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研究: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Study on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s: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周利平;李翔;左缘缘;
摘要(Abstract):
研究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发展对化解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对中国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并对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地区差异、空间相关性、收敛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我国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保持初级协调水平,表现为共同发展型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2)总体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超变密度贡献和地区内差异。(3)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时空跃迁类型上表现出低流动性特征和高度空间稳定性特征。(4)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趋势和条件β收敛趋势。(5)乡村老龄化水平、涉农财政支出、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集聚、城镇化率、金融发展水平均有助于耦合协调度的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同发展、发挥其空间溢出效应、缩小耦合协调度地区差异并利用其收敛特征针对性地对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地区加大投入。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振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度;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26401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2YJA790094);;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JJ21109);; 江西省教育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1YB030);;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YJG-2019-073);;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1VSZ091)
作者(Authors): 周利平;李翔;左缘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蒋永穆.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社会科学辑刊,2018(02):15-21.
- [2]文丰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动力及促进机制[J].东岳论丛,2022,43(03):5-15.
- [3]李现丽.着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J].农业经济,2022(06):30-32.
- [4]王元聪.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理据、价值意蕴及推进思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28-36.
- [5]宋亚平.从历史发展趋势审视当前农业农村问题[J].人民论坛,2022(03):75-77.
- [6]高吉喜,孙勤芳,朱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18,46(07):12-15.
- [7]张晓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J].经济纵横,2019(01):1-9.
- [8]李实,陈基平,滕阳川.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问题、挑战与建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03):37-46.
- [9]杨妍,孙涛.农村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43-48.
- [10]许海平,傅国华.公共服务与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20(01):3-12.
- [11]周静,高颖.国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测度及其对民生福祉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03):67-74.
- [12]姜晓萍,肖育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测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7(08):84-89.
- [13]杨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拉动还是挤出了居民消费[J].南方经济,2018(02):41-60.
- [14]SOMMERS B D,OELLERICH D. The poverty-reducing effect of Medicaid[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3,32(5).
- [15]赵京,杨钢桥,汪文雄.政府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DEA和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J].经济体制改革,2013(03):76-80.
- [16]范方志,王晓彦.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评价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0(05):83-91.
- [17]顾一雪.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2(21):33-35.
- [18]范方志,曾冰.我国省际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价及其时空演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50(02):88-94.
- [19]李继霞,刘涛,霍静娟.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42(06):132-143.
- [20]龚志伟.乡村振兴视阈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0(04):79-83.
- [21]龙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探析[J].决策探索(中),2021(12):89-90.
- [22]向毅,罗汉祥,尹少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08):10-12.
- [23]杨永淼,李亚文,孔钰莹.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分析——基于SBM-DEA和Malmquist指数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14-21.
- [24]陈秋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基于农民需求的视角[J].改革,2019(06):92-101.
- [25]郭翔宇,李佳丽,杜旭.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基于黑龙江省的微观考察[J].商业研究,2022(02):49-55.
- [26]黄涛,王艳慧,关鸿亮,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多维贫困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21,36(06):135-146.
- [27]刘阳,程静,李婧瑜.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系统耦合协调的分异研究——以云南省22个县市数据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22(06):181-190.
- [28]姜磊,柏玲,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05):788-799.
- [29]王淑佳,孔伟,任亮,等.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3):793-810.
- [30]喻平,张敬佩.区域绿色金融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1,37(24):142-146.
- [31]刘军胜,马耀峰.基于发生学与系统论的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演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7,36(08):1583-1600.
- [32]李成宇,张士强.中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01):120-128.
- [33]杨晓军,陈浩.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2):127-145.
- [34]酒二科.中国绿色发展的时空差异及障碍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35(08):121-125.
- [35]何刚,王莹莹,阮君,等.基于Dagum基尼系数的生态安全区域差异及收敛度研究——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06):348-355.
- [36]吕承超,索琪,杨欢.“南北”还是“东西”地区经济差距大?——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09):80-97.
- [37]葛鹏飞,韩永楠,武宵旭.中国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测度与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0):101-117.
- [38]吕岩威,谢雁翔,楼贤骏.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时空跃迁及收敛趋势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05):78-97..