区微观调研数据的证据

    张浩楠;闫小欢;

    组织支持是推动农户参与农村电商的有力支撑,直接影响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展和农户交易成本降低。文章采用陕西和甘肃两省苹果主产区的47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组织支持如何影响农户电商参与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对于农户参与农村电商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制度支持、情感支持和工具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中介效应回归表明,组织支持通过降低农户的信息成本和谈判成本,推动农户参与农村电商。异质性分析表明,拥有电脑和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在电商参与方面更容易受到组织支持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增强对入社农户的组织支持力度、降低农户的电商运营成本、简化电商平台入驻手续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2025年05期 No.387 45-5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5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生态经济

  • PPP模式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研究

    赵晶晶;葛颜祥;许梦醒;

    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PPP项目参与主体间的稳定合作,保障流域生态保护PPP项目运行的有效性,文章借助有限理性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在第三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约束下,私人主体与政府部门合作的复制动态及演化稳定策略,进一步分析实现演化策略稳定性的关键条件。结果表明,第三方监管部门约束下,该演化博弈的稳定性与私人主体获取的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密切相关,实现最优稳定策略的关键在于第三方监管部门对违约一方的惩罚额度要高于政府部门履约给予私人主体的财政支持;政府部门履约时,私人主体采取“正向行为”策略所获取的收益要高于采取“机会主义”策略时所获取的收益。基于演化博弈结果,提出提升项目整体收益率以保障私人主体收益、加快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PPP项目规范文件、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PPP项目参与主体间的风险共担机制,以期增强PPP项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领域中应用的可持续性。

    2025年05期 No.387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组态视角下兵团高耗能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龚新蜀;杨尚举;

    提高高耗能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深入推进绿色转型是兵团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文章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9-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耗能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GTFP),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市场化、外商投资、研发投入、数字经济、环境规制、绿色金融6个条件变量对GTFP的组态效应,从而得出兵团高耗能产业GTFP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兵团高耗能产业GTFP稳步增长但并未达到有效值1,且各细分行业GTFP存在差距。(2)单个条件变量并不构成兵团高耗能产业GTFP提升的必要条件,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推动GTFP提高上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3)存在三种高耗能产业GTFP提升路径,即“市场化-外商投资-研发投入”驱动型路径,“市场化-环境规制-数字经济”驱动型路径,“市场化-环境规制-绿色金融-数字经济协同”驱动型路径。并针对不同产业从市场化改革、外商投资、研发投入、数字经济、环境规制、绿色金融等方面分别提出针对性对策组合,助推兵团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

    2025年05期 No.387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农业企业管理

  • 多元化经营与粮油加工企业技术效率——基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实证分析

    王舒娟;李泽;蔡荣;

    粮油加工企业作为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撑主体,在多重不确定性风险下,其多元化经营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尤为重要。文章以2010—2022年国内A股市场上市粮油加工企业为样本,采用非参数最小二乘法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测度企业技术效率,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多元化经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同时,从融资约束、要素投入结构、资源利用率三个路径剖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粮油加工企业技术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多元化经营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要素投入结构而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与此同时也可能降低资源利用率,从而对技术效率产生抑制作用,但综合来看其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最终显著提升粮油加工企业的技术效率。本研究有助于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为推动我国粮油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益的战略参考。

    2025年05期 No.387 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6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信息加工视角下绿色广告诉求对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范公广;王舒婷;

    本研究从消费者信息加工视角出发,基于心理抗拒理论、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说服知识模型,通过二手数据法和情景实验法发现:具体诉求的绿色广告效果通常优于抽象诉求的绿色广告效果;绿色广告诉求方式(抽象vs具体)与消费者认知需求(高vs低)交互作用于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高认知需求消费者与抽象诉求匹配、低认知需求消费者与具体诉求匹配能促进其有机食品购买意愿,心理抗拒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有机食品营销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建议,企业在开展有机食品广告营销时,要关注绿色广告诉求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结合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优化绿色广告诉求策略,更要关注心理抗拒在其中的作用及应对策略。

    2025年05期 No.387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7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芦笋破壁黄沙地 特色产业助增收

    施长昊 ;杨力荧;

    <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十一团十四连,一场绿色奇迹正在上演——230亩优质芦笋在沙地上茁壮成长,成为当地农业转型的新名片。4月15日,这片“沙漠绿洲”迎来了首个采收季。走进十一团十四连3支5斗4号地,纵横交错的翠色茎秆整齐排列,新发的芦笋株株饱满鲜嫩,翠绿嫩茎与金黄沙粒形成鲜明对比。五十余名采收工人手持特制剪刀,在田垄间穿梭,指尖翻飞间,一根根水灵灵的嫩笋精准落入背篓,处处呈现出一幅春日繁忙的丰收景象。

    2025年05期 No.38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春风化雨润无声 庭院经济谱华章

    施长昊 ;杨力荧 ;谭玉魁;

    <正>春风和煦,春意盎然。4月25日,走进十一团一连,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道路旁,树木正沐浴在和煦温暖的阳光下,焕发生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正开启一场与春的浪漫约会。走进职工郑大琼的农家小院,草莓藤攀着竹架生长,葡萄蔓爬满廊架,杏树青果压枝,满园生机盎然。提起连队变化,正在调试直播设备的郑大琼笑盈盈地说:“从前刮风吃土、

    2025年05期 No.387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