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农业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南疆三地州为例Spatial Patter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s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A Case Study on Three Prefectures in Southern Xinjiang
王艳;孙朔;
摘要(Abstract):
研究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多功能对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疆三地州24个县域为评价单元,运用功能评价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南疆三地州县域农业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南疆三地州县域农业多功能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县域之间差距较大,分功能协调发展有待加强;农业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多功能空间分布呈现“单峰型”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结构,分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农业多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主要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和地区非农化发展水平是其主导因素。因此,坚持功能拓展、互联互通、科技赋能和因地制宜对于促进农业多功能深化发展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KeyWords): 农业多功能;空间格局;驱动因素;生态脆弱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XMZ062);; 兵团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YB07);; 自治区社科联项目(项目编号:2022ZJFLY49)
作者(Authors): 王艳;孙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姚毓春,李冰.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逻辑、方向与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03):161-171,188.
- [2]魏后凯,崔凯.建设农业强国的中国道路:基本逻辑、进程研判与战略支撑[J].中国农村经济,2022(01):2-23.
- [3]樊祖洪,熊康宁,李亮,等.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31(02):482-491.
- [4]董建红,张志斌,张怀林,高发文,张文斌,公维民.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及驱动机制——以宁夏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2):162-173.
- [5]刘愿理,廖和平,李靖,等.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0,34(02):75-83.
- [6]KERBLER B.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policy[J]. Urbani Izziv,2006,17(1-2):106-113.
- [7]FERREIRA D J,ZANINE A M. Challenges Facing Pasture In The Context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In Brazi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International,2014,4(12):1793-1811.
- [8]吕耀.基于多维评价模型的农业多功能性价值评估[J].经济地理,2008(04):650-655.
- [9]TAKATORI Y. The Multi-Functional System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Suburbs of Tokyo:A Case Study in the Nishi-Ooizumi Area of Nerima Ward,Tokyo[J]. Journal of Geography(Chigaku Zasshi),2000,109(3):401-417.
- [10]谭雪兰,安悦,苏洋,等.长株潭地区农业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J].地理科学,2018,38(05):708-716.
- [11]房艳刚,刘本城,刘建志.农业多功能的地域类型与优化策略——以吉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9):1349-1360.
- [12]刘本城,房艳刚.辽中南城市群农业多功能演变特征与地域模式[J].地理科学,2020,40(10):1720-1730.
- [13]王浩,肖亚朋,王凯.基于动态因子分析的江苏省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132-134.
- [14]李梦桃,周忠学.基于多维评价模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09):1275-1284.
- [15]钟源,刘黎明,刘星,等.农业多功能评价与功能分区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3):93-100.
- [16]高洁宇,彭静.武汉市农业多功能分类量化评价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9):156-165.
- [17]杨忍,刘芮彤.珠三角城市群地区都市农业功能演变及其协同—权衡关系[J].地理研究,2022,41(07):1995-2015.
- [18]刘建志,房艳刚,王如如.山东省农业多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2):2901-2915.
- [19]李东,由亚男,马长发,等.干旱区绿洲城镇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03):86-98.
- [20]张建勋,夏咏.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测度与时空分异特征——来自新疆南疆四地州的证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04):88-93.
- [21]李东,邢素珍,关靖云,等.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减贫需求与扶贫对策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9,42(04):933-942.
- [22]璩路路,刘彦随,周扬,等.罗霄山区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响应——以井冈山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10):3468-3481.
- [23]吴克华,苏维词,贾真真,等.基于GIS与地理探测器的旅游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力分析——以贵州为例[J].地理科学,2022,42(05):841-850.
- [24]徐新良,刘洛,蔡红艳.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http://www. resdc. cn/DOI), 2017. DOI:10.12078/2017122301.
- [25]牛雅萱,吴世新,郭晨宇,等.新疆县市“三生”功能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21,44(06):1821-1835.
- [26]林金萍,雷军,吴世新,等.新疆绿洲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0,39(05):1182-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